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1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2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此次新冠疫情形成的公共危机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对于产业产生的影响进而反向冲击职业教育,这种冲击可能是多方面的;其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信息化授课方式上。对于教学方式变革来说,这种影响某种意义上是过去议题的延续,但是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个进程。
②新冠疫情主要对产业形成严重影响,进而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格局。首先,对经济产业的冲击进而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宏观的、整体性的,但由于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结合度更紧密,而且多为中小企业,所以对学生的就业冲击会更大。另外,对服务业的冲击是很大的,餐饮、交通运输、酒店、旅游等行业都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流向,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的风险增大,进而可能更加削弱学校的招生吸引力。
③其次,劳动力市场的技术技能需求变化对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培育定位的影响。在此次疫情中,高端的智能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同时技术技能门槛要求低的岗位也凸显其重要性,属于一种技能需求两极化的状态,实质上压缩了所谓中间技能的需求,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大部分属于所谓“中等技能”。这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要求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其与产业的结合度,提高技能培养的层次,以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
④最后,疫情可能会改善劳资关系,甚至促进劳资合作格局的形成,这有利于提升企业普通员工的地位,对职业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在面对危机时,日本企业通过广泛存在的一种有利于分担风险的劳资合作传统来抵抗风险。此次疫情也会让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员工忠诚、合作乃至奉献对于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普通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
⑤新冠疫情还直接影响涉及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虽然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在此次疫情中更加凸显了出来。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学校封校停课,在空间隔离的情况下,信息化的线上课程教学优势凸显。不过,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这种线上职业教育的模式存在固有的不足,尤其在技能形成方面。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一,目前的在线课堂教学更多是新冠疫情防控下的替代性教学选择。但是就技能形成规律而言,在线职业技能训练有其固有的短板,动手实操是技能培训和学习的重要载体,应该是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和提升学生有效技能的核心手段,这是在线模拟所无法替代的。
(摘编自王星《新冠疫情引发的公共危机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材料二:
①新冠疫情就是一块试金石,让我们看到职业教育能够对经济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与疫情战斗的过程中,处处、时时都能够看到各行各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忙忙碌碌的身影,护士、公交司机、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他们坚守岗位,助力武汉、湖北以及整个中国从一场疫情导致的大停摆中重启。由果及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职业教育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②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快速社会变迁,冲击着人们关于何为职业、何为人才、何为成功的固有理念,对于引领产业迭代、促进就业创业、增强新型职业认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职业改变生活方式、转变自己身份,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特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线之一。40多年来职业领域发生的种种变化,实际上是个体对当代社会结构性变迁的快速回应。当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职业需求,新的职业产生了且其经济回报可观,在互联网加持下,这些事情就会迅速广为传播,新的评价标准就会取代老的评价标准,整个社会正在逐渐重新定义“人才”“成功”。新社会需求、新职业类型、新的人才观、新评价标准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③新评价标准会影响到家长给孩子做出未来接受何种类型教育的决策。家庭认识到某种职业才能的市场价值,就会加大投资,使之成为某个家庭成员未来获得高回报的职业技能。同时,当个人爱好也可以成为高回报的新职业技能,人们也许会重新考虑孩子是否非要读普通中学,让自己的孩子到职业院校去学一门和自己兴趣匹配的技能。在可预计的未来,新社会需求不断催生新的职业,社会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不断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职业领域的新变化就像当年瓦解“铁饭碗”思维的改革浪潮一样,冲击着人们关于职业生涯可能性的条条框框,也改变着人们关于职业、人才和成功的固定思维。家长应该形成这样的认识,孩子的爱好以及支撑这些爱好的天赋和能力是奠定孩子未来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基石,应该在此基础上结合孩子未来所处社会的职业需求和期待规划孩子的未来职业。
(摘编自庄西真《我对职业教育充满更多的期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能技术与要求低的技术技能作为一种技能需求的两极,在新冠疫情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服务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大幅降低,造成职业院校招生困难。
C.疫情可能会改善劳资关系,有助于提升企业普通员工的地位,这对职业教育将产生积极影响。
D.线上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存在短板,动手实操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无法被在线模拟替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只有直面新冠疫情引发的公共危机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才可能合理应对危机与影响。
B.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线上职业教育存在固有不足,不应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可选项。
C.互联网时代,新职业一旦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就能改变人们关于职业、人才和成功的定义。
D.新评价标准影响家长的决策,新社会需求不断催生新的职业,改变了社会价值观和评价标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职业教育取得发展成就”的一项是(
)
A.建筑行业通力协作,让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B.医疗生产企业提高效能,缓解医疗物资不足。
C.疫情期间,快递员按时将物品送到顾客手中。
D.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为禁足居民分发物资。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新型职业评价标准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猴
精
侯发山
侯乡长到任后,推掉一切迎来送往,把所有的材料报表搁置一边,带上秘书小吴到各村调研。当他来到龙湾村后,看到村民们还没脱贫,住的还是茅草房,吃的还是腌萝卜,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村主任老周也早从其他渠道得知侯乡长是个干事的人,忙不失时机地哭穷,说侯乡长,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俺村还是闺女穿她娘的鞋——老样子,你得给想个法子啊。
那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侯乡长笑了笑,看着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换了一下口气,说大家一起想办法。咱龙湾村一马平川,不能说没有优势。不能老是种传统农作物,可以搞点其他的嘛。
老周说,侯乡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不是没想过办法,关键是妮儿穿她娘的鞋——钱(前)紧。
侯乡长敛起笑容,点了点头。
老周想了想,斗胆说道,侯乡长,您看,能不能给俺村弄点资金?
