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教师导入:秦王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又是怎样来巩固统一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二、探究新知
(一)秦灭六国
1.展示材料:
材料一 战国七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人心厌战,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变法,经过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材料三 在统一全国前夕,嬴政招募并任用了李斯、尉缭、蒙恬、王翦等一大批杰出的文臣武将。尤为难得的是,他用人不疑,勇于认错纠错,表现出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正文内容,结合上述材料,思考:秦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善于用人。
2.多媒体出示《秦灭六国形势图》,学生自读教材,完成下表。
提示:
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人物
嬴政
结果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多媒体出示《战国形势图》和《秦朝形势图》。
教师讲述:图片的对比体现了分裂走向统一,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就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教师过渡:从地图上看,秦朝的疆域十分辽阔,它从西部边陲小国发展成了大一统的国家。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坐稳江山,巩固庞大的帝国呢?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创设“小小讲解员”活动,由学生依据《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并参照课本讲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内容。
提示:①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②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③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教师补充讲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
2.教师提问:秦朝创立的这套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
提示: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货币、长城、灵渠等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6~48页正文内容,思考: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①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②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③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灵渠。④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教师讲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其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至长城一带。秦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安定和荣耀,更是统一之心的凝聚。
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从完成统一和巩固统一两方面学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可从时间、名称、都城三个方面来了解,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五个方面来把握。“统一”是本课的核心,本课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统一”来进行的,由此我们应该理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内容比较复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知识,我搜集了大量图片,并开展探究互动环节,还补充了一些历史名词的解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史能力有所提升。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有限,在后面知识内容讲解上不是很充分,下次教学应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