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光现象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的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
A.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水越深像就越远
C.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2.成语“立竿见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竹竿之所以能在太阳底下形成影子,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
A.在原地不动
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4.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楼的奇景
5.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光发生了色散
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7.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如图所示,光路图正确规范的是(S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
( )
A.
B.C.
D.
8.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呈现的像一定是缩小的实像
B.薄膜上呈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C.小孔的形状会影响像的形状
D.该成像原理与日食、月食相同
9.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C.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D.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汪塘
10.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1)(3)
B.(2)(4)
C.(1)(4)
D.(2)(3)
二、填空题
11.现有(1)小孔成像;(2)立竿见影;(3)海市蜃楼;(4)水中倒影四个光现象。其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请你再举出一个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实例_____________。
12.小军身高1.66m,站在距平面镜3.2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m。
13.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14.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______位置;(填相应数字)
(2)月球在l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是______,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______。
1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
16.图中的A、B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则:______(填字母)是实际飞机,这是因为光从______
射向______发生了折射。(填“水里”或“空气”)
17.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入射角是______度,图中表示空气的是介质______(填“甲”或“乙”)。
18.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底市内绝大部分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______现象;如图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19.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小军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
(填“正立”或“倒立”
)的____
(填“虚像”或“实像”
)。
三、解答题
2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作出反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3.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测量了每次实验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并填写在下边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反射角/度
入射角/度
1
10
10
2
32
33
3
48
47
4
60
61
晓彤和小雪两位同学对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晓彤认为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而其它三组数据都不等,说明第一组数据测量有误,所以根据其它三组数据得出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小雪认为后三组数据不等是因为测量中存在误差造成的,排除误差干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______
分析的正确,原因是
______
,实验中测量四组数据的目的是
______.
24.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将________;
(2)为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________
cm;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________.
答案
1.D
2.A
3.D
4.B
5.B
6.B
7.D
8.D
9.A
10.C
11.(1),(2)
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
12.1.66
3.2
13.折射
能
14.3
沿直线传播
大气
15.5m
节省空间
16.B
空气
水
17.40°
乙
18.直线传播
甲
19.虚像
变小
不变
20.同一直线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倒立
实像
21.
63.
22.小雪
实验中存在误差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23.减小
15.5
慢
基本不变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