没等侯乡长说话,小吴插嘴说,咱乡底子薄,财政上还是赤字,外面塌了不少账,银行对咱们也不感冒,想贷款几乎不可能。
那、那……老周一脸失望,那样子像是饿得饥肠辘辘的人捡到一个烧饼,仔细一看,原来是画在纸上的。
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老周,咱就先把路修修?侯乡长眉毛一扬,不错眼珠地盯着老周。
老周张了张嘴,嗫嚅道,侯乡长,村里不有路吗?
在耕地上修路,东西一条,南北一条,双向六车道……等到路打通再说上项目的事。侯乡长指了指眼前的麦田,似乎很有信心。
老周看着侯乡长的脸,小心翼翼地说道,侯乡长,村里一分钱没有,咋个修法儿?
侯乡长,乡里也没钱啊,怎么修路?小吴也紧接着说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担心侯乡长脑子一热不顾一切。
侯乡长信心十足地说,这个不用管,我自有办法。
侯乡长,将来打算上啥项目?老周虽然不明白,但心里还是松了口气,他知道侯乡长肯定为龙湾村规划好了,要不然绝不会贸然提出修路。
我还没想好,不过,建工厂或是搞房地产,也不是没有可能……你要保密,不能乱说。现在的老百姓,猴精猴精的,不得不防啊。侯乡长说罢,对老周挤了下眼睛。
侯乡长是个雷厉风行的人,隔了两天就派人到龙湾村规划线路,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苗刚露出头,几道石灰线很是显眼。
这下子,龙湾村热闹了。
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也不傻,看到耕地被圈了起来,知道政府要修路,忙聚在一起商量。有的说弄大棚,有的说种树,有的说建厂子……经过权衡利弊,最后决定种树,种果树。主意一定,于是,不分白天黑夜纷纷行动起来,都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借贷了一部分,派出几个人去邻县的果树培育基地采购了几货车果树,有核桃,有苹果,有鸭梨……随后,开始在自家的田地上挖坑栽树。这些村民们知道,乡里要修路,就得刨树;要刨树,就得给村民补偿!否则,就不同意乡里修路。
刚开始,是那些土地即将被占用的村民种果树。后来,那些土地没被占用的村民也种上了果树,因为路一旦修通,接下来就该规划他们的土地了。呵呵,短短半个月,龙湾村的土地上都种上了果树。真应了侯乡长的话,现在老百姓头脑不简单啊。
侯乡长得知消息,亲自到龙湾村查看。当他看到一片片果林如雨后春笋般立在龙湾村,一下子惊呆了!
