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吸水设备,这种吸水设备可仅利用太阳能收集空气中的水分。这一研究听起来
_____.其实,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地球表面71%的面积都被水覆盖,但人类实际可饮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3%,相比于庞大的水资源真是
_____.近年来,社会发展_____.随着人口增长、气温上升全球水危机也日益严重,这促使科学家们_____.开始研发更好的水资源收集方式。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开展,而且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在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亚吉研究团队介绍,吸水设备使用了名为“金属有机框(MOF)的固体多孔质料。当空气流过MOF时,水分子被MOF束缚,在阳光照射下变成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后滴入收集器中。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一杯罐装可乐容量的水,而该吸水设备能在一小时内收集到这么多的水。科学家想证明,(
)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匪夷所思
杯水车薪
日新月异
别出机杼
B.不可理喻
杯水车薪
与时俱进
独辟蹊径
C.不可理喻
微乎其微
与时俱进
别出机杼
D.匪夷所思
微乎其微
日新月异
独辟蹊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但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从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
B.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而且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从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
C.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开展,但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从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
D.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但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在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完全可以靠这种设备活下来,坚持至救援出现,假如你不幸在沙漠中迷失方向
B.你可以靠这种设备活下来,即便你不幸在沙漠中迷失方向也会坚持至救援出现
C.假如你不幸在沙漠中迷失方向,你可以靠这种设备活下来,坚持至救援出现
D.假如你在沙漠中不幸迷失方向,你完全可以坚持至救援出现,靠这种设备活下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是不可或缺的。“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滕囊”。滕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辇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摘编自《安阳晚报》2016年2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B.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C.汉代的绶囊与滕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D.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滕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B.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C.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明清也在使用。
D.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上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B.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就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C.“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D.到了宋朝,虽然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您的包裹已放在小区快递柜,取件码XXXX,请及时领取。”这样的短信对于习惯网购的用户来说并不陌生,与此同时,快递小哥送货的电话却日益稀少,“不告而投”和“懒人快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征得收件人同意,投递快件后应及时通知收件人。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用户从快递柜取件,多数是免收服务费的,但快递员存件需要付费,其中最小的格口费用是两角钱,中号的格口是四角钱,最大的格口是六角钱。虽然有些快递公司会给快递员进行补贴或者费用返还,但也有不少公司规定,快递柜使用费由快递员承担。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快递员愿意自掏腰包,有快递员表示,通过智能快递柜派件的效率提高很多,原先一天往往派件100个快件左右,但如今通过智能快递柜可以派150到160个。在效率和成本压力之下,快件入柜也成了多数快递员的无奈选择。
(摘编自“央视财经”2019年10月31日)
材料二:
快递送货上门、当面验货是基本要求。《快递暂行条例》对快件投递当面验收也有明确规定。有些价值较高的货品必须当面验收,如果不顾用户要求,将快递一律放到快递柜里让用户自取,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尽管部分消费者送货上门的需求不太强烈,也有消费者认可超时存放收费的做法,但提前征求消费者的意见很有必要。
