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专题六 仿写与修辞精讲精练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专题六 仿写与修辞精讲精练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6 19:54: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
仿写与修辞精讲精练
学案(解析版)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
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一)句子仿写
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句式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主要考查学生: 对修辞方法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仿写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有:
(1)词语型
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
示例:“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
,尊严就是

仿写: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2)修辞型
例:仿照例句写一句子,要求句子由两个比喻句组成,比喻要合乎情理,分句间要有联系。“历史”、“时间”仍为本体。
示例: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仿句:如果历史是一曲乐章,那么时间就是这乐章上跳动的音符。
(3)托物寓意型
例: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A.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B、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粉笔A.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神奇的黑土地上。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煤A.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B.不经受磨练,发不出生命的光辉。学
科网
(4)名著名人名言型
例:仿写句子,使内容句式都与前句协调。
示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仿句: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情境型
例:根据文句所提供的情境,将句子补充完整。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话题型
例:仿照下面句子,以“腐烂”为话题补写句子。
人生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 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自己闪光。 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且在变质之际,会让别人恶心。
(7)阅读型
阅读文段,分析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写句。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绿色与黄色的殊死决战。 哪儿充满绿色,哪儿必然水源充足,草木茂盛,那是生命滋衍的乐园。 哪儿弥漫黄色,哪儿一定水源干涸,尘沙肆虐,那是生命凋零的荒漠。 在我国,沙漠正在以每年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展,黄色对绿色的伤害是绝对无情的。
(二)修辞方法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中考重点考查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四种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八种常用修辞的作用如下: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引起联想。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富于音乐的节奏美。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加节奏感。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设问:提醒人们的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八种常用修辞中,比喻、对偶、排比三种辞格是综合运用考查的重点,对它们的语言特点及应用规则,要牢固掌握。
二.讲题型——题型解析
(一)仿句题型
中考仿句题就题型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仿指定格式和话题造句
【例题】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①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造句。
【例题】 ①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造句:拥有________________,就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模仿例句,填空成句,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
(1) 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
不论__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 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朋友,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竟是_______________。
3.仿指定格式、结合文章造句
【例题】①请仿文中第5段最后一句话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为战胜暴力而时时制怒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勉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仿写:还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修辞题型
1.选择、判断题
【例题一】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分析: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2.阅读运用题
此类题是将修辞手法渗透在阅读理解中考查,一般是一小题,赋值二分或三分。考查的大致方式是:有的明确告诉某个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让考生结合阅读材料分析其表达作用;有的让考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时自由找,有时指定段落),然后再分析其表达作用;有的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句子。无论哪种形式,都重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的运用和鉴赏能力,不涉及到名词术语。
【例题一】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读书的认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二】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画线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A.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
