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氨的转化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氨的转化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6 10:1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2课时 氨的转化
液化
无色
刺激性
气态

实验操作
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圆底烧瓶。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现红色
实验原理
少量水溶解大量气体,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
喷泉实验
1、装置气密性好
2、烧瓶要干燥
3、气体要充满烧瓶
实验成功的关键:
1、利用右图装置下列组合能形成明显喷泉并充满烧瓶的是【

X干燥气体
Y
液体
A
NO2

B
CO2
4
mol/L
NaOH
aq
C
Cl2
饱和食盐水
D
NH3
1mol/L
HCl
aq
E
HCl
NaOH溶液/水
F
Cl2
NaOH溶液
BDEF
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
等)与水可形成喷泉;
②酸性气体(HCl、CO2、SO2、NO2、H2S等)与NaOH溶液可形成喷泉;
能形成喷泉的组合:
甲       乙
3.若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NH3的喷泉实验,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液体不能进入烧瓶。不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操作可形成喷泉?
1.用图甲装置完成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2.根据实验现象可说明NH3具有哪些性质?
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
NH3极易溶于水,NH3溶于水后的溶液呈碱性
导管中存在一段空气使NH3与水不能接触溶解,因此不能形成喷泉。
可使NH3受热膨胀,排出导管中空气,使NH3与水接触;或使NH3受冷收缩,使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烧瓶,水与NH3接触,均可形成喷泉。操作方法有: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底部或在烧瓶底部淋一些热水。
(1)氨跟水反应
一水合氨
NH
3+H2O
NH
3·H
2O
3、氨气的化学性质
氨水与液氨的区别
氨气降温或加压
后使之变成液体
氨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
NH3
NH3、H2O、NH3·H2O
NH4+、
OH-、
H+
纯净物
混合物




形成
组成
类别
【实验记录】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NH3与HCl
的反应
产生大量白烟
生成NH4Cl固体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NO3
(白烟)
2NH3+H2SO4=(NH4)2SO4
与挥发性的酸反应有白烟
NH3的检验方法:
①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气是中学阶段唯一呈碱性的气体
3.氨的催化氧化
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因此氨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4NH3+5O2
4NO+6H2O
注意:
①反应条件:催化剂、加热
②是工业制硝酸中的关键一步,也叫氨的催化氧化
③说明氨有一定的还原性,可被O2、Cl2、CuO等氧化
8NH3+3Cl2=N2+6NH4Cl
(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露)
拓展:工业制取硝酸
第一步:
4NH3+5O2
4NO+6H2O
第二步:2NO+O2=2NO2
第三步:3NO2+H2O=2HNO3+NO

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氨气
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2)装置:
固+固
收集装置:
①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验满方法:
方法一: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变蓝,说明已经收集满;
方法二: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说明已经收集满。
1、收集氨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堵一团棉花?其作用是什么?
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而造成收集的氨气不纯
思考:
2.制取氨气,为什么用氯化铵而不用硝铵、硫酸铵?为什么用熟石灰而不用氢氧化钠?
硝铵受热分解易发生爆炸;硫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呈块状,不利于氨气的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洗。
氢氧化钠易吸水结块,对玻璃的腐蚀性较强。
3、干燥氨气的常用试剂:
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4.氨气的尾气处理装置:
多余的氨气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润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在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1.加热浓氨水法
两种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
实验装置
反应原理
①减少溶剂:NaOH固体吸水(或CaO与水反应),减少溶剂,促使NH3放出
②提供热源:NaOH溶于水放热(或CaO与水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出NH3
2、将浓氨水滴加到固体强碱或生石灰上制取氨气
铵根离子检验
(1)实验操作:取少许待测液或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者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
(2)现象、结论:试纸变蓝色(或者冒白烟),说明是铵盐或待测液含有NH4+。
铵盐的性质
C
A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