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6 16: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3、碳酸分解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5、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6、二氧化碳的检验
7、碳还原氧化铜
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2
+
H2O
=
H2CO3
H2CO3=
H2O+
CO2↑
C+CO2
=
2CO
高温
1、
2、
3、
CaCO3+2HCl=CaCl2+H2O+CO2↑
4、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5、
Ca(OH)2
+
CO2
=
CaCO3↓+
H2O
6、
2CuO
+
C
=
2Cu
+
CO2
高温
7、
CO
+
CuO
=
Cu+
CO2
8、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在想要和得到之间要做到!
掌握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目标:(1分钟)
1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3
自学内容:
自学方法:熟记书上笔记
自学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碳单质的用途
P106-11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4分钟)
自学指导1
(1分钟)
物质
物理性质
对应的主要用途





①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①装饰品——钻石
②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②划玻璃、钻头等
①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
②有滑腻感
①制造铅笔芯,
②做润滑剂
③优良的导电性
③石墨电极
1、几种单质物理性质比较
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知识回顾
(1)常温下化学性质

(2)可燃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木炭在氧气充足情况下燃烧
②木炭在氧气不足情况下燃烧
(3)还原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木炭还原氧化铜
稳定
C+O2

CO2
点燃
2C+O2

2CO
点燃
C+2CuO

2Cu+CO2↑
高温
2、碳的化学性质:
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自学检测1(2分钟)
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
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
D
自学内容:
自学方法:熟记书上笔记
自学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碳单质的用途
P117-12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4分钟)
自学指导2
(1分钟)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O2
CO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收集方法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小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无色无味气体固体为干冰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CO2
CO
可燃性
氧化性
还原性
跟水反应
跟碱反应
不可燃、一般不助燃、不能供给呼吸
2CO+O2
===2CO2
点燃
CuO
+
CO==Cu
+
CO2

C+CO2===2CO
高温

叶绿素
CO2
+H2O
H2CO3
CO2
+H2O
有机物+O2


有可燃性
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CO2+Ca(OH)2=CaCO3
+H2O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可溶于水
用途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能够参与光合作用
干冰升华吸热
能与别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
制汽水、碳酸饮料
灭火
温室气体肥料
制冷剂、贮藏食物、人工降雨
化工原料
请你写出C

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
可冶炼金属
(2)、CO气体的用途
(1)作燃料
高温
C+2CuO
=
2Cu+CO2↑

CuO+CO
=
Cu+CO2
利用C
CO的还原性
CO
CO2
CO
CO2
CO
CO2
CuO
怎样除去CO中的CO2
怎样除去CO2
中的CO
除杂质
氢氧化钠溶液
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2)
CO
CO2
(CO)
重点
自学检测2(2分钟)
1、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
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CO会形成酸雨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
化学性质
D
D
自学内容
自学方法:熟记书上笔记
自学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P113-116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4分钟)
自学指导3
(1分钟)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料是
2.有关化学方程式
3.收集CO2方法及原理
4.
检验
验满
二氧化碳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是CO2
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石灰石或者大理石与稀盐酸
CaCO3+2HCI=CaCI2+H2O+CO2↑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物质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检验方法


MnO2
2
H2O2
=
2
H2O
+
O2

固液不加热型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KMnO4
=
K2MnO4
+MnO2
+
O2

固、固加热型
2KClO3
==
2KCl
+
3
O2

固、固体加热型
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H2O
固、液不加热型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O2和CO2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MnO2
自学检测3(2分钟)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的一组药品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
D.碳酸钠和稀硫酸[
2、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C.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
A
C


H2CO3


C

CO


小结:本专题知识间的联系(1分钟)
CO2
CaCO3
8
当堂训练(15分钟)
1.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C.可用于制作“碳酸水”
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2、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
C.冰和干冰
D.
氧气和液氧
B
B
3、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
羰音
tang)的物质,己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氧化物
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小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
CO2和SO2
D
必做题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把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不能达到目的
B.除去CO2中含有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除去氧化铜中少量木炭粉,可将混合物在氧气流中加热
D.除去氮气中的氧气,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B
C
6、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
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是_______________;
可改进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
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给A处的氧
化铜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需先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管末端添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缺少尾气处理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
CaCO3↓+
H2O
防止生成的铜再被氧化
7.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
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
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
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
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
是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
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
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
给蔗糖加强热.
有氧气参加反应
选做题
(1)观察到  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点燃加热玻璃管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澄清石灰变浑浊
在小烧杯中放入澄
清的石灰水
通入氧气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
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是 

水雾
C+O2
CO2

可知黑色固体含
元素
碳氢氧
除去装置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一、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①金刚石
②石墨③C60
二、碳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稳定②可燃性③还原性
三、二氧化碳的制取
仪器的选择
四、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