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
第
一
学期
九年级
总课时
节
课题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课前准备
一瓶带标签的生理盐水、多媒体课件、导学单
学本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个人补充及备注
一、教学导入出示一瓶带标签的生理盐水,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这就是医疗上输液常用的一瓶生理盐水,标签上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氯化钠含量为0.9%。那么0.9%的含义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探究【第一学程】学习任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主问题1.在一只盛有40mL水的烧杯中加入8.0g蔗糖,搅拌,使蔗糖溶解;在另一支盛有50mL的烧杯中加入10.0g蔗糖,搅拌,使蔗糖溶解。思考:(1)两杯蔗糖水,哪杯更甜?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如果你的结论是通过计算获得的,你列出的算式与其他同学一样吗?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认真思考,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列式计算比较两
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个真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下,产生对溶液的组成进行定量表示的需求,从而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不断深化、愈发全面的。这样不
10
40g
40g
60g
50g
20%
(3)你有什么发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不变减小不变不变增加不变减小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65页内容,试着在导学单上写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和变形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并在草纸
仅对学生理解概念有帮助,而且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用数学办法解决化学问题,先发散后归一,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构建化学计算模型的能力。主问题2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的理解,并通过练习,学生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过渡,巩固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并能寻找变化规律。学生开始解决计算问题时可能难度大,出错率高,原因不在数学计算上,还是对溶液体系中的物质关系存在模糊认识,我们应该及时纠正。
上试着列式计算完成第(2)小题的表格,试着分析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变化会引起溶液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第二步:互学要求(1)各小组成员循环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答案,其他同学给予合理的评价并修改自己的答案。(2)组长分工,1号同学展示第(1)小题并板书,2号3号分别板书一个公式并展示第(2)(3)小题第三步:展学要求1号同学板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组内2号同学板书溶质质量计算的公式,3号同学板书溶液质量的计算公式。(2)2号同学展示第(2)小题并简要说明计算的算式,3号同学展示第(3)小题并能正确根据公式分析出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质和溶剂质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其他小组同学积极补充不同的意见并能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2预设答案:
溶质的质量(1)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2)50g
20%
20g
33.3%
10g
40g(3)增加
变大
减小
变小
增加
变小
减小
变大过渡语:我们已经明确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并进行了简单的计算,那在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计算问题时,化学上有没有特殊的格式要求呢?【第三学程】学习任务:溶质质量分数的实际应用主问题3.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认真审题,读取有用信息,试着按照计算题的格式解决,并把你的答案写在导学单上。第二步:互学要求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并用红笔标注出错的地方,如是否写了“解”、是否漏掉了单位g、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在最后写出了“答”等(2)汇总意见,分工展示。
通过主问题3的设计,加强对化学计算题格式的训练,格式规范,步骤完整,书写有条理,并能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1题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2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溶液基本特征的理解;3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利用本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步:展学要求(1)3号同学投影展示计算氯化钠的过程,2号投影展示计算水的过程;(2)各小组认真倾听指出问题,补充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进行评价。主问题3预设答案:
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150gX16%=
24g
水的质量为:150g-24g=126g(也可以列方程来解决,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可以)过渡语: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方法上都有哪些收获呢?三、教学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关键词、知识网络、思维导图等)当堂检测1.将1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2.从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克溶液,则这1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3.食醋中约含3%-5%的醋酸,计算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食醋中,含有多少克醋酸?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自主完成导学单当堂检测,有问题的地方做好标记。第二步:展学要求随机抽取3名同学展示,两名同学直接口述1、2小题的答案并说明对错的理由。另一名同学投影展示第3小题,其他同学给予正确的评价并指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预设答案:1
错
2
错
3
20g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溶质的质量1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
×100%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2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作业设计
1关于100g5%的氯化钠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
100g水中溶有5g氯化钠
B将5g氯化钠溶于95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C
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20
D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9:12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先用500g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3将10g氢氧化钠配制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求(1)所得溶液的质量。(2)加入水的质量。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化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
第
一
学期
九年级
总课时
节
课题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溶液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基本技能;3.通过实验能正确分析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难点:计算方法的掌握;各操作环节的精度配制把握。