  B.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
  C.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
【例题三】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
  A.于是,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好月色……(李汉荣《山中访友》)
  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冰心《谈生命》)
  我会品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四】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3.写作运用题
此类将修辞手法融合在各种写句题中考查,一小题,赋值二分或三分。将修辞手法融合到各种形式的写句题中去考查,是近几年来修辞考查的一大亮点,普遍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它的突出特点是,让考生在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的试题中,呈现出修辞的身影,强调了它的实际运用。
【例题一】请你为资阳的风景名胜或土特产拟一则广告。(设计的广告语必须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人文自然景观、土特产如:安岳石刻、秦九韶纪念馆、陈毅纪念馆、三岔湖、龙泉湖、天池藕粉、安岳柠檬、三星米花、大佛挂面、临江寺豆瓣……
【例题二】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
  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10年里捐赠钱物近300万元。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时,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他和他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赢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
【例题三】班上将开展一次文学名著竞赛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段开场白。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例题四】参照后面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例题五】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悄过去,分别就在眼前。请你运用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毕业赠言,赠给自己的老师或同学(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三.讲方法——方法点睛
(一)仿写方法要求。
仿写的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要求就是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句里的要求。考生只有准确把握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才能仿写出质量上乘的句子来。因为显性要求比较容易把握,所以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
隐性要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上要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一致。比如说,原句是写人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人物为描写对象,原句是写植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植物为描写对象,以此类推。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内容要协调一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与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譬如,如果原句是写人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人物为描写对象,如果原句是写植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植物为描写对象;如果被仿句的内容是歌颂赞扬性的,那么仿句的内容也必须是歌颂赞扬性的;如果被仿句的内容存在正反对立关系,那么仿句的内容也必须存在正反对立关系;如果被仿句的内容是富于哲理性和启迪性的,那么仿句的内容也必须是富于哲理性和启迪性的,以此类推。当然,协调一致,是笼统的要求,没有什么具体标准。因此,怎样才算协调一致,一定要结合被仿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边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在语意上也要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在动笔之前必须仔细观察被仿句的结构。观察要从整体到局部。首先,要弄清被仿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要进一步弄清是哪种类型的单句(如主动句或被动句、主谓宾句或主谓补句等);如果是复句,也要进一步弄清是哪种类型的复句。其次,要弄清被仿句有无供用的词语或格式。再次,要弄清被仿句局部上的结构特点,譬如主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宾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等等。句式是否统一,是仿写能否成功的关键。仿句只有从整体到局部的结构都与被仿句吻合,才可能成为佳句。
3.修辞要相同。
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与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式要完全一样。譬如,被仿句是比喻句,那么仿句也必须是比喻句;被仿句是比喻套排比,那么仿句也必须是比喻套排比。这就要求考生动笔之前必须仔细审视被仿句,审清它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式。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仿句的字数与被仿句的字数应尽量相等,实在无法相等,也要大致相等,不能悬殊太大,这样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才可能是和谐匀称的。
(二)几种易混修辞方法辨析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①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②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①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②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①句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
②句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①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②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①句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
②句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①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②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①句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②句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
