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田园》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幅情境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
1.
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引入,让学生充当童话里的角色,用数学知识去帮助可怜的“丑小鸭”,从而获得成功感,萌发学习的愿望。
2.我校正在进行一节课35分钟的课改实验,因此教学环节要少,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去思考交流。
3.老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最后要让学生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
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无疑等于给每人配备了一位尽责的老师,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教学条件较好,配备了电脑、实物投影仪,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可能,非常有利于低年级的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学生爱提“一共有多少 ”“还剩多少 ”等顺向思维的问题,而且学生如果上课伊始提不起兴趣,就很懒得去表达。因此,如何创设一个能调起学生积极性的情境至关重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与熟练地计算。
2初步发展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
3初步发展有天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给情景,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熟练计算。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和引导参与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创设情境。
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 一只丑小鸭抬头仰望着天空中飞过的白天鹅,眼里流露出悲伤、郁闷的眼神。丑小鸭多想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啊,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怎么帮呢 你们看,每只丑小鸭都带有5道口算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目都解答对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试试吧!
16-9=
12-4=
13-7=
15-8=
14-7=
12-3=
15-6=
11-8=
16-8=
18-9=
17-10=
19-19=
11-5=
17-8=
20-5=
2、铺垫引入。
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后,高兴地与同伴们一起飞呀飞,来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美丽的田园里都有什么
2、说一说:
(1)看到这么美的环境,你想说些什么 (环境保护、爱护动物)
(2)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问一问:根据图中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
4、答一答:老师这里有一个数学问题,你们看一看用到了哪些数数学信息,怎样列出算式?
(1)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11-5=(
)(只)
(2)这个问题用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3)好朋友淘气今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淘气用我们整理的数学信息列了一个算式,你知道她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
8┼6=
(4)老师说算式你来想解决是什么问题?
(5)现在同学们看图想算式,考考其他同学,看看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6)请你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5、练一练
1、(1)填一填
有()只小松鼠,()只小鹿,()只小鸭。
(2)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3)下面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17-9=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2、看图列式
3、拓展练习
介绍数字朋友(从多角度认识一个数)
(1)我们学习数学,就要和数字交朋友,你能不能介绍一下数字朋友呢 比如说“9”,你打算怎样介绍它呢
4+5=9。
10-1=9。
9里面有9个一。
妈妈买回来10个苹果,我吃了一个,还剩9个。
9比8多1。
……
(2)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说说可以怎样介绍这个数字朋友。
四、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教材15--16页。
6、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1)树上的鸟比空中的鸟少几只?
11-5=6(只)
(2)一共有多少只鹅?
8+6=14(只)
(3)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空中有11只
,
树上有5只
。
岸上有6只
,
河里有8只
。
地上有7只
,
5只
。
空中有11只
,
树上有5只
。
河里有8只
。
岸上有6只
,
5只
。
地上有7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