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2年中考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第九讲:启示、感悟类
文言文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中考文言文阅读常常考查有关感悟启示、拓展认识的内容,它们既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答题的难点。考查类型主要有:①认识启示类:谈对阅读材料中某一问题的认识或从中获得的启迪;②拓展感悟类:从阅读材料出发进行拓展,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探究并得出发现
【考点链接
】
例9(2019襄阳中考)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解题点拨】本题考察阅读文言文获得的启示。选文末尾处总结了汲黯任东海太守时“东海大治”的原因是“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意思是:他对大的错误(问题)或者案件,给予处理、问责;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给予免责,不苛求它。答题时要从这一关键点出发,发散思维,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可以得到“不过分苛责、强求他人”“宽宏大量”“珍惜机会、改过自新”等启示。
【答案】汲黯治理东海“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意思是他对大的错误(问题)或者案件,给予处理、问责;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给予免责,不苛求它。然后“东海大治”。由此启示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都能宽宏大量,给与改过机会,不过分呵责他,这个人一定会珍惜机会,改过自新,周围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方法指导】1.文言文启示、感悟类设问解题角度
(1)从结果找原因
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
(2)析形象、知品行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
(3)看题目,定方向
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
(4)抓议论,明主旨
抓住文中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
2.文言文启示类答题思路
类别
常见启示
为人道理
诚信
自知之明
灵活处事(反:固执己见)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待人以诚(反:虚伪)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反:贪图享乐\鱼肉百姓)公正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自私自利)宽容(反:斤斤计较)虚怀若谷\举重若轻
处事方式
善于思考\不轻信盲从\有主见\敢于质疑\不迷信(反:盲从\无主见\人云亦云\迷信)不畏艰难(反:退缩)敢于进谏
勇于探索、创新专心
致志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可以以弱克强
重视后天的教育
科学哲理
实事求是,勇于实践
全面看待问题\有全局意识(反:片面、孤立)辨证地看问题(反:墨守成规)透过现象看本质(反:不要只看表面,凭空想象)熟能生巧
人物品质
爱国爱民\忧国忧民
仁爱\仁慈
乐观\豁达\旷达
潇洒
闲适
机智聪慧
幽默
有恒心
耐心
勇敢
诚信有胆识
坚强执着
忠诚
孝顺
尊老爱幼
从容镇定
廉洁自律
以身作则
洁身自好
有进取心
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
善辩
胸怀大志
有远大抱负
舍己为人
吃苦耐劳
答题步骤:
认真阅读原文,明确要求,是根据某一段还是全文来谈感悟或看法。
反复阅读吧,理解所要求的的段落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结合生活世纪,组织语言表达。
答题注意事项:
对人物的看法或评价要与文章内容结合起来,不要泛泛而谈。
论述道理或启示感悟,要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中考体验】
(2021 湖北襄阳)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①,气穆宗政僻②,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③曰:“此浣濯④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
“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瀚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⑤,为之股栗,
公权辞气不可夺。
——选自《旧唐书 柳公权传》(有删改)
【注释】①拜右拾遗:被封为右拾遗。右拾遗,官名。下文的“侍书”“翰林书诏学士”也是官名。
②僻:不正,偏离正轨。
③袂:衣袖。
④浣huàn濯:洗。
⑤同对:一同答对。⑥股栗:害怕。
15.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从他讲述用笔的道理中,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示例:只有做人正直,才会做事正确。
(2021 四川遂宁)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3题。(14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时上封事①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②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③,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②征:魏征,唐代谏臣。③违:过失、错误。
20.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时
上
封
事
者
众
或
不
切
事
帝
厌
之
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天启壬戌秋日
B.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C.征与诸葛亮孰贤
卿言多务,孰若孤
D.帝悦,皆慰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分)
▲
(2)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3分)
▲
23.结合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和魏征提出的共同建议是什么。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3分)
▲
答案与解析:
20.(2分)
时
上
封
事
者
众/
或
不
切
事
/帝
厌
之(一处1分)。
21.(3分)
C(解析:A.名词,时候/名词,秋季;B.形容词,不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C.都是疑问代词,谁;D.代词,代上封事者/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2.(6分)
(1)(3分)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所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3分)说的是正确的,就对朝廷有好处;说的是错误的,也对政事没有损害。(“是”“益”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3.(3分)
共同建议:应广泛地听取意见(1分)。启发:结合自身实际,从学习、生活方面来谈均可(2分,未结合自身实际扣1分)。
(2021 广西贺州市)
(一)文言文阅读(13分,10~12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出师表》)
【乙】况守①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⑤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⑥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 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选自《智囊》,有删改)
【注释】①况守: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明朝著名廉官。守,做太守。况钟时任苏州太守。②府治:府衙。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④砾:小石,碎石。⑤:急速,赶快。⑥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 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中学生应尽心尽责,积极作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拓展能力。此类题目虽然可以各抒己见.,答案不唯一,但是很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和表达的条理性。如何承担责任,首先应当认识到有些责任是必须承担的,敢于当担是一种态度,是一个人品格高下的标志;其次要明白责任有大有小,可以先从承担小的责任开始,慢慢学着承担大的责任。比如首先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其次承担起家庭中的某些责任班级中的责任,再过度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