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分一分”。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已经认识了整数,这一次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扩展,无论是读写法,意义方面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节课是学生后续学习分数意义、大小比较、简单计算、问题解决的基础。教材编排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分东西问题中感性认识分数,以直观的面积模型贯穿全课。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除法意义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平均分”是本课学习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已经会用“一半”来判断事物的多少,只是还未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虽然一部分学生接触过简单的分数,但对它所表示的意义并没有深入了解。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学习活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出自己的数学思考,并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法学法
(一)教法: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提供大量自主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引发数学思考。
(二)学法:本节课我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水彩笔、各种形状的纸片
教学过程
数学认知的核心是思维。所以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定位为:发展学生从“直观具体—形成表象—建立模型—抽象概念—内化概念”的思维过程。
(一)、直观导入
新课伊始,我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 几个梨 几个西瓜 请你用掌声回答,答案是几就拍几下,同时课件显示整数“2、1”。当学生拍到“半个”西瓜时,产生了质疑:“半个”应该怎么拍呢 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从而引入课题: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拍掌引入分数,首先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使学生感受到了初步认识分数的切入点“平均分”;第三,通过这个活动还能引发学生思考:“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分数经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分数“浮出水面”。
(二)、形成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分法,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大胆创造“半个该怎么表示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西瓜的一半吗?”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得到的答案可能会比较丰富,也许会出现用图表示一半,也有可能出现用数字0.5,等表示方法,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半即是就会在学生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形成表象“一半”。板书
本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认知特点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实物直观性联系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图式表象,数形结合表象和符号化的表象。
(三)、建立模型
1、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含义,我设计了切一切、涂一涂、折一折这3个活动:
a、老师准备好一块月饼,请一个同学从中间切开。通过提问:“这个同学是怎么分月饼的?”让学生明确平均分后,让学生找出这块月饼的
并介绍它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因有课前预习,预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自学完成。(板书分数各部分名称)
b、涂色表示出。
C、折一折。让学生折出一张纸的。学生折好后,先在小组内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并着重说一说中“2”“1”分数线分别表示什么?接着,进行集体交流(板书),接着,我将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折法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表示呢 ”我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图形的。”(板书的意义)
2、巧用反例,内化
为帮助学生对的理解,我用反例内化。边操作边问:“同学们,老师把这张圆纸片
(随便)撕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吗 为什么 ”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突出分数概念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平均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接着出示课本相关练习,巩固内化。
本环节的设计我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和概念教学中对比辨析方法进行教学的。在活动中我特别加强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以形认数,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抽象概念
为使学生更快地抽象出分数的概念,我在学生认识了后,我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类比迁移,以比赛折图的方式表示,,,,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同一张图,说说每张纸涂色和空白部分分别是图形的几分之几?并说出它们各表示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刚才的折纸活动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像,,,,这些数都是分数。
通过折纸涂色比赛,首先是深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感受同一张纸表示的分数具有多样性,同时对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初步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通过认识不同的分数,初步抽象出分数的概念。
(四)、内化概念
1、类比迁移,创造分数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已基本达成。老师再顺势引导:“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 能不能折出或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分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无穷的分数,并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评价,把“冰冷”的分数变成了孩子们手中“可爱”的分数。
这个环节的设计遵循了概念教学要关注孩子的发展,更要关注孩子的人文素养这一理念,促进了学生的人文发展。
2、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在练习环节,我层层深入,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两部分。
a、基础练习
对基础练习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对本课的“保底”部分----分数的意义进行即时练习,我设计了如下三道题。
(1)用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2)判断
(3)辨析
b、生活中的分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生活中的分数”的设计目的。为了使学生把本课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特意设计了如下题目。
(1)分蛋糕
(2)你想到了哪个分数?
这道题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的结合,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第一幅图学生可能想到三分之一,也有可能想到三分之二。
(3)猜猜我是谁?
这道题的设计,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实现了本课的设计目标“数形结合,以形认数,以数想形”。
数学文化介绍
数学文化教育对学生了解数学这门学科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展示本学科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八、课堂小结,生活延伸
本节课的小结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九、板书设计:
表示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的板书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纵观全课,我对分数的概念教学的引入、理解和内化都建立在以学生的直观活动为主的课堂活动中,整节课活动围绕发展学生“直观具体—形成表象—建立模型—抽象概念—内化概念”思维过程而设计,教法、学法形式多样,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老师的主导性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