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登高
杜甫
目录
01
知人论世
02
整体感知
03
文本研读
04
拓展探究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杜甫生平
“诗史”性质
知人论世
唐玄宗在位44年(713-755),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开天盛世
唐玄宗后期,沉溺于声色及道教和密宗佛教,很少过问朝政。朝廷大权先后落入权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手中。自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到天宝十一载(752),李林甫专权16年;天宝十三载(754)之后,杨国忠又独揽大权。李、杨累起大狱,朝政在倾轧与清洗中一塌糊涂。
知人论世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战火所经之处,州县残破,万室空虚,北半个中国疮痍满目。从安史之乱起,至乾元三年(760)五年间,全国人口从5288万锐减至1699万,可看出这场战争给唐代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
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载11月9日,拥有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共15万,反于范阳。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12月13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35天时间。
唐玄宗于同年11月14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想尽快平定乱事,加之杨国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杀人挑唆皇上,迫其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唐玄宗于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安庆绪自立为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今河北临漳)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
,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与人合谋杀死。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之60万大军,其围遂解。因宦官鱼朝恩谗毁,郭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
(762年)十月,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知人论世
(712年2月12日
~770年),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
知人论世
远祖杜预——西晋名将
父亲杜闲曾任朝议大夫(正五品下)、兖yǎn州司马
家世出身
祖父杜审言(武则天时著名诗人)
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
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母亲崔氏(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
“卢崔郑王”四姓高门
《资治通鉴》:“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知人论世
杜甫的生平可分为四个时期
壹
贰
叁
肆
读书和壮游时期
35岁之前
困守长安十年时期
35-44岁
流亡、陷贼与为官时期
44—48岁
漂泊西南与流浪江汉时期
48—59岁
26-29岁游齐赵,
30岁归东都。
19岁,游晋。
20岁,游吴越,
24岁,自吴越归东都。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壮游》)
读书和壮游时期
35岁之前
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
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
开元六年718七岁
,始作诗文
14岁开始壮游
25岁
举进士,不第
33岁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
34岁,再游齐﹑鲁。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困守长安十年时期
35-44岁
35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40岁,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36岁,参加科举落第。李林甫操纵,野无遗贤
37-39岁,干谒求汲引,不得
41岁,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43岁,进封西岳赋,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
44岁,十月授河西尉,不就。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1月安史之乱
现实主义特点已经成为主体,沉郁顿挫的诗风也初步确立
《兵车行》是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起点的杰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得官后探家时在奉先所写,可作为长安十年生活经验的总结。
其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
45岁,避难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偶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流亡、陷贼与为官时期
44—48岁
46-47岁,身陷长安,后逃奔肃宗行在凤翔,被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获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48岁,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弃官携家逃难,于年底到达成都。
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漂泊西南与流浪江汉时期
48—59岁
乾元二年759,春,卜居西郭浣花里,
得严武等相助,于浣花溪建草堂,过上一段难得的安定生活,此后,他曾避乱至梓州、阆州,回到成都后,入严武幕府,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任节度参谋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这十年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最高峰,是他的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
《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登高》《蜀相》
《登岳阳楼》《江南又逢李龟年》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江南又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杜甫用他的诗,最早而且最全面地反映了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写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知人论世
杜诗的诗史性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
至德元年(756)唐军陈陶斜大败,继又败于青坂,杜甫有《悲陈陶》、《悲青坂》;收复两京,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围邺城,看来胜利在即,杜甫写了《洗兵马》,其中提到胜利的消息接踵而至,提到回纥军助战、在长安受到优待的事,提到平叛诸将的功业。反映了此一事件在当时造成的普遍心理。后来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员而沿途征兵,杜甫有“三吏”、“三别”。宦官市舶使吕太一反于广州,杜甫后来写了《自平》。
·杜甫的有些诗,还可补史之失载。
如《三绝句》中写到的渝州、开州杀刺史的事,未见史书记载。从杜诗可见安史乱后蜀中的混乱情形。而《忆昔》则描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这是常被史学家用来说明开元盛世社会风貌的一首诗。他的诗,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