落实好快递柜服务新规,快递公司要制定详细、完善的规章制度,秉持用户至上原则,要求快递员在把快递放进货柜之前,先征得客户同意,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同时,应加大对快递自动化、科技化软硬件的逐步升级,科学派单,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此外,快递员也要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对于一些大件物品、必须当面验收的物品及收件人主动要求送货上门的物品,必须依照与用户约定的要求提供服务,不能图自己方便,给消费者造成不便。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9年10月30日)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丰巢快递柜取件时出现“支付一元钱赞赏”才能开柜。有市民质疑,丰巢快递柜存在诱导付费行为。对此,丰巢方面回应称,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赞赏,亦可“跳过”直接取件。
10月9日,家住成都的周女士下班回家收取快递员暂放在丰巢快递柜的包裹时,发现屏幕上显示该件巳保管7小时,需要支付一元钱赞赏才能开柜取货。付款后回家上网搜索,才发现支付步骤是可以跳过的。
有用户吐槽称,丰巢快递柜默认提示支付一元钱赞赏才能开柜取件,而“跳过赞赏”字样不但是灰色的,还又小又透明,网上误付款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对此,丰巢客服回应称,存件大于等于7小时,丰巢快递柜确实会弹出赞赏打款的页面,但可以点击“跳过赞赏”进行免费取件,不会强制收费,即使超过24小时也不会强制收取費用。
丰巢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模式的实施是实际运营中摸索出的必然结果。“由于市场巨大,快递柜投放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导致丰巢快递柜在免费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占柜’行为,为了提高快递柜使用率,公司逐渐开始对快递员收费。”
《电商报》了解到,《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201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该管理办法对运营智能快件箱企业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其中明确规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另据了解,2019年9月25日,全国首张快递柜经营许可证诞生,由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获得。
(摘编自“观察者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定详细、完善的规章制度,秉持用户至上原则,加快软硬件逐步升级,就能落实好快递柜服务新规。
B.因为效率和成本压力,很多快递员自掏腰包使用快递柜投递快件,但不告而投的行为是违反有关规定的。
C.效率和成本的压力使快件人柜成为一种选择,而快递服务新规也使快件人柜这一行为日趋规范化。
D.丰巢快递柜收费的理由是免费阶段出现大量的“占柜”行为,收费能提高快递柜使用率,收费是必然结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智能快递柜提高了派件的效率,存放超时收费也被部分消费者接受,但仍要事先征求消费者意见。
B.用户从快递柜取件,多数是免收服务费的,而快递员存件需付费,且费用由快递员自己承担。
C.目前新规已明确智能快递柜收费需收件人同意,且要设定免收服务费的保管期限。
D.丰巢快递柜的诱导付费是针对存件大于或等于7小时的情况,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3)请结合材料概括智能快递柜能够存在并发展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
宴
朱胜喜
作家终于登上了南海深处的这座小礁。他头发蓬乱,脸色煞白,嘴角还沾着刚刚呕吐过的秽物,看上去狼狈不堪,完全没有了知识分子的斯文。
他是从北京来驻地采访的。在结束了驻地采访之后,他坚持要到海礁哨所去体验生活。驻地首长拗不过他,只好派一艘小艇把他送上这个礁。
小艇一离开海岸,他就后悔了。完全没有泛舟昆明湖的舒适感觉,在茫茫大海上,小艇时而左摇右晃,时而上下颠簸,他的肚子里一阵阵翻江倒海。不一会儿,作家就彻底“交开了公粮”(水兵把晕船呕吐戏称为“交公粮”),真正领略到了大海的威力。
小艇颠簸了三个小时,作家也交了三个小时的“公粮”。总算是上了礁,但他已是两腿发软,浑身无力。
礁长看到作家遭罪的样子,忙示意炊事员赶紧打点水给作家擦擦脸,漱漱口。炊事员听到礁长的吩咐后,愣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进了厨房。
过了一会儿,炊事员端来了小半脸盆清水搁在作家面前,一只手还端着一杯漱口用的水,然后小声地对作家说:“您先洗脸,再漱口,记得把漱口水吐在脸盆里。”
作家望了望炊事员,很是不解,但还是按他的话做了。
洗漱完毕,作家正要将用过的水倒进大海,炊事员慌忙走上前端过了脸盆,说:“我来,我来。”说着端起水走进厨房。
过了好一会儿,作家的身体才恢复过来。在礁长的带领下,开始参观整个哨所,他们先来到战士们的文娱活动室。屋子虽小,但打扫得很干净,小凳子摆得整整齐齐,墙上贴着战士们自己画的画,还挂着吉他、二胡等乐器。一个小黑板上写着《战士第二故乡》的歌词。他们又来到战士们的寝室,一样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条标语映入作家的眼帘:“枕着涛声入睡,迎着霞光上岗。”作家十分佩服战士们的文采。
礁长又领着作家来到厨房,里面的炊具、餐具也都摆得整整齐齐。两位战士正在忙着准备午饭。礁长对两位战士说:“做好点啊,今天有客人,是军宴。”两位战士高兴地答应着并向礁长、作家敬礼。作家看见他用过的那半盆水,竟放在桌子上。
他们又绕着整个礁转了一圈,才回到哨所。
开饭了,一菜一汤主食馒头。菜是罐头午餐肉,汤是罐头蘑菇汤。盘子里的馒头一个个都咧着嘴,让人想起久旱不雨的大地,又让人觉得是一个人在大笑。作家夹了一块罐头肉放进嘴里,感到味道不对。很想吐出来,但还是忍住了。大概是罐头在高温下放得久了,失去了原有的香味吧,一种说不清楚的怪味让他难以下咽。但看看战士们,一个个吃得有滋有味,尤其喝汤时,一小口一小口地啜着,像是在品尝玉液琼浆似的。于是他鼓起勇气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他硬着头皮吃完饭,虽然只吃了半个馒头,喝了一小碗汤,却吃得大汗淋漓,衣服湿透却不好意思再要求洗脸。礁长看出了他的意思,对炊事员说,再打点水给作家洗把脸。炊事员支支吾吾,最后说,已经没水了。
“水呢?”礁长问。
“上次补给船出了故障,只送来了半罐水。”炊事员说。
“不行就让作家用刚才用过的也行啊。”礁长说。
炊事员又支吾了半天,最后说:“那半盆水今天中午做饭已经过滤后用完了。”
礁长看看作家,一脸的尴尬。说:“实在对不起,让您受委屈了。”
作家看看礁长,再看看战士们那一张张黑黑的脸,禁不住热泪盈眶。
哽咽了半天,他终于说:“我真的明白谁是最可爱的人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对战士们的文娱活动室和寝室环境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的乐观精神。
B.小说第一自然段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作家上礁时的狼狈模样,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凸显了作家斯文扫地后的窘态。
C.小说从作家、礁长、炊事员、战士等不同角度,展示了礁上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表现出南海守礁官兵的平凡和崇高。
