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的内容和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并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产生对一种新运算的需要,经历乘法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爸爸妈妈带你们到游乐场参加各种游乐活动吧!(出示第46页情景图),这是公园游乐场的一角,请你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再看看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各种游乐活动各有多少人玩?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
3+3+3+3+3 6+6+6+6
2+2+2+2+2+2+2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小组交流。
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大家想知道吗?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展示第47页例1。
师:你知道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乘法
2.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3+3+3=12
师: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表示什么?
学生:加数都是3,表示4个3连加的和是12。
小结:求4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作4×3=12,算式中的“×”叫做乘号(先写“/”,再写“\”)。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4×3=12读作4乘3等于1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也可以写作3×4=12,这个算式读作:3乘4等于12。
板书:4×3=12 4乘3等于12
3×4=12 3乘4等于12
学生把每种读法读两遍。
3.师:你能把其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并说说你这样写乘法算式的理由。
(1)同桌讨论怎样写乘法算式,并说说理由。[]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课堂作业
1.5×4=20 读作5乘4等于20。[][]
4×5=20 读作4乘5等于20。
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①以同桌为单位摆一摆,并写出加法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②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指名学生板演。
③让学生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中的数有什么联系?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说一说如果求10个4相加,同学们怎样来列式呢?还可以怎样列式?那同学们更愿意用哪一种方法来解答呢?为什么?
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提升》相应的练习。
2.完成练习九第1~4题。
【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是乘法的起始课,是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的特点是同数连加。因此,本节教材是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到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