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6 07:1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测试
1.20世纪20年代,旅俄归来的瞿秋白认为:“组织经济事业,本当先考察农工各业间势力强弱之对比,能作集合生产者由国家管理,不能者留与小资产阶级,各得其发展之正道……”由此可见,瞿秋白(  )
A.十分担忧苏联经济发展
B.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主张平稳发展国民经济
D.全面赞同苏俄新经济政策
2.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社会趋向改变了,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几声霹雳吓的清醒……以后是社会改造的时代”。“(五四运动)是自下而上生发出来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是真的社会运动,这一点极具深刻意义。”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
A.以社会的运动改造社会
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找到了社会改造的途径
D.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
3.中共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李季曾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那些顽固派说,世界并没有不经过资本主义阶级而能到社会主义的,中国若想社会主义实现,不得不提倡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  )
A.存在对救亡模式的分歧
B.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有限
C.资本主义学说符合国情
D.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厘清
4.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它)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它”指的是(  )
A.国民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5.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6.位于浙江嘉兴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举办“红船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为解说词选取主题,最合适的是(  )
A.党的诞生,开天辟地
B.打倒列强,消灭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团结合作,共御外辱
7.五四时期,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出版的新式刊物更是层出不穷,诸如《新潮》、《国民》、《少年中国》、《新教育》等。这些现象说明(  )
A.青年学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B.中国开始形成了国人办报的高潮
C.新文化运动实现了全面的文化转型
D.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8.1933年12月,红三军退出湘鄂边苏区,转移到恩施咸丰县小村乡大村一带。任弼时受中央委托来到鄂西与贺龙、关向应汇合,并于1933年12月19日在大村集镇水井湾主持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这就是红军史上著名的大村会议,被称为红三军史上的“遵义会议”。据此可知该会议(  )
A.召开的背景与“左”倾教条主义带来的困境有关
B.重点讨论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及革命方向
C.有利于解决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D.彻底纠正了当时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路线和方针
9.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 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
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中指出:“中国农民斗争的主要目标,是要推翻地主的封建式的剥削和统治。”所以在政治议案中“没收一切土地”提法的基础上提出“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毛泽东后来在《兴国土地法》中将其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出来。这说明(  )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B.土地革命的对象问题得到明确
C.国共第二次合作迫在眉睫
D.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11.之所以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是指(  )
①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②毛泽东被选为党的最高领导
③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④会后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李立三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材料反映了(  )
A.中央存在道路分歧
B.革命道路得到认可
C.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D.毛泽东思想形成
13.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国民党《中央日报》陆续报道“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这些报道(  )
A.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
B.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的史实
C.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反映了国统区人们对长征的态度
14.“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
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15.“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发动了秋收起义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郑广谨等著《中国红军长征记》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完整名称)及所处地理范围(即哪两个省<今名>的边界)?在根据地领导开展革命活动的实践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革命道路思想?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因及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历史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1年,陈望道出生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自幼聪明好学。1915年,留学日本,陈望道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渐了解、熟悉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急需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陈望道看来,翻译《共产党宣言》义不容辞。1920年3月,陈望道携带《共产党宣言》英译本和日译本秘密回到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1920年的8月,经多方努力,《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许多革命青年逐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摘编自张曙光《陈望道:尝透“真理的味道”》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1.
B
2.A
3.A
4.
C5.
B6.
A7.
A8.
A9.
A10.
A11.
B
12.C13.B14.B15.C
16.(1)井冈山;江西、湖南。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
(2)原因:博古、李德“左”倾错误严重,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必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启示:革命、建设及改革要实事求是,立足于国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问题必须由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要从实践和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革命过程充满曲折和困难,要有艰苦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要善于自我革命,不断纠正错误。
17.(1)背景:民族危机;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国内急需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国内社会主义思想纷杂;陈望道较早了解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
(2)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响革命青年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丰富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