课前准备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氯化钠、蒸馏水、胶头滴管、白纸、试管刷等。
学本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个人补充及备注
一、教学导入溶液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溶液太浓或太稀往往会造成很多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实际所需要的溶液呢?怎样配制所需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
二、学习探究【第一学程】学习任务:溶液的稀释和浓缩主问题1.(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g0.9%的生理盐水,需水多少g?(2)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蒸发水多少g?加入氯化钠多少g?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认真审题,提取有用信息,自主在导学单上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列式计算主问题1中的问题,并思考计算的依据。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组内有序交流自己的答案错的地方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好标记(可圈可画可增可减),组长主持做好分工,1号同学投影展示第(1)小题第一种做题方法,2号展示第二种方法,3号展示第(2)小题,并说出做题依据。。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1)1号同学展示第一种答案,并说出做题依据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列出算式的,可以先计算出500g0.9%的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再根据18%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氯化钠与500g0.9%的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相等再计算出18%的氯化钠溶液,最后再用生理盐水的质量减去18%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就可以求出水的质量。(2)2号同学展示第二种答案,并分析列方程的依据是等号两边都是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在引导同学们注意用这种方法解题时注意解题步骤要完整。(3)3号同学展示第(2)小题,能分析出这是溶液的浓缩问题,求蒸发水的质量是利用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来解决的,求氯化钠质量是列方程解决的,依据是10%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加上加入的氯化钠的质量就是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主问题1预设答案:(1)475g(2)50g
12.5g过渡语:我们已经知道了溶液太浓或太稀都不符合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我们有很多方法能使浓溶液变稀或使稀溶液变浓,那在化学实验室里怎么通过实验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呢?【第二学程】学习任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主问题2.配制溶液时用到哪些仪器?基本步骤有哪些?如果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阅读P67活动天地3-5自主学习配制溶液的方法,分析找出配制溶液时用到仪器,并把它们的名称写在导学单的相应位置,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出配制溶液的步骤并写在导学单上,能简单分析出溶质质量分数
偏大或偏小的主要原因。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组内小循环交流互学,及时补充漏掉的仪器
,改正出现的错字,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组长合理分工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3号同学展示第(1)小题,2号展示第(2)小题,1号展示第(3)小题,充分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1)3号同学展示第(1)小题并强调不要漏掉仪器,不能写错仪器的名称。
(2)2号展示第(2)小题,并简要说明每一步具体应该怎么做。(3)1号展示第(3)小题,能分析出导致质量分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很多:计算结果出错、称量时托盘天平未调平衡、游码未归零、砝码生锈或破损、药品和砝码放反、使用的药品中有杂质或取用时洒落、读数时仰视或俯视、配制时蒸馏水洒落或容器潮湿、盛放药品的试剂瓶潮湿等等,并能对这些原因作出正确分析。主问题2预设答案: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等。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3)读数时仰视或俯视,托盘天平称量时未调平衡或左盘放了砝码,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的水溅出烧杯等。过渡语: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方法上都有哪些收获呢?三、教学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当堂检测1.(2017 滨州中考)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B.蒸发时,将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2.(2018 滨州中考)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
g cm-3)约为( )
A.12.4%
B.17.2%
C.16.9%
D.12.5%3.(2016 滨州中考)下列是小刚“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4
g、水46
gB.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C.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小刚认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4.(2015 滨州中考)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在标尺位置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独立思考,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把你的答案记录在导学单上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1)组内互学,一人讲一小题,及时改正出错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
(2)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1)1号同学讲解第1小题,能分析出错误答案出错的地方。2号展示第2小题,并能列出求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算式。3号同学能分析出错误答案出错的地方,4号同学先指出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在展示第(1)小题,第(2)小题强调不要写错字,第(3)小题列出具体的计算式子,第(4)小题分析出小于10%的原因
主问题3预设答案:1D
2A
3A
4
(2)(5)(1)(4)(3)
药匙18.2
小于
通过具体的计算,加深对稀释和浓缩问题的理解,进一步规范解题格式和步骤。既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了练习,又对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进行了训练,通过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分析,加深了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和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通过中考真
题的练习,明确考点和重点,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理解。
板书设计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二
溶液的配制: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作业设计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需要的仪器:___________(药匙)、________(胶头滴管)、__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利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
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4.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
g
B.100
g
C.200
g
D.280
g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存在问题: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