①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①句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②句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①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句是排比,“要”是提挈语;②句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①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①句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②句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四.练原创——预测提升
1.参照下面的示例,为“诗意的情趣”创设两种恰当的情境,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不限。
示例:诗意的情趣就是——牵着手赤着脚漫步海边,听涛声,数远帆……
(1)诗意的情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意的情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骤然间的阵雨袭来,路人四散奔逃,你却悠然为我撑起一把伞。(2)在大街上见我鞋带松了,你半跪在地上为我系鞋带。
【解析】因为句子形式不限,所以只要形象具体即可,抓住“诗意”“情趣”一词,仿写句子中要突出“情趣”这一特点,还要有“诗”的特点,语言要求形象精炼,可以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自然物的形态。
2.请仿照下文中横线前后的句式,在文中将“行草的线条像______续写完整。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拟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身恣,行草的线条像___
___,揩书的结构如君子端庄的举止。连云港市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联于指间心上。
【答案】示例一:飞天舞动的飘带 示例二:仙女飘飞的衣带 示例三:写者心灵的舞蹈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对行草特点有所了解,再按照前后例句的句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它表现出来。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美,柔曼妩(  )媚,向世界展示生命的万种风情。微风啊,你是生命的化(zhuāng)________品,你用轻柔透明的羽纱制(zuò)________出不重复的美妙时装,在每一株芦苇身边舞蹈。你把梦和幻想抛撒在空中,青翠的芦叶和银白的芦花在你的舞蹈中羽化成蝴蝶和鸟,展翅飞上清澈的天空。微风轻漾时,摇曳(  )的芦苇像沉醉在冥想中的诗人。
根据这段话的内容,依照郑愁予《雨说》中的两行诗句,仿写两句话(句式和字数相近即可)。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郑愁予《雨说》)
风对芦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是到湖边装扮你们的/我是春天的使者带来的梦和幻想
【解析】
需符合材料内容,句式、字数与例句相近即可。
4.对下面描写“雨”的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是翩然而至的天使,一旦见到美丽的园林,就落下来,花草便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启迪着那些敏感的心扉……
A.选段中,把雨比喻成银线、珍珠,形象地写出了雨或细亮或圆润的情态。
B.选段中用“偷”一词,赋予“雨”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珍贵。
C.文段用“昂起了、挺起了、绽放了”的排比句式,写出了花草雨后富有生机活力的特点。表现了雨的滋润之功。
D.“轻轻的、轻轻的”在反复中,写出了雨的轻柔和对敏感心灵的启迪。
【答案】B
【解析】B句的“偷是拟人化写法,是赋予清晨以人的行为,而不是赋予“雨”以人的行为,“偷”雨的是清晨。
五.练中考——中考体验
(2021 北京)
4.短片结尾,需要几位同学各用一种颜色表达对正阳门的理解。请你结合短片的内容,按照示例,仿写句子。(2分)
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绿色的。绿色既是城楼屋顶琉璃瓦的颜色,也是人与北京雨燕和谐相处的象征。
【答案】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灰色的。灰色既是城砖的颜色,也是正阳门沧桑历史的象征。(共2分。句式,1分;象征义,1分)
(2021 兰州B)
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
(3)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书是乘风破浪的巨轮对即将试水的小船的引航。
示例二:书是历尽风雨的苍鹰对即将独自飞翔的小鹰的嘱托。
示例三:书是慈祥和蔼的母亲对即将远行的游子的寄语。
(2021 重庆A)
5.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4分)
示例: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备选景物:微雨
白云
柳枝
【答案】示例:微雨,点洒在花间,静听花的呢喃,笑看春意满园。
(2021 重庆B)
5.下面例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得抄袭例句)(4分)
示例: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备选词语:火锅
烟花
上课铃
【答案】示例一:这火锅,使沉寂的味蕾在麻辣中绽放,使平静心情在畅快中沸腾。
示例二:这烟花,使宁静的夜空立即变得喧闹起来,使暗淡的四周立即变得灿烂起来。
示例三:这上课铃,让喧闹的校园变得安静,让散乱的思绪迅速聚拢。
(2021 四川成都)
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4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__________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 山东泰安)
19.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德中学举行“唱红歌,跟党走”歌咏比赛。九年级六班将在比赛中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一首歌,下面是为演出拟写的串台词,请将它补写完.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以内。(6分)
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请欣赏由九年级六班带来的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附:《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作词:乔羽)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水涟涟雨如烟/荷花深处摇来一只船/摇来一只船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引航的帆/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你和人民心相连/心相连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波光闪霞光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人间/诞生在人间/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揭开新篇
【答案】示例:当年南湖的一只小船,历经百年,浴火重生成巨舰;还是这样一只小船,劈风斩浪,引领中华换新颜!
