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既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又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B.《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B.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C. 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以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B.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难以达到的曲折动人的效果。
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因为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种解释是契合《诗经》原意的。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第八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中国慈展会)于9月21日在深圳闭幕。中国慈善联合会在会上发布《201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共接收境内外款物捐赠1701.44亿元人民币。其中,内地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509.44亿元,同比增长4.88%,为历年最高。2019年,我国慈善捐赠投向教育、扶贫和医疗这3个领域的资金依然最多,三者合计占捐赠总量的72.32%,体现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在会上表示,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主动投身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全国开展了57万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1000多万名注册志愿者提供了超过2.4亿小时的服务,为抗疫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届慈展会的主题是“决战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在开幕会上公布,截至2020年6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10.95万家,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产业、就业等多种形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形成长效脱贫机制。
(摘编自李昌禹《去年慈善捐款总额创历史新高》,《人民日报》2020年9月21日)
材料二:
单纯的捐款额不再是衡量互联网公益成功与否的指标。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董事长陈一丹表示,通过数字化提高互联网公益的透明度,用科技提升公益生态效率,才是互联网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长远发展的最大价值。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等专家认为,公信力是公益慈善组织生存发展的根本,透明度是公益慈善组织通向公信力的必经之路。公众在互联网公益平台上捐款后,不仅可以查看具体项目进展,还能够收到推送的慈善组织报告以及用款详情。
互联网“软件即服务”的思路也被用来提升公益慈善的透明度。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介绍说,通过把核心技术开放给互联网公益平台上的各类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得以加速提高数字化技术能力,有机会在透明的公益生态中成长为专门领域的领先平台,再带动更多的慈善组织和项目。目前已有50家慈善组织参与了腾讯公益平台的相应计划,2020年年底将覆盖超过百家。
(摘编自冯华《数字化技术不断应用于慈善领域
让“指尖公益”更透明》,《人民日报》2020年9月14日)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网络慈善获得长足发展。据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司长贾晓九在论坛发言中介绍,中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慈善的引领者,近三年来,全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每年增长率都超20%,特别是2019年,募集金额比上年大幅增长近七成,超过54亿元。
中国网络慈善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中国互联网上信任度持续上升,这得益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及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区块链技术。
“我们以区块链为纽带,把捐赠的链路和爱心传递的基础建设在技术架构之上,形成‘链上公益’,打通了捐赠人、公益机构、第三方监管、受益人等各环节,一滴水落入大海无处可寻,但‘链上公益’让哪怕1分钱都可精准追踪。”蚂蚁集团蚂蚁链首席产品架构师徐惠这样解析“链上公益”的运作。他说,“链上公益”已在资金募捐、物资募捐、志愿服务等类型的公益项目中实现应用。据了解,截至9月4日,“链上公益”已沉淀44亿笔善款,凝聚了4亿消费者和200万个商家的爱心。徐惠同时指出,公益项目复杂多样,区块链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痛点,还要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
(摘编自张保淑《科技重塑公益——中国成为全球互联网慈善引领者》)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营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万企帮万村”等活动,以自身产业优势对贫困户进行帮扶进而形成长效脱贫机制,将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B.2019年我国慈善捐赠主要倾向于教育、扶贫和医疗,这三个领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国家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决心。
C.腾讯将核心技术开放给互联网公益平台上的各类慈善组织,此举将使许多慈善组织和平台受益,而其带来的慈善效应更是不可估量。
D.在新冠疫情期间,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全国开展了大量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众多志愿者加入其中,成为抗疫斗争的中坚力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善公益从捐赠到物资发放或投入,要涉及公益组织、第三方监管、受助对象等多个环节,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慈善效果大打折扣。
B.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衡量互联网公益成功与否的指标发生变化,单纯的捐款数额已经不再是衡量互联网公益成功与否的指标。
C.我国的互联网慈善发展迅猛,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已经应用于物资募捐等公益项目的“链上公益”,必将成为未来慈善的典范模式。
D.近三年,全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每年都在增长,2019年同比增长近七成,中国网络慈善在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发显现。
(3)慈善事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医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倭寇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个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表示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王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廷当日受伤是你救的,这一条就足以杀了你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认出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为什么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体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把师父的神针绝技教给你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B.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很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更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C.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会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内心清楚而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D.小说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师兄弟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2)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B.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C.原文“元嘉四年”中的“元嘉”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D.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B.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C.陶渊明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D.陶渊明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尾联写“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了,如今为能够到这幕府里暂且栖安而感到欣慰。
B.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的状态,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C.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D.“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之情有增无减,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赏析。
四、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作者为引出女子不要和男子沉迷爱情,以斑鸠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为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而擦泪哀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诗人写自己虽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这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表现贤才久别重逢,欢饮畅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作者认为官场生活限制了自己的本性,表达了他渴望回到田园的愿望。
五、综合读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_______________,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_______________,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_______________。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_______________,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同时,(
),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出类拔萃
因地制宜
别有洞天
急功近利
B.脱颖而出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饮鸩止渴
C.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急功近利
D.出类拔萃
就地取材
别有洞天
饮鸩止渴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B.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C.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D.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延长产业链条
B.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C.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D.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六、填空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①______________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②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③_______________,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七、写作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一条条道路上行走。这些道路,或许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或许是诗意盎然的小径,或许是成长与追求的道路……在这些道路上,你总会遇到一些故事,看到一些风景,听到一些声音……
请选择让你印象深刻或感动的内容,以“_______________的路上”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天助,国防科技大学2020级新学员。
2017年10月,张天助值高中二年级,当时体重305斤。当他在电视机前和家人一起观看天安门前的国庆阅兵仪式,看到士兵们整齐划一的步伐,他立志“我要当兵,为国防尽一点力”。
之后,他每天控制饮食,坚持跑步,晚上还要利用两节课的自习时间去健身房完成专业训练。与此同时,为了不让文化成绩落下,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紧学习。午休、课余、周末,他不是在锻炼就是在埋头苦读。
2020年高考时,他从305斤减到177斤,500天减重128斤,并以651分的成绩如愿进入国防科技大学。
对于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作为一名高中生,你是否也像张天助一样有自己理想的大学?是否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着瑰丽的计划?班级召开“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班会,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信息正知与概括
分析评水正者态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筛选明整轮信息
概括内验,归纳要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理解验强,身括归备要点(小说)
艺术特水(小说)
分析人物常么(小说)
标题的射义(小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文水因句
姓因湾谓
古验热职
其他古水来化常识
内容较括与害析
文验极译
兰亭集明(轮羲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古诗词鉴赏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理解内验,概括归河要轻(古代诗察鉴赏)
炼句(古较诗轻鉴赏)
表达使香(古普诗歌解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默写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名篇较句默绕
氓(根股经》)
离骚(节使)(屈种)
短歌来(曹稳)
归园三居(其一)(陶州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综合读写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成体的硫用
词表辨镜
病句正率修改
语于虫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六、填空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语于虫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七、写作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命验立文
材正知文
发言稿格正及写作要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