·杜诗则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杜甫的有些诗,虽不是直接写时事,只写一己的感慨,但由于他颠沛战乱之中,与这场灾难息息相关。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未离时局,因之从他的感怆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时社会的某些心理状态。从认识历史的起初面貌说,这一类诗,也具有诗史的意义。
杜诗的分类
知人论世
爱国忧民
写景咏物
思乡怀友
咏史怀古
题画论诗
《夜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的思想
奉儒守官的家庭出身,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他终身不渝的忠君恋阙、忧国忧民的思想。
“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
“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
仁者——情圣
杜甫诗歌成就
知人论世
◎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
·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着力于细节描写。
·杜诗叙事,融入强烈的抒情。
·有时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
◎丰富多彩、千锤百炼的语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凝炼概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口语化,通俗化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
·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根据现实题材,另立新题,自由抒写,创制了许多新题乐府)
《兵车行》、《丽人行》、《悲陈陶》、《哀江头》
·古诗:多长篇巨制,反映社会面极为广阔,表达感情极为丰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
·律诗:(唐代第一个大力创作七律的诗人)
⑴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时事)
《秋笛》、《即事》、《王命》、《征夫》
⑵以组诗写律诗
《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
⑶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
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⑷炼字炼句
·绝句
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
艺术风格
知人论世
沉郁顿挫
杜诗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
首先是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
就诗歌传统而言,杜诗的叙事与议论,受《诗经》的影响;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受《离骚》的影响;其缘事而发,受汉乐府的影响;其浓烈的抒怀,细腻的感情,受建安诗歌的影响。在诗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诗的语言及意象上,他吸收的就更为广泛而多样。
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侧重于意。
感情表达的有层次,有波澜,反复低回,侧重于法。
第二部分
整体感知
1
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2
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登高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怀人
客中思乡
赵嘏的《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相思之苦
陈之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勃《滕王阁序》: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感怀伤时
抒身世之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思古忧今,发时事之悲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
登临必到高处,到高处则视野广阔、一览无遗,胸襟为之开阔,无所阻碍,一种浩然之气顿时从中喷涌而出,从而获得某种期待的生命意义,正所谓“荡胸生层云”,可借此暂时从世间琐事中挣脱,无复辗转腾挪于其间。故而登临初是兴致盎然的。但伫立高处,人迹少至,在获得一份宁静的同时,也易将登临者的思绪拉入对自己生活、生命的思考之中。原因在于,登上高处,看到天地的广阔、宇宙的无穷,联系自身,极易产生自我的渺小之感:登上高处,也极易感受到周围物体的细微的变化,于是感受到时间的邈远和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流逝,常常让人思古人、追来者,发出生命短暂的慨叹。所以,登临的结果往往是愁思满怀。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情基调是什么?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啸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坠,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一生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才停了消愁的酒杯。
凄楚、悲伤
悲愤、孤独
沉郁、顿挫
王国维:《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第三部分
意象
语言
意境
文本研读
鉴赏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
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
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展示一幅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秋景。
鉴赏首联
风急
天高
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灵的。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听到它的叫声让人感到非常悲凉。
鸟儿在急风中不住盘旋,或许是因为饥饿在寻找食物,或许是因为无家可回。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儿。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鉴赏首联
凛冽
哀啼
青、绿
白、细
盘旋
意境
凄凉
清冷
高远
猿啸
风急
天高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主观感受)
鉴赏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落木
长江
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状悲之广(范围上)
言悲之多(数量上)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空间在横向纵向无限扩大,不仅使世人联想到无边落木之声,不尽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气势磅礴,沉郁悲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鉴赏颔联
为什么用“萧萧”,不用“飘飘”?
从景的角度分析:“无边落木”与“萧萧”搭配更能让人联想到秋的萧瑟肃杀。
从情的角度分析:照应上联“哀”,更好表达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如果说“落木萧萧”蕴含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不尽长江”指向时间的无穷,即历史长河永不停息。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相互衬托,表达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意象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何理解首联及颔联出现的“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四个意象?
