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
一、课外阅读。
包公审石头
宋朝宋仁宗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卖炸糕粑来维持生活。有一天,张小友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坐下来休息。谁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来。正当他哭得伤心时,包公恰好路过此地。包公叫马汉过去询问原因。小友哭着对包公说:"大老爷,我卖油炸糍粑的铜钱,被偷去了。”
包公听后,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一间祠堂里面,说是要审它。霎时间,包公审石头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皆知。
第二天,百姓争先恐后地涌进祠堂,都想亲眼看看包大人审石头破奇案。包大人坐在临时摆的公堂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块石头,小张坐在你身上打盹,他卖糍粑的钱就不见了,定是你偷了,快从实招来,以免受刑。"包公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包公看见石头不作声,顿时怒目一睁,喝道:"这块顽石死不开口,打它三十大板。"石头挨打后,仍旧没有作声。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这时,看热闹的人挤了一祠堂。包公笑着开口说:"诸位乡亲父老,这顽石偷了钱,死不承认,我看这小张真可怜,大家就伸出友爱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铜钱,好不好?"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听包青天的话。"
包公叫王朝、马汉守住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不准任何人出去,在大门口放了一只装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带头投了一枚铜钱下去,然后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百姓们出来一个人就投一枚钱于水桶中,一人、两人、三人…当有一个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包公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膜。包公便大喝一声:"把这偷钱的贼抓起来,带上公堂!"这一大喝,令众人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每人心里都在想:"包大人是凭什么说这汉子是偷钱的贼?"包公重新升堂,开口问汉子:"你叫什么名宇,家住哪里?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张小友的钱的,从实招来。"
"大老爷,小人没有偷他的钱,真是冤枉啊!还望大人明鉴。"
"证据在此,你还想抵赖。"于是包公拿起那块起油膜的铜钱,大声说:"各位乡亲,张小友是卖油炸糍粑的,铜钱丢入篮中,难免沾有油渍,钱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因此我便心生一计,引诱乡村父老及过路行人,都来看'审石头'的怪案。偷钱的贼也会混进来看稀奇,这样一来便合我意,各位乡亲,今天能破案全赖大家支持合作。"
王小三听完包公的话,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趴在地上,承认自己偷了张小友的钱,并把钱拿了出来,听从包青天的处罚。
老百姓看见包公破案这样神速,都欢天喜地说:"我们瑞州来了一位好清官。"一位老人还编了一个顺口溜:"端州来了包老爷,百姓从此见青天;男耕女织勤劳动,岁岁丰收谷满仓。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不由自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默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中,包公为什么说那个人就是小偷?
_________________
二、延伸阅读。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的时候,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叫范喜良。他们结婚后不久,范喜良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牵挂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
孟姜女立刻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个正要上工的人询问:“你们这儿有个叫范喜良的人吗?”那人说:“是有这么个人。”孟姜女一听,别提多开心了!她又问:“他在哪儿呢?”那人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埋在城墙里了!”
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她直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她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她丈夫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她的丈夫却再也看不到她了。
1.“噩耗”在文中指( )
A.范喜良被抓。
B.长城被哭倒了。
C.晴天响霹雳。
D.范喜良死了。
2.“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A.增加文章的文采和内容。
B.暗示故事发生的时间。
C.揭示当时社会的无情。
D.渲染人物的悲伤情绪。
3.下列表现孟姜女伤心绝望的一句是( )
A.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牵挂着丈夫。
B.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C.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D.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她丈夫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
4.请你以那个正要上工的人的口吻讲述孟姜女来寻找丈夫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读到“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她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那些年爸妈为你吹过的牛
①放假回家,邻居家的小妹妹专程来了一趟我家,给我展示她的日本旅行计划,并邀请我这个日语“大神”一起去玩。“大神?”A我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我顿时明白,我妈又在外面吹了多大的一个牛。在她心里,看我喜欢看日本动漫就默认了我懂日语,而我懂日语就意味着我是自学成才、精通日语的大好青年……
②后来和朋友聊起爸妈为自己吹过的牛,发现其实很多父母像粉丝一样,把孩子看作最耀眼的明星,(憧憬
幻想)最值得期待的未来。
③记得刚上大学时,有一次春节聚会,一个叔叔非要给我敬酒。他听说某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很高,而我爸妈讲我就读于业界公认的王牌医药专业,他想问问我的投资意见。什么!投资?意见?B一连串的词听得我都呆住了,我端着酒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空气凝固、我吓得快窒息的感觉依然宛如昨日啊!
