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6 19: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论语>十二章》
十二章
初读识文
初读感知
与其他课文不同处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文言文
章(则)
子曰“……”
……
《论语》?
《论语》十二章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读准字音
易读错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多音字
异读字:
通假异读
破音异读
《论语》十二章
(lún)
(lè)
(xǐng)
(chuán)
(hào)
(fú)
(yuè)
(yòu)
(wèi)
读准节奏
轻声自读,读读节奏,读读韵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大声跟读,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论语》十二章
理读明文
默读课文
易译错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说:同“悦”,愉快。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通假字
《论语》十二章
默读课文
易译错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可以:可以、凭借
疏:粗劣
水:冷水
匹夫:普通人
三:多次
古今异义字
《论语》十二章
默读课文
易译错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传:动词活用为名词,传授的知识
故、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词类活用
《论语》十二章
默读课文
易译错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知1:了解
知2:懂得、获得
为1:替
为2:当、作
其1:他人
其2:它的
一词多义
《论语》十二章
再读课文
最打动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君子
《论语》十二章
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学友成举用之也。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齐读课文
翻译最难处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固定句式:不亦……乎
判断句:三军可夺帅也
倒装句:贤哉,回也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
悟读用文
默读课文
人生格言?
再读课文
配文字
话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
30岁之前,
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30—50岁,欲仕不能。
50—55岁,在鲁从政。
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子
他,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他,对己恭,对友信,对人忠。
他,历经沧桑,饱尝忧患,追求清平,固守美德,宏毅坚韧,友善真诚,“仁者爱人”,好学不倦,见贤思齐,乐观开朗。
……
我眼中的孔子
背读课文,熟记文言。
积累成语,摘抄名句。
课堂小结
观看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节目《孔子》、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和钱穆先生的《孔子传》,广泛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了解他的身世、故事、主张、为人等,以“我眼中的孔子”为题,绘制一本台历,内容自定。
作业布置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