12
古诗三首
一、古诗理解
示儿①[宋]陆游
死去元②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③同。
王师④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⑤。
译文:
【注释】①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②元:同“原”,本来。③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④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⑤乃翁: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①邸②[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③。
译文:
【注释】①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②邸:旅店。③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①恃②风雷,
万马齐喑③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
【注释】①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②恃:依靠。③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乃翁(
)
熏陶(
) 己亥(
)
恃风雷(
) 抖擞(
)
三、根据后面的拼音写汉字
家(
)(jì)
(
)翁(nǎi)
(
)陶(xūn)
(
)州(hánɡ) 己(
)(hài) (
)风雷(shì)
究可(
)(āi) 不(
)一格(jū)
四、重点句子品析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五、疑难探究
对比阅读三首古诗,说说它们的异同。
六、课文回顾
《示儿》这首诗作为诗人的遗嘱,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
、
的
和他
、
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通过对南宋统治阶级不顾国土沦陷而偷安于杭州,
的辛辣讽刺,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
的愤慨、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了诗人
而
的
之情。
《己亥杂诗》表现了诗人渴望
、期待
以实现国家振兴的愿望,抒发了强烈的
情感。
12
古诗三首
答案
一、古诗理解
示儿①[宋]陆游
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朝廷的军队成功收复失地的那一天,
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个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①邸②[宋]林升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尽头,
西湖上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暖洋洋的春风吹得寻欢作乐的游人醉醺醺的,
(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汴州了。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译文:
全国若要重现朝气蓬勃的局面,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使人悲哀。
我奉劝当政者能重新振作起来,
打破常规来选拔、任用人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乃翁(nǎi) 熏陶(xūn) 己亥(hài)
恃风雷(shì) 抖擞(sǒu)
三、根据后面的拼音写汉字
家祭(jì)
乃翁(nǎi)
熏陶(xūn)
杭州(hánɡ) 己亥(hài) 恃风雷(shì)
究可哀(āi) 不拘一格(jū)
四、重点句子品析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是诗人最大的遗愿,“无忘告乃翁”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和殷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坚信祖国终将统一,表达了他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熏”“醉”二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颓靡之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末句直斥南宋统治者已经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京,于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不凡的气势,表现了自己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期待杰出人才的涌现,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又憧憬未来、满怀理想。
五、疑难探究
对比阅读三首古诗,说说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都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不同点:①主观意象不同。《示儿》的意象是“九州”“中原”,《题临安邸》的意象是“青山”“高楼”“歌舞”,《己亥杂诗》的意象是“九州”“风雷”“万马”“天公”。②写法不同。《示儿》先叙事后抒情,《题临安邸》先写景后抒情,《己亥杂诗》先写现实后谈希望。③抒发的爱国之情不同。《示儿》中的爱国之情悲壮而至死不渝,《题临安邸》中的爱国之情深沉而饱含忧愤,《己亥杂诗》中的爱国之情充满对国家变革、人才辈出的憧憬与渴盼。
六、课文回顾
《示儿》这首诗作为诗人的遗嘱,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和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通过对南宋统治阶级不顾国土沦陷而偷安于杭州,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生活的辛辣讽刺,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忧愤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己亥杂诗》表现了诗人渴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以实现国家振兴的愿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七、课文结构
示 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