老周不敢看侯乡长,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哼!侯乡长从鼻孔哼了一声,对老周说,没事的,村民们只是做个样子,要不了多久,这些果树就干枯了……到那时再修路吧。
当然,老周还是跟村民贴心,把侯乡长的话复制粘贴给了村民们。
村民们不敢怠慢,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偿精心伺候那些果苗,浇水、施肥、打药,很是精心。
两年……乡里一直没提修路的事。
从第三年开始,龙湾村的果树开始开花、挂果了。村民们不敢怠慢,日夜守护,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该打药打药。用老周的话说,比待自己的儿孙还用心。
城里的水果贩子得知消息后,趁着果子没成熟,就来订购了包销合同。
等到那些大车小车来拉水果的时候,侯乡长来了。看着一筐筐苹果、鸭梨被装上了车……他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被察觉的微笑。
侯乡长,啥时间修路啊?老周又旧事重提。
侯乡长呵呵一笑说,老周,现在还用再修路吗?把这些果树砍了乡亲们还不把我骂死啊?说罢,他抓起一个苹果,“咔嚓”啃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吃着。
你看,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老周愣了愣,然后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摘自《珠风小说》,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猴精”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的是村民的精明,实际上指更精明的是侯乡长,标题耐人寻味。
B.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从细节描写中也能看出,其实侯乡长修路的决定是老周告诉给村民的。
C.老周在与侯乡长谈自己村子资金紧张时两次引到了谚语,这说明老周这个村长为人幽默,文化水平不低。
D.为村民办实事的领导值得点赞,但有的时候开动脑筋想办法,让村民自己走上致富路的领导更值得点赞。
(2)侯乡长修路是假,让大家致富是真。作者在文章中已经作了必要的铺垫,请指出。
(3)文章结尾写老周说自己“老糊涂”,并拍打自己的脑袋,有什么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②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见疏,晏默默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恐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今或驱使医巫,外求方士,是不可不备。又公以后父而多通宾客,必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
③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书奏,帝不悦,不省。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有诏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信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
④初,谭著《新论》,言当世政事,世祖善焉。《琴道》余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家,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后汉书 桓谭传》,有删改)
【注】①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②悫(què):诚实、谨慎。③谶(chèn):指秦汉间巫师、方上端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也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顶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恒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B.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恒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C.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恒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D.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枉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京城官员到地方任职,如《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地方官到京城任职为“入”。
B.方士,又称方术之士,是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求仙炼丹活动的人。
C.肃宗,“肃”意为“整肃清明“,汉章帝的谥号,其统治与汉明帝统治合称“明章之治”。
D.巡狩,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义同“巡视”“视察”、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谭睿智通透,应对得法。他劝谏傅晏提防医巫、方士为害,同时遗散门客,保持廉洁谨慎;傅氏一家得以躲避灾祸。
B.桓谭博学多才,不拘小节。他擅长写文章,喜好音律,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批评那些庸俗的读书人,所以常受排挤。
C.桓谭不事谄媚,为人正直。他想和董贤结交,于是写信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董贤并未采纳,谭遂不往来。
D.桓谭著书立言,受到重视。他写作《新论》,议论当世的政事,世祖称好;未完成的《琴道》,肃宗令班固继续完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
②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
(5)桓谭因何触怒世祖,以致后来被调离京城?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献浙东王大夫
方干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注】①一个钱:《后汉书》记载,会稽太守刘宠在任时除去苛法,任期结束归去时,百姓送百钱谢之,刘宠难以推辞,就拿了一个钱离开了。②戴二天:“感戴二天”的简写,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将一个钱”是说王大夫离任归去时,应该带走一个钱,来作为曾坐镇一方的纪念。
B.题目中的献字暗示本诗对王大夫有赞颂之意,“浙东”二字呼应首句的“越”字。
C.“飞鸟避旌”的意思是连飞鸟都因为对王大夫充满敬佩,在他出行时避开他的旌旗。
D.尾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天下各地都有官更治理,只有浙东百姓对王大夫爱戴有加。
(2)本诗写出了王大夫这一形象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_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4)《沁园春 长沙》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慨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其一)》以物喻人、表达对家园故土的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②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所有的幸福都到来,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部唤醒了。
③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④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⑤……
⑥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1)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内容,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正在紧张施工的京广铁路的武(汉)广(州)段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B.这一带在古代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 匈奴传》)的地方。
C.南方古猿的脑量(450﹣650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
D.巨著《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修纂,十年后完成。
(2)夸张具有夸大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夸张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贫困者、富有者、位尊权贵者和身份卑微者都有他们各自的幸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山城重庆已经具有大约2300多年的文化积淀,②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很多具有历史遗迹的地方被无情的铲出。③目前,重庆还有少量的东西带着历史的脉搏;④然而它们在城市建设中苟延残喘,大有朝不保夕之势。⑤大渝网发出倡议,督促重庆网友一起保护剩下来的“重庆记忆”。⑥行动起来吧!不要让我们的后代身为重庆人却无法铭记和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7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3D虚拟展馆“中国国际云书馆”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云书馆已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五大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和大型出版机构参与,共展出33个语种的图书约16万种。“云书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通过构建3D虚拟展厅,最大限度还原线下展馆真实场景,是国内首座以海量图书为主体的“云书馆”。
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1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20分)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科常阅够
社表科抛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理解验强,身括归备要点(小说)
赏析水都安排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文言射开较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古诗于比较氨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综三读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病句正率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一句都接括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材正知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