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训练卷-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训练卷-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6 08:1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
3.某固体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4.
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5.
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4.5
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8.
下列常见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可用作化学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10.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
B.停止加热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可以将无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D.使用托盘天平时,左盘放置待测物,右盘放置砝码
12.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
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等于20
mL
B.小于20
mL
C.大于20
mL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3.
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反应现象 ②反应条件 ③结果或结论
点燃蜡烛____,从导管导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
14.我们的化学教材中有大量彩图,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②水蒸气可能变成天空中的白云;
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④铁矿石冶炼钢铁;
⑤钢铁可能变成锈;
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
15.
(1)化学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清洗干净。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
。当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2)如图所示,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正确的读法是
(填“a”“b”或“c”),若采用a读法,则会使读数
(填“>”或“<”)液体体积。
16.
根据下图填空。
(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
__(填名称)。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用到的仪器是__
__(填名称)。
(3)量液时需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__
__再读数。若用量筒量取20
mL水时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会__
__(填“偏大”或“偏小”)。
(4)加热少量液体时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②试管中加入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③加热时没有预热
④加热时试管底触碰到灯芯
⑤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
⑥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
17.
如图是取用液体和加热液体的实验操作。
(1)操作1中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是____(填“A”或“B”)。
(2)操作2中加热液体,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____(填“底部”“中部”或“口部”)套入和取下。
(3)操作3中倾倒液体时不宜过快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序号)。
A.防止倾倒过快而洒出
B.容易控制液体的加入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8.
.肖红同学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①观察木炭颜色、状态:为黑色固体;
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发现煤块的质量大;
③点燃木炭,木炭燃烧;
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均填序号)
(2)由此推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3)由此可知木炭的用途有____________。
19.
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自制装置进行“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出假设】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
【进行实验】
实验1
步骤
操作
现象

在饮料瓶中装水至没过长吸管底端,对着短吸管缓慢吹气
水从长吸管端快速流出

将饮料瓶中装满水,对着短管吹气,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快速伸入饮料瓶中
饮料瓶中木条熄灭

将水倒掉,向饮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没过长吸管底端,从短吸管端吸气30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再从长吸管端吹气30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1)步骤①说明,自制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填“良好”或“不好”)。
(2)步骤②中的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步骤③中,预期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实验1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得澄清。他用上述装置加入与实验1等体积的石灰水,做下列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实验编号
石灰水浓度
持续吹气时间
瓶底现象
2-1
0.16%
30秒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
0.16%
2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3
0.08%
30秒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4
0.08%
2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反思与评价】
(4)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5)实验2-1中,吹气时间均为30秒,有同学观察到石灰水变澄清,而有的同学未观察到,产生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CDBBAD
7-12ABDDCC
二、填空题
13.①


14.①②


④⑥
15.(1)损坏试管
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2)
b

16.(1)药匙
(2)①③④⑥
(3)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偏大
(4)量筒、胶头滴管
17.
(1)B
(2)底部
(3)A
三、实验探究题
18.
(1)④⑤

(2)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密度比水小
不溶于水
可燃性
(3)做燃料
19.
【进行实验】(1)良好
(2)不能;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
(3)吸气后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吹气后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与评价】(4)2-1、2-3
(5)吹气的速度不一致,相同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