猿鸣-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就感到非常悲凉。古人用猿鸣代表悲伤之情。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落木-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江边秋景图特点:
作者感情:
情景交融
苍凉寥廓
悲怆凄楚
鉴赏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客居他乡)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长期漂泊)也;
百年,暮齿(晚年)也;
多病,衰疾(体弱多病)也;
台,高迥(高远)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
八可悲:
他乡作客,一可悲;
常作客,二可悲;
万里作客,三可悲;
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
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
亲朋亡散,六可悲;
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
身患疾病,八可悲。
鉴赏颈联
万里——地之远
夔州实际距离长安约有568公里,为什么说万里?
“万里”指的不是空间距离,而是心理主观距离。照应“无边”,落叶尚且归根,而我却是客居于此,年老未归,羁旅愁思像落叶一样无边无际。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夔州孤城日暮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鉴赏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苦、恨是什么意思?
——苦,很、非常。
——恨,遗憾。
新停:刚刚放下。杜甫晚年因病戒酒。
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将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一己之悲有了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内涵,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之秋。
如此多的“悲愁”,诗人应怎样排遣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而且此时正值重阳节,按习俗也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再喝了,因为他有严重的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排遣一些愁绪,可是他却因病戒酒,纵有千愁万绪,可怎生排遣?
诗歌至此戛然而止,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向世人诉说,却又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不能说,而是愁苦太多太重,说不完、诉不尽,索性不再说,只任这无尽的悲愁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诗人心头。
鉴赏颈联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国事艰难,国家动乱;人生潦倒,生活艰难,漂泊在外,两鬓如霜,壮志难酬。“艰难”、“潦倒”两个词形容的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国事艰难,壮志未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首联
风、天、猿
渚、沙、鸟
惨淡、凄凉
颔联
落木
长江
意境开阔、壮志难酬
写景
颈联
悲秋
多病
漂泊多病、感慨身世
尾联
霜鬓
世事艰难、忧国伤时
抒情
意象
意境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诗人登高远眺,从不同的视角,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秋景图。
停杯
诗歌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忧国、忧民、又忧身
这首诗
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悲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第四部分
拓展探究
写
景
首联
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颔联
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抒
情
颈联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悲
状悲之广
言悲之多
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艺术特点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胡应麟: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律诗格律要求严格
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一、二)平声或(三、四)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
讲对仗。律诗的首尾两联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对仗又分为工对、宽对等。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
《登高》从“哀”字开始押韵,一韵到底
这是格律的变体,也是格律的极致。这就是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说“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诗八句皆对仗。不仅上下两句对仗,而且句中自对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清·杨伦《杜诗镜铨》:
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律诗
五言八句
七言八句
排律
绝句
五言四句
七言四句
近体诗与古体诗(又称古风)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律诗,多为五言、七言。
古体诗
近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仗,字数较多。
乐府诗
四言古诗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对于首、颔联,学界常用“一密一疏”来评价两联关系,你能理解这个评价吗?(试试看从意象的数量以及作用上把握)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气逼人,天气寒冷,内心凄凉。
秋空高远明净,更显人渺小孤单。
为景物蒙上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在空中盘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相似。以鸟自况,孤独无依。
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鉴赏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反
衬
宇宙永恒
生命短暂
状悲之广(范围上)
言悲之多(数量上)
对于首、颔联,学界常用“一密一疏”来评价两联关系,你能理解这个评价吗?(试试看从意象的数量以及作用上把握)
B:酒能移情,如果尾句是,“潦倒不停浊酒杯”,我们还会好受些。可是连酒都停了,前七句的悲哀之气就郁结不流了,因为只能直面惨淡的现实了。
这种最后也不给读者一个发泄口的手法,古代文学中较少。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无悲剧,我们实在太爱大团圆结局了。
A:作为全篇感情的结穴,这个结尾确实有点“黯然神伤”。就杜甫的实际处境而言。这样的结尾无可厚非,但就诗歌的艺术境界而言,尾联(特别是末句)只是顺延敷衍颈联的意蕴,而乏新意,也是事实,尽管并不影响诗歌的结尾。
对于尾联,我看到这两种说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
本诗作于秋天,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紧,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让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感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恨,身世的感伤,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总体看来,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给人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励;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语言精练,对仗工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是杜甫沉雄劲健、悲壮顿挫的代表作。不愧为“精光万丈,古今七律之冠”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