D.小说中的不少细节描写颇见作者匠心,比如那盘干裂的馒头,既能暗示岛上用水匮乏,又能表现战士们的高尚精神。
(2)小说虽然到最后才揭示了“缺水”这一事实,但前文已埋下了不少伏笔。请至少找出三处。
(3)小说标题叫“军宴”,这个标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乙】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明·张溥《宋史论》节选)
【注】①二帝三王: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B.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C.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D.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熙宁”,宋神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每位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如唐玄宗年号有天宝、开元等。
B.古代人的称谓一般有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官名等,称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用于称呼平辈或尊辈。
C.“三司”,古代三种官职的合称。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财赋,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D.“忧”指父母的丧事“母忧”是指母亲去世,也可称为“外艰”,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回乡为父母守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有论述文特点但同样有历史事件的记叙。如韩琦曾委婉地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神宗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明代张溥认为这是宋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的不幸。
B.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他年少时喜欢读书,写文章下笔如飞,文章写成后精妙无比,让人叹服;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C.【甲】【乙】两文写作方法有异。【甲】文主要叙述人物言行,【乙】文主要引用朱熹的评价,朱熹肯定王安石的文章、品行、才干,而否定他变法中以及用人中造成恶果的某些做法。
D.王安石能说会道,颇有见解。他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所谓“大儒”,大都是才能平庸之人罢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②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落日怅望
(唐)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颈联以“远烧”之虚景喻“微阳”之实景,一虚一实,把夕阳落山时的情形描述出来了。
B.首联中“千里”与“片时”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速度之快。
C.全诗思路清晰,谋篇布局上的特点是先写景后抒情,即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
D.本诗语言炼字形象传神,比如“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远”字写出了意境的空阔。
(2)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名家名篇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怅问,表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高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一朵云等于几头大象的重量呢?表面看上去,像棉花一样的云朵好像很轻巧,应该①________,我们仿佛用双手就能轻而易举地举起一片云。然而,②________。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计算。平均而言,一朵云重约等于100头大象(一头大象平均重量为6吨),而伴随着暴雨的大型积雨云可以重达20万头大象。这样算下来,幸亏雨是一点一点地落下来,③________,否则,对我们的城市和乡村而言,这些云可称得上是“水炸弹”了。一切物品都会被砸个稀巴烂。
一位大学生受邀回高中母校做报告,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错误用语写在横线上。
这次能拨冗回母校汇报我的学习和生活,不胜荣幸。在校史馆中我看到很多事业有成的校友忝列校史名人录,非常羡慕也非常惭愧。学生不才,有几幅墨宝奉送给校史馆,敬请惠存。今天有许多恩师在座,我来不及一一拜谢,一定另找时间去府上拜访,当面赐教。我的发言也许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等熟悉的人之外,你还会跟很多不熟悉的人打交道。这些你不熟悉的人,虽出身平凡普通,工作默默无闻,但与你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美,浸透着爱的光辉,将你生活的一径长路点缀得花香弥漫。他们值得你关注与铭记。回想一下,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你从他们身上获得怎样的温暖与感动?
请根据以上材料提示,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综三读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社表科抛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新根阅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理解概表、弹子含意
鉴水表层由巧(文学类)
鉴赏较学形溴
小根阅迹
体会语句验置(小说)
分析射构,把握象路与色树意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文验极译
古代验乙常识
内容较括与害析
文水因句
文言射开较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表验他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表三准疫
表验他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材正知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