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专题训练光现象实验探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现象专题训练光现象实验探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6 22:3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专题训练
光现象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2.如图,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______。
(2)如果光屏上彩色光带分布过于密集,可以适当______(增大/喊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最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______色光。
3.如图所示,小明给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上一个小圆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然后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在塑料膜上成的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2)将蜡烛向上移动,则在半透明塑料膜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如果小孔适当变大,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变______(填“清晰”或“模糊”)
(4)如果空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在半透明塑料膜上看到的是______(填选项符号)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影子
D.烛焰的像
4.小明和小聪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
ABCD
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
O
点;
(2)如图甲所示,在硬纸板
ONBC
面内______
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
(3)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硬纸板
ONBC
面以
ON
为轴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则在ONBC
面内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4)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
(5)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则反射角是______,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角是
______。
5.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猜想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的高度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是否有关”,他选取了相同的蜡烛A和B(长度均为5cm)、相同的蜡烛C和D
(长度均为7cm)、薄透明平板玻璃等器材进行实验。
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用蜡烛A当物体,将蜡烛A放在玻璃前面20cm处,将等长的另一支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适当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②保持_______不变,将蜡烛______(选填“A”或“C”)放在玻璃前,将等长的另一支蜡烛放在玻璃后面,调整其位置,观察其是否能与此时的像完全重合。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
(1)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蜡烛,为了观察像的位置,实验者在玻璃板前进行观察。
(2)实验过程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玻璃板放置的位置如图所示时,蜡烛的像可能是图中的______。(选填“A”、“B”或“C”)
7.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明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所示。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的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明在光屏后面观察到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写序号);这个像是由于光的______而成的像;根据实验观察可以判定这个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保持“F”字样纸板和小孔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字母v表示),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用字母h表示),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像距v/cm
10.0
16.0
20.0
30.0
像高h/cm
2.5
4.0
5.0
7.5
分析表中的数据,小明归纳得出h与v的关系是h=0.25v。你是否赞同小明的意见?______(选填“赞同”或“反对”)
(3)于是小明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
8.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1)我们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时,B蜡烛替代的是___________
。(选填“蜡炬A的像”“蜡烛A”)
(3)如果在实验中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_cm。
(4)如图,当沿水平方向向右适当移动玻璃板,则像的位置将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动”)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___
9.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____(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___,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如图甲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
(3)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实际上是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4)如图乙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20度角时,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度。
10.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
E和
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
NOM
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
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
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在光屏
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
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
F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__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
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β
22
32
41
(3)小明将光屏
F调至与光屏
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
(4)在图中画出小明从A处看到水中光斑B的像的光路图___________
1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A和B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纸板ENF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显示光的______;
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______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______放置,此时入射光线在纸板上发生______(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3)实验中只将纸板A沿法线ON向后折转,则在纸板B上______(填“不能“或“仍能”)看到反射光线。
(4)实验中当入射角∠i为40°时,如果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10°,则反射角______(填“增大”或“减小”)10°
1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确保实验顺利完成,需在光线较_____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所选玻璃的厚度应较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
(2)实验中至少要用到两支蜡烛,它们长短、粗细要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目的是实验中便于比较___________;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两侧分别竖放蜡烛A和蜡烛B,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至蜡烛A的像处,分别测出物距与像距。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重复上述操作,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A
B
C
D
物距/cm
5
8
10
13
像距/cm
5
8
10
13
由实验数据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
2

不会
2.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或七色光)混合而成的
增大

3.倒立

模糊
D
4.竖直

不能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60°

5.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
C
6.不变
C
7.①
光的直线传播
实像
赞同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
8.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蜡烛A
0.4
不动
不变
9.粗糙
漫反射
在纸板上标出角度
存在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0
10.不能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可逆的
11.路径
法线
垂直
漫反射
不能
减小
12.暗

相同
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