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元素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元素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5 21:4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


学期
九年级
总课时
1

课题
《元素》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信息。
学习目标
1.总结得出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2.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准确表达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争取能自己完成物质分类的思维导图。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规律,会提炼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正确的物质观,可以从两个维度感受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2.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学本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个人补充及备注
一、教学导入
通过温习上节课学习的离子的形成的知识,可以重点启发学生关于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的认识,从而对元素的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
二、学习探究【第一学程】学习任务:元素和元素符号主问题:1.仔细分析上面的一段话,为什们钠原子、钠离子同属于钠元素,依据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样的原子可以归为同种元素?2.在元素周期表中快速找到钠元素,你能获得钠元素的哪些信息?认真对比观察所有元素的元素符号,在书写上有什么规律?Na这个元素符号可表示哪些意义?学法指导:自学——参考教材P46的内容和元素周期表,先独立思考总结得出元素的概念,研读元素周期表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试着表达出元素符号的意义。互学——相互讨论有疑点的地方,特别是元素符号的意义。展学——小组长组织展示成员顺序,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提出疑惑。
主问题一:预设答案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既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原子序数为11,元素符号Na,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字母的大写,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钠元素,一个钠原子【第二学程】学习任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主问题:1.上面的这些物质从宏观角度看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如果让你把上面的这几种物质分类的话,你分几类?分类依据是什么?3.根据你的自学情况,你现在可以把物质分类图细化到哪个程度了,大胆的画一下吧。学法指导:自学——根据刚才的学习,准确表达出物质的元素组成,参考教材P46页,试着对物质进行分类,并画出物质分类的思维导图。互学——相互讨论疑难点,交流物质的分类依据有哪些?展学——小组长组织展示成员顺序,依次展示第1、2、3小题,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提出疑惑。主问题3预设答案:表达两类,化合物,单质,或者其他的分类方法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大千世界存在大约3000多万种物质,你知道目前我们只发现了多少种元素吗?很多同学不自觉的去翻阅元素周期表找寻答案了。【第三学程】主问题:1.谁编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目前发现了
种元素?我们的地壳中含量排前5
的元素分别是什么?2.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中分成了几种颜色,不同颜色代表的元素属性是什么?通过阅读教材P47的“多识一点”寻找元素属性与元素名称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周期和族?通过观察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到处于同一周期,同一族的元素的特点以及递变规律。学法指导:自学——根据前面的学习先独立思考,参考教材P46、
P47
、P48的内容,快速的找到答案。互学——重点讨论元素周期表的递变规律。展学——展示交流,其他小组认真倾听提出疑惑。主问题4预设答案:答案在教材中都能找到。递变规律的总结可能有很多生成问题,需要引导解决。课堂总结
第一学程的设计主要是解决元素概念的问题,这里设计的问题串由浅入深,由旧到新,由易到难。这个过渡环节,我从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角度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对物质的组成进一步了解。第二学程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化合物与单质的概念,设计问题时多了一个铺垫问题,这样就引导了学生思考的方向,能高效的解决分类问题。第三学程主要解决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因为初中阶段只是简单初步了解,所以尽管问题稍多,但是通过自学,大部分都能找到答案。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导学单上的当堂检测题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主问题的设计上能体现层层递进,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展示的可能。教学环节上过渡还算自然,没有显得那么突兀。存在问题:放手给学生还是显得有点不放心,这节课中的明显体现学科素养的一个知识点,我选择的还是教师引导为主。整改措施:还是积极参与每堂课尽可能尝试使用学本教学模式,慢慢熟练,在熟练中探究克服一系列困难。
H2
O2
CO2
H2O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