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实验室之旅(第三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第三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6 15: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三)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会过滤、蒸发、溶解操作。
2.通过思考交流知道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因。
海盐
岩盐
湖盐
井盐
一、食盐在自然界的存在
二、粗盐提纯
1.粗盐中包括哪些杂质?
2.设计实验方案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第一步:溶解
第二步:过滤
第三步:蒸发
不溶性泥沙、可溶性物质
第一步
溶解
在烧杯中倒入约20
mL水。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溶解完全为止。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第二步
过滤
过滤目的:
过滤用到的仪器:
分离固体和液体
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第二步
过滤
1.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第二步
过滤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将制好的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使漏斗下端靠紧接溶液的烧杯内壁。将玻璃棒的一头紧靠住三层滤纸。
3.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烧杯紧靠玻璃棒)倒入过滤器(注意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进行过滤。
滤纸与漏斗应
紧贴无气泡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玻璃棒靠在
三层滤纸上
漏斗下端紧靠
烧杯内壁
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一贴,二低,三靠
第二步
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
②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合作交流:
1.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 )
2.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
3.为什么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若有气泡,过滤的速度会比较慢
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
防止滤纸破损
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1)滤纸破损(2)液面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此时,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第三步
蒸发
蒸发用到的仪器:
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第三步
蒸发
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第三步
蒸发
1、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溶液
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3、加热至剩余少量液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温使滤液蒸干,也要继续搅拌。
4、热的蒸发皿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要垫上石棉网。
注意事项
练习:除去粗盐固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是:①
;②
;③

在以上各操作中均需要用到

玻璃棒的作用依次是:
玻璃棒
溶解
过滤
蒸发
溶解:
加速溶解
过滤:
引流
蒸发: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使液体飞溅
三、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将装置的导管口的一端浸没于水中,再用双手握住容器(试管可用一只手握,有时也可加热),若在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端又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连接装置不漏气。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
讨论交流:
1C、D;
2(1)没用玻璃棒引流;
(2)漏斗下端没有靠紧烧杯;
3C
4D
知识梳理:玻璃棒、停止加热、
坩埚钳、石棉网
当堂检测:
1C
2B
3A
4B
5C
6A
7C
8B
9D
10B
11D
12
铁架台
蒸发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体低于滤纸边缘
13
(2)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