④后来好几年的家庭聚会上,辟(pì
bì)谣成了我的一项重要活动。我要努力向亲戚解释,我不是行走在医药行业前沿的科学家,能拿到诺贝尔奖也希望(渺茫
迷茫),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生。
⑤现在想想,(
)是自家孩子,爸妈的眼睛(
)十级美颜滤镜。朋友一直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她妈妈会说:“你这是世界上最有味道的单眼皮!不用割!”等她把眼皮割好,她妈妈又不遗余力地赞叹:“看看这双眼皮!感觉世上没几个能这么自然的!”
⑥当然在父母眼里,自家孩子(
)是最美的,(
)是事业最成功的。小时候,我们总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愤愤不平,长大后,爸妈随时能把我们包装成“别人家的孩子”。
⑦我小姨就是个标准的“炫子狂魔”。有次家庭聚会时,二舅说现在工作不好找,他儿子好不容易进了一个小公司。小姨立马接话:“小公司也是公司啊,我女儿在几万人的上市公司不也一样上班嘛。”话音落地,表妹都不敢抬头看二舅的表情。
⑧还有一次
小姨和朋友聊天
朋友说
我家孩子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工资一个月才5000块女生在一线城市很辛苦的
你女儿也是吧
小姨回答道
辛苦是辛苦
但我家女儿努力
一毕业月薪就9000多啦
据表妹发回的现场报(到
道),那天的气氛十分微妙,欢声笑语里带着淡淡的紧张,感觉围观了一场成年人之间的高手过招。
⑨上周我去看演唱会,在现场的粉丝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热情地挥舞荧光棒,激动地全程大喊。我突然意识到,爸妈不也是这样嘛!在家操碎了心,在外花式吹捧,他们总能给我们随时随地打气投票,还要在外人面前为我们时时点赞。虽然有时我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
1.用“
”选出文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在文章第⑧小节中填上合适的标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不遗余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愤愤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5.文章围绕“那些年爸妈为我们吹过的牛”写了哪些内容,家长们吹了哪些牛?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四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填空。
(1)从第①小节的A字句加点的字可以看出“我”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③小节B句中加点字可以看出“我”当时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⑤小节,朋友的孩子单眼皮时,她妈妈认为_____________;孩子双眼皮时,她妈妈又认为_________________。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话语其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7.回答问题。
(1)“过招”,原指用招数进行较量或比赛,文中的“成年人的高手过招”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虽然有时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马头琴的故事
察哈尔草原有个名叫苏和的牧童。一天,他抱回了一匹没有妈妈的小白马驹。小白马长大了,它跑起来蹄下生风,能追得上梅花鹿呢。小白马和苏和形影不离,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春天,王爷举行赛马大会。苏和骑着他的白骏马比赛,得了第一名。
王爷很喜欢这匹漂亮的白马,又见骑手是个小牧童,就蛮横地说:“给你三个元宝,把小白马给我留下!”苏和很气愤,不同意。王爷命人把苏和打昏在地,抢走了小白马。
可是王爷刚骑上白马就被摔了下来,小白马挣脱了缰绳飞奔而去。王爷命令武士们用毒箭射杀小白马,中了毒箭的小白马跑到苏和的蒙古包前就死去了。苏和大哭起来。
苏和思念小白马,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对他说:“你用我的筋骨做一把琴,我就能永远和你在一起了。”
苏和按照小白马的话,做了一把漂亮的琴。他用白马的骨头雕成马头做琴杆,筋做琴弦,尾巴做琴弓,这就是第一把马头琴。
从此,美妙的马头琴声传遍了大草原。
1.这是一个( )的民间故事。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马头琴是用小白马的(
)做成的。苏和用白马的(
)雕成马头做琴杆,用(
)做琴弦,用(
)做琴弓,于是,第一把马头琴诞生了。
3.请你各用几个词概括一下,文中的王爷与苏和分别是怎样的人。
王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鹰笛(节选)
瓦发听说财主要夺走自己唯一的朋友,气得几乎昏过去。他又对“鹰王”唱起了那首悲伤的歌。唱着唱着,“鹰王”忽然拍拍翅膀,也唱起歌来:“瓦发瓦发,快把我杀,用我骨头,做支笛吧!有了鹰笛,要啥有啥,不会受苦,不会受压。”
“鹰王”的歌声让瓦发又惊又喜,可是瓦发怎么舍得杀掉自己心爱的猎鹰呢!他抱着它,抚摸着它的羽毛,流下了眼泪。“鹰王”懂得了瓦发的心思,着急地抖动着翅膀,又开口唱道:“瓦发瓦发,快把我杀,若不杀我,财主一来,你就完啦!”瓦发无可奈何,含泪杀了自己最心爱的朋友,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空心骨头,钻了三个眼,做了一支短短的竖笛,取名“鹰笛”。
财主得知瓦发杀了猎鹰,就要杀了瓦发。这时,瓦发从腰带上抽出鹰笛,吹起那首悲愤的曲子来。谁知笛声一响,成群的猎鹰从四面八方飞来,它们在空中盘旋着,然后直接飞到财主的头上,用尖嘴啄他的头,用利爪抓他的脸……这个残暴的财主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从此,瓦发就把鹰笛带在身边。他走到哪儿,笛声就飘到哪儿。笛声里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后来,鹰笛成为塔吉克族人心爱的乐器。
