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世界的气候练习题(原题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世界的气候练习题(原题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8 09: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下列关于气温与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读图-某气象站测得该市某日的气温数值,该日气温的日较差(  )
A.
大于10℃
B.
等于20℃
C.
大于38℃
D.
大于5℃
如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
1
月、7
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下列对该图的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1
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7
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读图“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

确的是(
)
A.
该地最高月均温在7月,降水最多在1月
B.
该地为北半球陆地
C.
该地为南半球陆地
D.
该地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
1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降雨算作降水,降雪不算降水
B.
世界各地年降水量都一样
C.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D.
各地夏季才有降水,冬季没有降水
降水的季节变化是用下面哪个图来表示()
A.
B.
C.
D.
读图,关于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的年平均气温高于②地
B.
①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②地
C.
①地位于五带中的温带,②地位于热带
D.
①②两地中所处纬度位置较高的是①地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A.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C.
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
亚洲的面积是七大洲中最大的
对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海陆轮廓
B.
西风和暖流
C.
山脉走向
D.
人为因素
在亚洲,有的地方终年炎热,有的地方长冬无夏,有的地方雨水丰沛,有的地方常年干旱…这些都说明亚洲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的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
季风气候降水各月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有热带沙漠气候
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A处是热带雨林气候,此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的原因是(  )
A.
地势影响
B.
海陆影响
C.
纬度影响
D.
人类活动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问题。
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B.
亚洲处在东半球
C.
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
亚洲四面濒临海洋
如图是南亚地形分布图(图1)和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据图回答问题。
图2中A地降水十分丰富,其原因是(  )
A.
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B.
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C.
地势高
D.
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亚洲内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高原山地气候
D.
寒带气候
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  )
A.
亚洲、欧洲
B.
非洲、大洋洲
C.
亚洲、北美洲
D.
欧洲、南美洲
如图为某地各月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地震海啸
B.
全球变暖
C.
板块的运动
D.
注入的河水大增
居住在西亚的阿拉伯男子,传统服饰是戴头巾、穿宽大的白色袍子,骑骆驼出行。与上述特点的形成有关的是()
A.
美观休闲能保暖
B.
地形崎岖宜行走
C.
炎热干燥多风沙
D.
狩猎探险真方便
读漫画,“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某地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等温线闭合,局部为________中心,影响A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可能为________因素。气温的分布还会受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E处气温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处气温。
(3)B处的温差比C处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 。
(2)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类活动影响
D.地形地势因素
(3)图中A地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___ ,联系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_。
(4)图中B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月。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月。
(5)图中E、F两处降水较多的是____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6)D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的气候是__________,该种气候的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2)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与图①②③中的图________相吻合。
(3)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种气候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造成①③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全球气候大格局】2021年2月19日,美国方面宣布,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读图,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G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地的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世界某四地气候资料图”,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小蜗牛有壳,小乌龟也有壳。如果气候再这样下去,恐怕北极熊真的要背着冰箱了。”漫画反映的现象体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A叙述正确。
B.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而不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数,B叙述错误。
C.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C叙述正确。
D.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D叙述正确。
故选B。
2.【答案】A
【解析】解:该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气温约15℃,气温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应低于5℃,则该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10℃.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3.【答案】D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最高月均温出现在7月,降水最多也出现在7月,最低月均温出现在1月(高于0℃)(一年之中,北半球的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的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说明该地夏季炎热,冬季温和,该地位于北半球陆地,B对,ACD错。
故选B。
5.【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8月。
故选C。
6.【答案】C
【解析】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各地冬夏季节都可能有降水,AD错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全世界各地年降水量不均,B错误;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C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
降水的季节变化是指降水各月的变化,故A对;B为气温的季节变化,B错;C为降水的多年间的变化,为年际变化,C错;D为气温的日变化,D错。选A。
8.【答案】A
【解析】
A.读图可知,①地的年平均气温高于②地,A正确;
B.读图可知,气温年较差是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①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②地,B错误;
C.①地最冷月温度大于15℃,位于五带中的热带,②地最冷月温度低于0℃,位于温带,C错误;
D.①②两地中所处纬度位置较高的是②地,D错误;
故选A。
9.【答案】C
【解析】解: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故选:C。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因此就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本题考查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牢记即可。
10.【答案】B
【解析】解:欧洲西部属于中纬度范围,位于大陆西岸,受到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西风),还有沿岸的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使得该地区形成了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的特点,其山脉走向、海陆轮廓对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也起了促进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解:A、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
A不符合题意;
B、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水充沛,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年际变化大,如出现反常,容易酿成旱涝灾害.故B不符合题意;
C、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中部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故C不符合题意;
D、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亚洲西部属于该气候类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解:图中A是刚果盆地,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此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是因为东部是高原,受地势的影响,东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区。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解: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经度跨度大),地形复杂多样,河湖众多,是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使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9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图中的A处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根据题意。
故选:A。
南亚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该题主要考查印度西南季风的风向、性质以及范围、影响等知识点。
15.【答案】B
【解析】解: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气候类型中范围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依据题意。
故选:B。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16.【答案】C
【解析】解: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亚洲和北美洲,欧洲缺少热带气候,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缺少寒带气候。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全年高温,降水稀少,应为热带沙漠气候。
故选:C。
18.【答案】B
【解析】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所以两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
故选:B。
19.【答案】C
【解析】西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为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阿拉伯男子戴头巾、穿宽大的白色袍子可防晒、散热;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答案】D
【解析】
漫画“地球出汗”反应的现象,指全球的气侯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相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故选D。
21.【答案】(1)低温

地形

纬度

海陆(此两空顺序可换)
(2) 20-24
等于
(3) 大

B处的等温线比C处等温线密集(C处的等温线比B处等温线稀疏)
22.【答案】(1)从低纬度向极地递减
(2)A
(3)地势高

青藏高原
(4)7

1
(5)E

E位于迎风坡,F位于背风坡
(6)热带雨林气候
23.【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2)热带沙漠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4)寒带气候
纬度
24.【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
(2) 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低温)多雨
(3)温带落叶阔叶林
(4)③
(5)全球变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