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威海卫大屠杀
D.福建大屠杀
2.1894年10月7日李鸿章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这篇奏折的历史背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八国联军侵华
3.美国纽约《世界报》发表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下列图片与之相关的是(
)
A.
B.
C.
D.
4.习近平主席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图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的悲壮场景。在这次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A.左宝贵
B.关天培
C.邓世昌
D.陈化成
5.如下图是1894年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出版的时事配图。一个小矮子日本武士挑战全身披挂凶神恶煞的中国巨人,一个英国人躲在木墙后观看这场战斗。该图表明当时英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是(
)
A.弱化日本,认为中国必胜
B.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
C.严守中立,保护自身利益
D.密切关注,害怕受到攻击
6.“北洋舰队的覆灭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的求索的失败。”材料中“数十年的求索”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护法运动
D.变法维新运动
7.“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8.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地点是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9.某同学的学习笔记缺少标题,请你帮他在下面标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
标题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二十一条》
10.《时局图》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请问下图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其中日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A.山东
B.东北
C.长江流域
D.福建
12.台湾人民发布文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
A.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B.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C.洋务运动破产
D.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
13.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4.对下表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时期
列强主要侵华方式
鸦片战争以后—甲午战争前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农产品
甲午战争以后
控制金融,投资铁路厂矿,巩固特权
A.欧美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19世纪90年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15.“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
A.1842年以后
B.1860年以后
C.1895年以后
D.1901年以后
16.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其中“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指什么?她的割占和什么条约有关?(
)
A.澳门;《南京条约》
B.香港;《马关条约》
C.香港;《南京条约》
D.台湾;《马关条约》
18.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外国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条款是
(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四处为通商口岸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赔偿白银2亿两
二、综合题
19.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四伏,钓鱼岛、黄岩岛领土之争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图一示)。
材料二:面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图二示),英国《金融时报》回顾了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水师,虽苦心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日本海军的屈辱历史。并慨叹:中国海军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侵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了那一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北洋水师”组建于哪一探索运动中?“战败于日本海军”指的又是哪场战争中的哪一战役?
(3)由近代海军的“战败”到现代海军的“重生”,你获得哪些感悟?
20.中国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三: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为“教训中国人”英、法发动了哪场战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与这场“谈判”相关的战争是什么?中日双方谈判的结果如何?
(4)近代中华民族遭受耻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0BBCCB
BCDBC
11--18DDACC
CDC
19.(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威海卫战役
(3)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新中国海防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壮大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0.(1)条约:《南京条约》。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展。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王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3)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4)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