1.鹰笛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用“﹏﹏﹏”画出两处。
2.文中画“
”的部分写得很简略,请你想象财主的动作和语言,把这一部分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猎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A.勇于献身
B.善于自我保护
C.勤劳勇敢。
4.《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请写出其他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延伸阅读。
女娲补天(节选)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五彩石”在文中指( )
A.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和纯青石。
B.红、黄、蓝、粉四种颜色的石头和纯青石。
C.紫、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和纯青石。
D.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和纯紫石。
3.下列对女娲补天的过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冶炼五彩石→寻找五彩石→泼五彩石液体
B.泼五彩石液体→寻找五彩石→冶炼五彩石
C.寻找五彩石→冶炼五彩石→泼五彩石液体
D.寻找五彩石→泼五彩石液体→冶炼五彩石
4.文中加点文字突出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女娲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花果山上的猴子
花果山上的猴子吃了孙悟空偷来的仙果仙酒,个个都长生不死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在猴子们发愁了,猴子们一年比一年多,果子越来越不够吃了。于是猴子们聚在一起想办法。
一个老猴首先发言:“事情明摆着,僧多粥少,大家只好再紧紧肚皮,少吃点儿。”
一个中年猴不同意老猴的意见:“紧肚皮不是办法,我看必须改革吃果子的办法,过去是果子熟了,大家爬到树上随便吃,以后我们可以把果子摘回来分成份儿,每个猴子一份儿。”
一个年轻猴子紧接着说:“老猴子年纪大了,可以少分点。”
老猴子们不愿意了:“小猴子小,应该分小份儿。”
于是猴子们争吵起来,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
一位过路的人听到了,他大声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从今天起,年轻的猴子栽植果树,年老的猴子给果树施肥剪枝,小猴子们给果树捉虫子,这样果子的产量高了,你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猴子们都认为人的主意很对,马上分头劳动去了。
1.本文选自《西游记》,其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总结层意。
____________
3.第四、五两段中年轻猴子和老猴子的发言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是通过______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如果给这则寓言加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下列几种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和(
)
A.搞改革,要集思广益。
B.老年人应关心中、青年人,中、青年人应尊重老年人。
C.当你准备解决困难的时候,要注意从根本上着眼。
D.团结起来,共同劳动,是渡过难关的唯一办法。
八、课外阅读。
重阳节的传说
古时候,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他听说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决定前去拜师学艺。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降妖宝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徒儿,你在这儿快一年了。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了。我给你一把茱萸叶、一瓶菊花酒。你赶紧回家,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再去斩妖除魔。”他一招手,飞来一只仙鹤,让桓景骑在仙鹤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袭扰了。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壮举。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重阳节”。
1.把下面的俗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天有不测风云,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铲除瘟魔,桓景按照师傅的办法做了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桓景与瘟魔是怎样搏斗的?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6.过重阳节时人们为什么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阿凡提智斗国王
从前,新疆有个阿凡提,是个聪明机智的人。他常骑着毛驴帮别人干活,还给人们讲故事和笑话,而且十个中有八九个都是讽刺国王的,他也因此而出了名。
国王听说阿凡提骂他,非常生气,于是派人把阿凡提抓到京城,关了起来。他听说阿凡提很聪明,就准备在杀他之前考一考他,看他是否名副其实。
这天,国王来到牢房,问阿凡提:“人们都说你很聪明,那么我来问你,你能知道你会活到哪一天吗?”
阿凡提装模作样地掐着手指算了算,故意伤心地说:“唉!我只能活到今天了!”
