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5 18:0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2号全景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的总和。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如果竹子死了,熊猫会怎么样呢?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分类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水、温度、阳光、湿度等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观察左图,思考并同桌间交流:
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会有哪些?
小麦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p13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探究实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与同学交流实验结果和经验
表达与交流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选择实验材料
确定变量
设计对照试验
10只鼠妇、纸盒、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样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实验装置
5
阴暗潮湿环境
明亮潮湿环境
鼠妇各5只
湿土
为什么要在同一个纸盒内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形成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实验避干扰,
重复实验避偶然;
需要验证实验组,
不做处置成对照。
1.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呢?
如果只用1只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2.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10个组,则相当于做了9次重复实验。计算实验的平均值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小误差
释疑:实验探究中的要点
捕食关系:
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狮子在捕食斑马
猞猁追捕兔子
甲虫吃树叶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
牛吃草
竞争:生物之间为争夺食物、资源、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关系
熊猫争吃箭竹
野牛的争斗
水稻与杂草争夺阳光、肥料、水分等
寄生关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人肚子里的的蛔虫



显微镜下的
寄生在人头
皮上的头虱
合作:
生物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的关系
蚂蚁合力搬食物
蜜蜂合作筑巢
狼群合作御敌和捕食
共生: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植物→根瘤菌
根瘤菌→植物
有机物
固氮
资料分析
观察下列这些生物,想想它们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它们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骆驼能适应炎热缺水的沙漠生活
骆驼能适应炎热缺水的沙漠生活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是主角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沙漠公路两旁的绿化
沙地植物能防风固沙







知识梳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图示

三叶草

田鼠
土蜂
传粉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