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6 06:5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先后在武汉、重庆同国民党和社会各界、各党派人士广泛接触,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论持久战》的出版回答了人们最关心但却看不清楚的问题,使很多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主张。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建立了爱国的统一战线
B.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C.坚持全民族抗战的主张
D.政治影响力不断的扩大
2.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B.中共领导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中华民族同日本的矛盾不断尖锐
D.国共两党已经放弃前嫌达成一致
3.“很显然的,日本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构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

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
B.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
D.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之说明
4.中国共产党曾发表宣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此宣言是在
A.中共三大召开前夕
B.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C.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
D.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
5.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
A.日本侵华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
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C.中共土地革命取得迅速进展
D.列强入侵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6.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率先开进了南泥湾。不久,其他各团及三五九旅旅部也进驻了垦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各直属单位随后也来到南泥湾参加垦荒。一时间,在南泥湾掀起了一个开荒生产的热潮。这一热潮的主要影响是
A.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关系
B.有利于党的指导思想系统化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有力地配合了华北百团大战
7.在台儿庄战役期间,周恩来派张云逸领导新四军在徐州以南积极开展游击战,李宗仁也派部队协同新四军张云逸部运用游击战,侧击日军。由此可知,台儿庄战役
A.完善了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体系
B.体现了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的精神
C.推动了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D.彰显了中共在抗战中的主导地位
8.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全面揭露蒋介石的反共阴谋,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中国共产党的斗争
A.促成了战略反攻阶段到来
B.消除了国共间的政治分歧
C.克服了国民党投降的风险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1940年6月7日,中共太岳区党委创办了机关报——《太岳日报》。该报曾先后发表了《边区文化建设决定》《和川:取消牙行,实行交易员制》等报道,以及《为实现民主而斗争》《把“二流子”动员到生产中去》等文章。这些报道和文章
A.基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
C.立足于提升人民的政治地位
D.体现了为根据地建设服务的宣传方针
10.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独立举行成吉思汗祭祀典礼,“日寇逞兵,为祸中国。不分蒙汉,如出一辙。……艰苦奋斗,共产党人。煌煌纲领,救国救民。”祭祀典礼还包括黄帝,延续数年,成为新的革命礼仪传统。举行祭祀典礼意在
A.增强领导革命的正统性
B.调整新民主主义政策
C.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抨击国民党一党独裁
11.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
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12.有人形象的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不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1946年7月8日的《解放日报》刊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着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这一现象
A.说明中国民族企业受到严重的排挤
B.导致中国的小农经济彻底地瓦解
C.体现出民国政府大力提倡使用洋货
D.抑制了官僚资本迅速膨胀的态势
14.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突出肯定了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现代工业中目前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应当认真贯彻执行统战政策的要求,主张团结尽可能多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使大多数民主人士在各自岗位上做到有职有权。这一主张有利于
A.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B.城市接管后经济秩序的稳定
C.缓解社会主义改造阻力
D.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15.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D.民众支援前线,淮海战役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在向美国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日军自己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潮的一段路轨,并在事发地摆放了了几具着中国军服的尸体,其目的在于将破坏铁路的责任推給中国。中国还提供了一则证据:铁路被炸后,列本的正常进行并来受到影响。根告意在表明,如是中国军队所为、铁杭被炸后列车居然仍能通行,显然子理不通,事件根本是日军自己一手导演的。美国务脚史汀生虽然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已充分了解,但他与日本大使交谈的语气是十分温和的,未就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表达任何谴责或批评之语,仅是不痛不痒地表示希望双方停止敌对行为而已。
——摘编自耿密《“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侵华的反应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有预谋的侵略行为的依据,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对于九一八事变所持的态度。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政策是,凡满18岁的赞同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从陕甘宁边区来看,实现了普选、直接、平等、自由的选举原则……边区和各县参议会,对同级政府和司法部门领导有选举、罢免、质询和弹劾等权力;政府执行同级参议会的决议并对其负责,无权解散参议会;司法部门保持审判独立,由同级参议会监督,政府领导。参议会、政府、司法部门三者相互协调合作、约束,构成了廉洁的组织体制……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是共产党内的监督,有中央和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党的机关、干部和党员的行为;二是来自参议会的监督;三是来自政府内部的监督,各根据地大多设有自我监察部门;四是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五是来自舆论监督,各根据地的报刊经常刊登廉洁奉公的先进事迹,揭露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件。
——摘编自文永林《毛泽东关于党在抗日民主政权中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1)根据材料,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概括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践行民主执政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D2.C3.B4.D5.B6.A7.B8.D9.D10.A11.B12.B13.A14.B15.B
16.(1)依据:铁路被炸后,列车仍然正常运行。
意义:有利于说明事态真相;揭露日本蓄意侵略的阴谋;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
(2)美国在了解事实的前提下,未就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表达任何谴责或批评之语;美国的中立政策滋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欲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的这种态度,是牺牲弱小国家维护美国利益的表现。
17.(1)特点:普选、直接、平等、自由的选举原则保障权力监督;形成权力监督分权制衡机制;多种方式实现权力监督。
(2)意义: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利于根据地的巩固;提高了中共威信和执政能力;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