国王一听,笑着说:“哇,你果真聪明!我的确今天就想杀了你。”
阿凡提说:“我( )能算出自己活到哪一天,( )能算出别人活到哪一天呢!”国王吃了一惊,连忙问:“那你能算出我活到哪一天吗?”阿凡提又扳着手指算了半天,高兴地说:“啊,我算出来了,你只能比我多活一天!”
国王一听,慌了神,忐忑不安地问:“你今天死,那明天就该轮到我死了吗?”
阿凡提笑了笑说:“对,不信,你就试试吧!”
国王是个胆小鬼,最怕死了。于是他当即就放了阿凡提,并且给了他很多钱,嘱咐他吃好睡好,活到一万年。看来这个笨蛋国王还想长生不死呢!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不光……还……
2.“名副其实”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当国王来到牢房问阿凡提自己能活到哪一天时,阿凡提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地掐着手指算了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凡提之所以能让国王释放他,是因为( )
A.阿凡提善于给人们讲故事和笑话。
B.阿凡提不光能算出自己活到哪一天,还能算出别人活到哪一天。
C.阿凡提抓住了国王胆小怕死的心理。
5.从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
A.要像阿凡提那样会讽刺国王。
B.要像阿凡提那样聪明机智。
C.当身临困境时,不必害怕和惊慌,要想方设法找到对策,从而使自己从困境中解脱。
十、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雷峰塔倒
小青在深山里练功夫,也不知练了多少年,看看自己的本事练得差不多了,就赶回杭州来,寻法海和尚报仇。
这时候,法海和尚还在看守着雷峰塔。小青寻到净慈寺,就跟他在南屏山下大战起来。他们打了三日三夜,小青越战越猛,法海和尚直累得“呼哧呼哧”喘气。两人从净慈寺前打到雷峰塔下,小青挥起一剑,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雷峰塔倒坍了,白娘子从塔里跳出来,和小青一道围打法海和尚。法海和尚本来就已支撑不住,如今再添了个白娘子,哪里还敌得过!只好且战且退,想找个机会逃走。他心急慌忙地退到西湖边,没防一脚踏了空,“扑通!”跌进西湖里去了。
白娘子见法海和尚掉在西湖里,便从头上拔下一只金钗,迎风一晃,变成一面小小的令旗。小青接过令旗,举上头顶倒摇三摇,西湖里的水便一下子干了。湖底朝了天,法海和尚东躲西藏,找不着一个稳当的地方。最后,他看见螃蟹的肚脐下有一丝缝隙,便一头钻了进去。螃蟹把肚脐一缩,法海和尚就被关在里面了。
法海和尚被关在螃蟹肚子里,从此再也出不来啦。原先,螃蟹是直着走路的,自从肚子里钻进那横行霸道的法海和尚,就再也直走不得,只好横着爬行了。直到今天,我们吃螃蟹的时候,揭开它的背壳,还能在里面找到这个躲着的秃头和尚哩!
1.仿写含“东”“西”的成语。
示例:东躲西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白娘子的故事发生在洞庭湖。(
)
(2)小青救了压在雷峰塔下的白娘子。(
)
(3)白娘子和小青敌不过法海。(
)
4.白娘子的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娘子的传说故事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你还知道哪些民间传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
鲁班学艺
传说,有个木匠,姓鲁,手艺高超,他有三个儿子。一天,他要儿子们到终南山找木匠祖师学艺。可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却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什么也没有学到。
三儿子鲁班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终南山下,见到了木匠祖师。祖师问他:“一门手艺,有人三个月就学好了,有人三年才学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鲁班答道:“三个月学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学到真本领。”祖师点点头,拿出一把崩了口的斧头和两支又秃又弯的凿子,让鲁班磨。鲁班什么也没说很快就磨好了。祖师高兴地说:“孩子,你不怕困难,又心灵手巧,我愿意把全部手艺都传给你!”
