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精品教学示范课(说课+实录+评课+教案+教学流程)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精品教学示范课(说课+实录+评课+教案+教学流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7-31 09:29:27

文档简介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附下表)
开始

网络

踊跃发言,谈录象故事讲的是什么?
小结,引出问题
追问: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引出地球表层的知识点

网络 浏览地球表层的知识点



网络 学生代表汇报 师、生评价
探究地球六大板块的运动方式

网络 自学、讨论、模拟各运动方式


网络 汇报,上台模拟运动方式 师、生评价

网络 分析5。12大地震的运动方式
以及造成的地形变化

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自学如何防震,汇报
演习在电脑室如何避震
结束
总结本课,告诉学生
鼓励学生,
图符说明


开始、结束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网络应用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 判断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震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地震是由于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变化有的迅猛,有的缓慢,在短期内不易察觉。
过程与方法
●按要求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阅读地震的资料,分析、归纳地震形成了哪些地形地貌。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理解板块运动如何改变地形地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事物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震改变着地形地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难点:知道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模拟演示实验器材:若干条毛巾(代表不同的板块) 若干橡皮泥(代表不同的圈层)(模拟分组实验用)。
演示材料: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传说引 入,引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到网络教室来上一堂不寻常的科学课,我们要研究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呢?看完这个动画,你就明白了,请看动画。
2.教师播放《恐怖的地震》
3、(1)动画故事讲的是什么?哦,原来故事上讲述了地震是因为大鲶鱼翻身而造成的,你们相信吗?
(2)那你们觉得地震是怎么引起的呢?为了让你们了解地震知识,我特意为大家制作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我们到里面去找找答案吧!(生答)
(二)揭题,读题
(1)请同学们看图和文字,你知道了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吗?(请一生回答)
评价:你是第一个找到答案的孩子,原来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形成的地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齐读课题。
(三)探究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式
(1)那地球内部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再次看图,请一位同学从里到外说一说地球内部的结构。(请一生回答)
(2)请大家齐读第 图片下面的第一自然段,“在这三个圈层中,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原来是地球内部运动导致地表运动。(板书, 划箭头)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的表层,地球的表层经过亿万年的变迁,它自然就形成了六大板块,(打开六大板块)
(4)请同学们图文结合,了解六大板块的知识,看哪些同学善于从中找到答案。(激励学生)
1、地球的表层一共分为哪几大板块?
2、中国属于哪个板块?
3、板块与板块之间是否牢靠,那么就会发生什么呢?(运动)
4、地球内部运动,又会引起地表发生怎样的运动方式呢?
(5)请同学们进入学习网站向电脑老师了解地表的运动方式,带着以下问题去看(学生自主学习,上台汇报)
1、地球板块有那些运动方式?
2、这些运动方式会引起怎样的地形变化?看完之后和同桌讨论,并用实物进行模拟演示。
你可以模拟一下吗?呆会儿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汇报。哪些同学愿意交流汇报。(毛巾代表两个不同的板块,橡皮泥代表不同的地层)
实验(1)用不同的毛巾表示不同的板块,向中间挤压,造成喜马拉雅山山脉和青藏高原。(挤压)
实验(2)折叠的不同颜色的毛巾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上讲台用手从两端向中间挤压,可看见形成凹凸不平的“地层”。教师展示图片——阿而卑斯山等等,指导学生认识这是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山脉。(碰撞)
实验(3)用一叠染成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向外用力拉,可看见中间的地层形成裂缝,裂缝越来越深,最后完全分离。教师展示东非大裂谷图片或录像,指导学生认识板块相互分离而形成的断裂谷。 (拉张)
实验(4)用橡皮泥或者毛巾表示地层,学生模拟两块表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讨论交流:看看会发生什么地形变化。如抬升的地方会形成山脉,河流会形成瀑布等。(错动)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边张贴图片)
师结: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这四种地球表层不同的运动方式,(学生齐读:挤压、碰撞、拉张、错动)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变化(板书:划箭头符号),如(学生齐读: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阿而卑斯山、海沟、瀑布、东非大裂谷等山脉),
(四)拓展知识
(1)往往不同的地形变化由多种地表运动而造成的,结合这次5.12大地震,看看同学们都能发现哪些地表运动?又造成了哪些地形变化?(激励评价)
(五)如何防震
(1)、地震是属于天灾,无法避免,但我们还是可以预防地震的,那如何防震呢?(学生汇报)
(2)你们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今后在遇见危险的时候,能够镇定自若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充分运用你们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别人,保护自己。
(六)演习
(1)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网络教室上课时,突然地震了,你将如何避震呢?
那我们在网络教室做一次避震演习,好吗?我说,“地震了,请你们选择安全的地方迅速避震。”
(2)恭喜你们,遇见危险时候,能迅速避震,老师在这里提醒你们,在你们迅速避震的同时,我也要切断电源,以确保你们的安全性。
(七)总结升华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结:今天我们通过网络平台,不仅知道了地震的原因,也学会了如何运用电脑进行学习,到电脑中去寻找答案。希望你们从小就爱科学,学科学,将来用科学来造福人类。
板书: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表层运动
挤压-----(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图片)
碰撞 -----(阿而卑斯山等山脉的图片)
错动------(海沟和瀑布的图片)
拉张-------(东非大裂谷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