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7 11:2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氢气燃烧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下列属于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 密度小 B. 难溶于水 C. 无色无味 D. 可


2.温州的民间风俗,是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州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特色。下列有关温州传统民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捣年糕 B. 扎纸人
C. 酿米酒 D. 捏米塑
3.下列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火药应用
D. 瓷器烧制
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岁月洗礼的瑰宝,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了解。如图所示为宁波的部分“非遗”,其制作过程离不开化学变化的是(

A. 慈溪剪纸
B. 象山岑晁米醋
C. 余姚四明山竹编
D. 鄞州金银彩绣
5.下列实验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是(

A.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 B. 碘的升华
C. 水通直流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蒸气液化成液态水
6.下列各项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 甲烷用作燃料 C. 干冰用作制冷剂 D.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电解 B. 水结冰 C. 水蒸发 D. 水沸腾
8.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化成水 B. 铁钉生锈 C. 粉笔折断 D. 白纸折成纸飞机
9.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挑选原料
B. 加碱蒸煮
C. 竹帘捞纸
D. 剪裁纸张
10.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 煤的燃烧 C. 金属铜用于制作导线 D. 海水晒盐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B. 物理变化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C.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这是物理反应 D. 湿衣服变干是一种化学变化
12.射箭运动中使用的弓,其主要制造材料应具备以下哪种物理属性(  )
A. 延展性 B. 导热性 C. 弹性 D. 磁性
13.胆矾CuSO4 5H2O是一种蓝色晶体,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CuSO4粉末,无水CuSO4吸收水分又会变成蓝色晶体,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水分,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A. 物理性质 B. 化学性质 C. 主要用途 D. 制取方法
1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3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电灯发光 B. 木炭燃烧 C. 食物霉变 D. 燃放烟花
二、填空题
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①自行车轮胎爆裂
②鞭炮爆炸
③泥浆水静置产生沉淀
④清水中滴人红墨水变成红色
⑤霓虹灯发出有色光
⑥从海水中晒制食盐
⑦生物的呼吸作用
⑧水结成冰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能结成冰,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水蒸气,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有一位同学把一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又有一位同学将冰块投入水中,冰块就逐渐变小了。请从中找出:
(1)水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
(2)水的一个物理变化:________。
(3)水的化学变化: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密度、难溶于水和无色气味,都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故A、B、C不合题意;
可燃性是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
捣年糕时,只是制作食材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
B.
扎纸人时,只是纸片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
C.
酿米酒时,大米发酵生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C正确;
D.
捏米塑时,只是材料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产,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
【解答】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因此是化学变化,故A不合题意;
B.纺纱织布,只是改变了纺纱的存在状态,而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火药应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化学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瓷器烧制,通过加热,将泥土变成陶瓷,是化学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剪纸时,只是纸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不合题意;
B.酿造米醋时,大米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米醋,因此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竹编时,将竹子改变粗细和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合题意;
D.金银刺绣时,将金线和银线编织在一起,只是改变了它们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在化学反中分成原子,所以能证明分子可分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分析。
【解答】分子在化学反中分成原子,所以能证明分子可分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A、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水通直流电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
水蒸气液化成液态水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不是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甲烷用作燃料,是因为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不是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它的导电性,不是化学性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
A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选择。
【解答】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不合题意;
C.水蒸发,属于汽化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水沸腾,属于汽化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冰化成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铁单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粉笔折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白纸折成纸飞机,只是纸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挑选原料中,主要是改变材料的形状和对原料进行筛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加碱蒸煮,除去纸浆中的色素,使纸浆变得洁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竹帘捞纸的过程中,只是将纸浆捞出进行晾晒成纸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剪裁纸张的过程中,纸张的形状发生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
B
【解析】【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煤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金属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属于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B。
11.【答案】
A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B.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故A正确、B错误;
C.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有新物种产生,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湿衣服变干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等。
【解答】弓要发生弹性形变,才能把箭射出去,因此是利用了弹性。
故答案为:C。
13.【答案】
D
【解析】【分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2)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等。
【解答】A.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属于胆矾的物理性质,故A不合题意;
B.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属于胆矾的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属于胆矾的用途,故C不合题意;
D.所给信息中没有涉及到胆矾的制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
A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解答】A.电灯发光是电阻丝通电后发热发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C
.食物霉变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燃放烟花是火药及金属等化学物质反应,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5.【答案】
②⑦;①③④⑤⑥⑧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①自行车轮胎爆裂、③泥浆水静置产生沉淀、④清水中滴人红墨水变成红色、⑤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⑥从海水中晒制食盐、⑧水结成冰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鞭炮爆炸、⑦生物的呼吸作用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②⑦;①③④⑤⑥⑧。

16.【答案】
(1)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冰块投入水中,冰块就逐渐变小了
(3)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
【解析】【分析】(1)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3)根据(2)中分析即可。
【解答】(1)水的化学性质: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水的一个物理变化:冰块投入水中,冰块就逐渐变小了。
(3)水的化学变化: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