果然,鲁班学艺出师后,手艺更加精湛。
1.鲁木匠的三个儿子只有鲁班学成手艺的原因是( )
A.三个儿子中,鲁班最心灵手巧。
B.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学艺。
2.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鲁班在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的语句。
3.从鲁班和祖师的问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鲁班学到了精湛的手艺,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这本书,觉(
jiào
jué
)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末,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
gēng
gèng
)
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
真的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
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成为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为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写进括号里。
重复(
)
更改(
)
缺点(
)
4.结合短文在正说法后选择正确的句子( )。
A.本文赞扬了陈景润认真钻研学问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B.本文歌颂了华罗庚教授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并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C.本文说明了任何书都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书。
十三、阅读理解。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连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1.“嫦娥奔月”中的“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____,“奔”在这个词语中应读_____,意思是____(①急走,跑;②有目的地直往,趋向)。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当机立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捶胸顿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痛欲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故事你认为这三个人物各有什么个性或品质,请用合适的四字词语来概括。
后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蓬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指不说话。
2.宋朝时一个卖油炸糕粑的小男孩丢失了铜钱,包公利用沾有油渍的铜钱落入清水时,定会有油浮在水上的方法,抓住了小偷,帮小男孩找回了丢失的铜钱。
3.小孩的钱是卖油炸糕粑得来的,铜钱上面都沾了油,别人的铜钱都干干净净。只有他,丢下铜钱时,水面上浮起了一层油,他的铜钱一定是趁小孩睡觉的时候偷的,所以包公说那个人就是小偷。
二、1.D
2.D
3.B
4.一个女子跑到工地上来寻找她的丈夫范喜良。我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尸首埋在城墙里了。她听完大哭起来,直哭得天昏地暗。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她哭倒了,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首。
5.我内心一阵悲痛。
三、1.憧憬
pì
渺茫
道
2.,,:“,。,?”:“,,!”
3.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本文指父母在夸我们这件事情上一点都不保留。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本文指我们因父母赞叹别人家的孩子而为自己打抱不平。
4.只要
就是
不仅
而且
5.我看过日语漫画,家长就觉得我是“日语大神”,觉得我是自学成才的好青年。
我上大学了,家长就向别人说我是就读于王牌医药专业,别人就来问我投资意见。
小姨在家庭聚会中吹她女儿在几万人的大企业上班。
小姨在聚会中说她女儿十努力勤奋,刚毕业就月薪9000多。
6.
无奈,自己本来就不懂日语,只看过一些日本动漫
进退两难
我不太懂医学,对投资提不出什么意见
单眼皮十分有味道独特
双眼皮十分自然,全世界没有几个
她们最爱自己的孩子
7.大人们互相夸自己的孩子,让他人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要把别人的孩子比下去。
虽然爸妈在生活中吹过许多的牛,让我们在亲朋好友面前很尴尬,但是不得不说,爸妈是唯一会夸赞你,鼓励你的人,是你忠实的粉丝,爸妈也是最关爱我们的人。
四、1.A
2.筋骨
骨头
筋
尾巴
3.
蛮横、霸道、不讲理
善良、不畏权势
五、1.有了鹰笛,要啥有啥,不会受苦,不会受压。谁知笛声一响,成群的猎鹰从四面八方飞来,它们在空中盘旋着,然后直接飞到财主的头上,用尖嘴啄他的头,用利爪抓他的脸……
2.财主得知瓦发杀了猎鹰,气得咬牙切齿,他对瓦发大声吼道:“你竟敢违抗我的命令!拖出去,给我活活打死!”打手们把瓦发拖到门外。
3.A
4.《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1.A
2.C
3.突出说明了女娲补天时寻找五彩石和冶炼五彩石的艰难和辛劳。从中可以看出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困难、不辞辛劳、甘愿奉献的精神。
七、1.明
吴承恩
2.第一部分(第1段):猴多果少,矛盾产生。
第二部分(第2~6段):猴子争吵,矛盾激化。
第三部分(第7~8段):接受人的意见,矛盾解决。
3.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4.语言
5.
C
D
八、1.人有旦夕祸福
比喻人常会遇到预想不到的灾祸或事情。
2.他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3.这句话表明他在路途中历尽了种种艰辛。
4.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
让每人喝一口菊花酒。
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5.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6.为了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壮举。
九、1.不光 还
2.阿凡提实际表现与传说一样聪明
3.阿凡提这样故弄玄虚,让国王相信他确实能够算出人的寿命。
4.C
5.C
十、1.
东拼西凑
说东道西
东张西望
2.法海和尚本来就已支撑不住,如今再添了个白娘子,更敌不过了。
3.
×
√
×
4.白娘子的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封建思想的抗争和追求美好爱情、期盼美好生活、热爱自由的美好情怀。
5.《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
十一、1.B
2.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终南山下,见到了木匠祖师。
3.想要学到一门手艺并不难,难的是把手艺学精。
4.不怕困难、心灵手巧。
十二、1.jué
gēng
2.他赞不绝口:“真的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3.
反复
更正
错误
4.B
十三、1.
廾
五画
bēn
②
2.
在这里指嫦娥在危急的时候立刻做出决断。
用拳头打胸部,用脚跺地,在这里指后羿非常焦急极度痛苦。
形容后羿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3.
力大无穷
心地善良
见利忘义
4.嫦娥美丽善良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