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过度放牧、连年割草,会使草原退化、土壤沙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一定的
B.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弱
C.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
生物的生存决定其环境
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食虫鸟、菜青虫、油菜、腐生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关系,图中代表油菜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A.
A
B.
B
C.
C
D.
D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与下列生理现象体现了同一生物特征的是(
)
A.
人手被刺后缩回
B.
鲸的呼吸
C.
小鸡破壳而出
D.
幼苗长成大树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学校里所有的植物
B.
黄河中所有的鲤鱼
C.
龙口市人民公园
D.
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按照对照实验的要求,表中应分别设计为(
)
A.
明亮、25℃
B.
明亮、0℃
C.
阴暗、0℃
D.
阴暗、25℃
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B.
竹节虫形似竹节
C.
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
蜥蜴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生态系统稳定性强营养结构单一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动植物种类繁多动植物种类少
A.
B.
C.
D.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
乙和丙数量增加
B.
丙和丁数量减少
C.
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
乙和丁数量增加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0月份拉开了序幕,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依法配合。进行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测量法
D.
实验法
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分解者
B.
食物链反映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的关系
C.
食物链中可以没有生产者
D.
构成食物链至少要有三种生物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C.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D.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草食草昆虫青蛙
B.
青蛙蛇猫头鹰
C.
蛇草食草昆虫
D.
草食草昆虫青蛙
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学生
实验方案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只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
D.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基本条件
二、识图作答题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按食性不同,图中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2)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能是通过过程 (填数字)实现的; (填代号)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3)图中的食物链有 条;生物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共有 组。
(4)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由此警示我们:
。
如图是某小麦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它固定的 是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着 和 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
(3)如果大量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体内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的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该食物链中所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
三、实验探究题
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根据题干中提出的问题,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 。
(2)作出假设:
。
(3)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
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在铁盘两侧的 处各放5只鼠妇;
从第二分钟起,每分钟对鼠妇的分布情况进行一次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明亮
阴暗
环境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阴暗
若要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应该依据的数据是(
)
A.3时的记录B.7时的记录C.11时的记录D.平均值
(4)分析结果:
如果全班共分成了五个小组,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将实验的数据填到教师提前在黑板上设计的表格中,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
只
8只
10只
8只
实验的最终数据是:明亮处的鼠妇数量为 只,阴暗处的数量为 只,这种处理数据的方式称为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 ,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请写出两种)。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实验结束后,鼠妇该怎样处理呢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答案
1-5
CBAAC
2-10
AABAB
11-15
BCDCD
16.【答案】(1)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2)
丙
(3)
6
3
(4)
动态平衡
自动调节
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17.【答案】(1)
捕食、竞争
(2)
小麦
太阳能
食物链
食物网
(3)鹰
(4)6
小麦鸟鹰
小麦
18.【答案】(1)
光(2)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3)
中央
C
(4)1
9
取平均值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光
温度、湿度(或声音等,合理即可)
否
鼠妇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放回大自然
19.【答案】(1)小鱼
水草
细菌等(或微生物)
(2)比较长
植物
(3)小于
(4)少
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