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参观花圃(教案) 数学 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2参观花圃(教案) 数学 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05 12: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
《参观花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是指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并且有余数的除法。前两节课通过特例(除数是整十数),学生基本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竖式笔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判断商是几位数,在此基础上本课学习除数是一般两位数的竖式笔算在商定位后如何试商,除数是一般两位数,不像除数是整十数那样利用乘法口诀很快就能找到商,试商成为学习的难点。同时也为第四课时商是两位数奠定基础。当商是两位数时,两步都需要试商,计算过程也更复杂。所以本节课是本单元除法计算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科书首先安排了参观花圃,通过探索商是一位数的两个除法笔算,明确四舍五入试商的步骤和方法。接着通过第四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问题,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前两节课通过特例(除数是整十数),学生基本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竖式笔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试商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师生观看一段视频外国人是怎样计算乘法的,从视频中引出乘法口诀表。
2、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乘法和除法相关的的计算,在计算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数感。
3、出示花海图片,引出参观花圃。
二、探究新知
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69页情境图)
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2)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还剩几盆?]
解决问题一: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
根据题意列式。
你能列出求“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54÷22)
①比一比:判断商是几位数?
②估一估:估算商可能是几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并说一说是怎么估算的。)
把“22”看作“20”,20×7=140,20×8=160,所以商可能是7。借助线段图进一步理解估算的过程,确定商的大小。
③算一算:让学生尝试独立用竖式去计算,进一步得出准确结果。
(学生笔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笔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④交流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除数22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即154除以22的商是一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个位;
引导学生明确:用“四舍”法把“22”看作“20”来试商比较方便。20×7=140,比较接近150,20×8=160,大于154,可以用7去试商;
组织学生进行验算。
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验算,交流验算方法)
3.解决问题二:列出求“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还剩几盆”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18)
学生按照三步解题思路,独立完成计算。
(把“18”看作“20”,20×6=120,所以商可能是6)
同学汇报竖式计算的过程,重点让学生说试商的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同桌之间交流)
小结试商方法:
(1)想一想,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该怎么样做?(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①比一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确定商是几?
②估一估: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利用乘法口诀表试商。
③算一算:利用竖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估算能力,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交流、归纳的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理解新知,巩固练习。
1、先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一算。
2、里填哪几个数字,商是一位数?
里填哪几个数字,商是二位数?
四、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