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前必做题
一、综合题
1.如图为人类起源和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物种名为___________。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__________。
(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___________。⑦则突出体现了人类具有___________这一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
2.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______(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________
(填序号)是人类的祖先。
(3)图一中②具备_____(多选)。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使用火的能力
E.使用语言的能力
(4)图二中表示人手的是____(填编号),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
(5)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_____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6)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_____。
3.国家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因此优生优育再次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的母亲已经怀孕了,______是这个新生命的起点,它形成的场所是图一中的[
]________。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图一中的[①]______。图中[①]的功能是产生_______;并且分泌_______。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中[①]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______维持第二性征。
(3)图二为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比b快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B.a比b晚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C.a代表女性的卵巢
D.b代表男性的睾丸
(4)某夫妇结婚后女方一直没有怀孕,到医院检查发现女方输卵管堵塞,后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该夫妇有了自己的孩子。试管婴儿的“试管”相当于女性生殖器官中的____________。
(5)胎儿生活在图一中[③]______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胎儿通过______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4.读图理解: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困惑,请你据图给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________,产生A的器官是图2中[
]_______,除了能够产生A,该部位还能________。
(2)图1中的C不断进行分裂形成多细胞的胚泡。这时的营养物质由_______提供。然后其缓慢移动到子宫,植入图2中的[
]__________上,这就是怀孕的开始。由D→E过程中,经历了细胞的分裂和______。
(3)在图3中,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b]______,胎儿通过此与母体进行营养物质交换。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________系统开始工作。
(4)步入初二,小明开始出现了喉结、胡须、腋毛等,并出现了遗精现象,划线部分属于第______性征,这些征象主要与___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5.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二为平衡膳食宝塔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⑧]_____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是______。
(2)淀粉消化是从[
]______开始的,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______被人体吸收,(选填: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参与整个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选填: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3)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它长达5—6米,是最长的消化器宫,它适于吸收的特点还有______。(写出一点就可以)
(4)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应多吃图二中第Ⅲ层和第Ⅳ层食物,因为该类食物含有丰富的______。
(5)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建议他应多吃图二中第______层食物。
6.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图4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少年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中的______(填字母)类食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
(2)图2中,[
]______分泌的______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3)图3中,曲线丙在D中最终消化为______。
(4)图4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_____,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______。
7.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丙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的位置,图丁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代码1所示结构由______________做支架,能保证呼吸时气流的畅通。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上述气体交换顺利进行,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
(3)图乙中,代码a、b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血液从M端流到N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4)如图丙,膈肌从A位置移动到C位置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会如图丁中____________段曲线所示发生变化;此时,肋骨间肌肉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
8.人体需要不断地进行呼吸运动,以便与外界不停地进行气体交换,人体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所示的膈肌运动实验模拟装置中,C模拟____________,D模拟____________。
(2)图___________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胸廓的____________径增大。甲、乙过程合起来表示肺与__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____________径的变化。
(4)根据图甲所示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可用图丙曲线中____________段表示,肺内气压____________外界气压(填“大于”或“小于”),当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处于图丙中EF段时,此时膈肌顶端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二、实验探究题
9.某学校生物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是等量的)、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_________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10分钟
_________
3
小块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10分钟
_________
4
碎屑
2滴碘液
0℃;10分钟
_________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请在实验方案中填写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
(2)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根据你预测的实验现象分析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______,予4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____________号试管,根据你预测的实验现象,对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消化道内哪些消化液可以将淀粉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分析回答: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甲瓶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2)乙瓶中的浑浊程度_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的含量较多,多出来的这部分气体来源于_______。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________,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_____,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1页,共33页
试卷第22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森林古猿
森林大量消失
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或制造工具、或使用工具)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越来越复杂
语言(或丰富的语言)
大脑越来越发达
2.④②①③⑥⑤
④
AB
B
脑容量
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
(1)
受精卵
②输卵管
(2)
卵巢
卵细胞
雌性激素
雌性激素
(3)B(4)输卵管(5)
子宫
胎盘和脐带(两者顺序可颠倒)
4.C受精卵
1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
卵黄
5子宫内膜
分化
胎盘
呼吸
二
睾丸
5.
(1)
肝脏
胆汁
(2)
[①]口腔
葡萄糖
唾液、肠液、胰液
(3)
小肠
有绒毛、皱襞等(答出一点即可)
(4)蛋白质
(5)Ⅱ
6.
(1)
淀粉(糖类)
B、C
(2)
[6]肝脏
胆汁
(3)葡萄糖(4)
皱襞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7.
(1)骨或软骨
(2)
肺泡与血液
气体的扩散作用
(3)
二氧化碳、氧气(顺序不能颠倒)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4)
AC
收缩
8.
(1)
胸廓
膈肌
(2)
乙
上下
外界
(3)前后、左右(4)
舒张
FG
大于
下降
9.
(1)不变蓝、变蓝、变蓝、变蓝
(2)
唾液
唾液
能分解馒头中的淀粉
(3)
2毫升唾液
1号
唾液消化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
(4)唾液肠液胰液
10.
(1)对照(2)
越大
二氧化碳
细胞
血液
肺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水分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