(2021 广西贵港)
17.(1)下列是一网友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写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四海
种子
香入梦
稻花
重如山
一枚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迈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四海稻花香入梦
一枚种子重如山(2)读河流,读出了它永远向前的执着
读云彩,读出了它随遇而安的从容。
(2021 贵州毕节)
7.人生七十古来稀,喜逢家里老人(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生辰,按照乡风民俗举办相关祝寿宴庆活动。
(1)请根据寿联的上联,撰写下联和横批。
上联:福如东海喜迎七十华诞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寿比南山展望八旬之年
松鹤延年
【解析】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需注意:(1)上下联的字数要相同。(2)对联的词性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3)上下联的声调要讲平仄。根据上联“福如东海喜迎七十华诞”,下联可用“寿比南山”对“福如东海”,用“展望”对“喜迎”,用“八旬之年”对“七十华诞”。也可对“寿比南山笑纳百福盈门”;横批一般为四字,示例:举家同庆,福禄绵远,儿孙满堂等。
(2021 贵州黔东南)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星中学将于6月28日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你作为参与人,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25.【撰写串词】假如你是这次学校举办的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的主持人,下列内容是演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前的一段不完整的主持串词,请你根据串词对应的特点,将空缺处补充完整(不得照搬串词中出现的四字短语)。
(女)七月的天空彩霞万里,七月的大地锦绣壮丽。
(男)七月的阳光灿烂辉煌,七月的党旗鲜艳飘扬。
(女)一百年的历史沧桑,一百年的风雨激荡。
(男)一百年的①______,一百年的壮丽辉煌。
(女)党的这一百年是一段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
(男)党的这一百年是一段②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历程。
(女)接下来,请欣赏校教工合唱团演唱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男)掌声欢迎。
【答案】示例:①波澜壮阔
②矢志不渝、不懈奋斗。(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考查串词的撰写。串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把整台节目恰到好处地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词语。
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的串词分为男女两部分,这两部分的串词为对称关系,因此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确定需要补充的串词。①根据上文“一百年的历史沧桑”可知此处应填一个用来形容共产党历史的四字词语,如波澜壮阔、风雨兼程、峥嵘岁月等。②根据上文“党的这一百年是一段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可知此处应填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党的一百年的伟大征程,如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砥砺前行、艰苦奋斗等。
(2021 海南)
3.阅读“红色娘子军”革命教育基地讲解词,按要求完成任务。(8分)
1931年5月1日,枝叶婆娑的凤凰树绽开着一朵朵火红的花。这一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今琼海市阳江镇成立。风起云涌的琼崖大地上,百名女战士头戴八角帽,腰挎椰壳水壶,臂缠白布缝制的“女子军”袖章,在烽火中开启了红色娘子军的光荣历史。
九十载,时光流逝,人们再次提起红色娘子军,无不为这批在琼崖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感叹。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们转战五个县,创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文魁岭保卫战”等辉煌战绩,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娘子军精神是时光里驱逐黑暗的曙光,是大海里指引方向的灯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舞着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中。
(摘自《海南日报》,有删改)
(3)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答案】示例一:是沙漠里带来希望的绿洲。示例二:是征途上鼓舞士气的战歌。
(2021 黑龙江绥化)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射我的胸膛;青春是美好的,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缕淡淡的清风,轻拂我的脸颊。青春,就是那位撑着油纸伞的美丽女子。她的优雅,她的娴静,都形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不燥,让我们一起潜游青春的广阔海洋。
(3)请在文中空白处续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构成排比句。(1分)
【答案】示例一:犹如一场蒙蒙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示例二:犹如一道绚丽的彩虹,装点我的世界。
(2021 湖南长沙)
7.综合运用(共6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学校拟举行“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3)推荐景点。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2分)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②遵义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答案】示例一:井冈山,革命摇篮,我们在这里体会星星之火的无穷力量。
示例二:遵义,转折之城,我们在这里探寻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
示例三:延安,革命圣地,我们在这里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
(2021 内蒙古呼伦贝尔)
活动三:抒感悟
炼文字之简
11.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抒写读书感悟,请你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答案】示例一:为你插上一双翅膀
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
示例二:为你带来一道阶梯
帮助你攀登知识的殿堂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写有三个要求:修辞相同,结构相似,内容相关。本题仿写的对象是“阅读”,仿写的结构是“阅读,为你……,……你……”,仿写的修辞是比喻。
(2021 内蒙古包头)
6.(3分)参照下面小诗的表达形式,仿写一首小诗。
言论的花儿
_____________
开得愈大,
_____________
行为的果子
_____________
结得愈小。
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知识的根系
扎得越深,才能的树干
拔得越高。
(2021 山东烟台)
材料二: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他94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手术台上,从医70多年,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吴孟超看来。“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中望初心,矢志不yú。这是医者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8.根据材料二拟写下联。
上联: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下联: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两手悬壶千户体安
(2021 陕西)
【活动四:相遇·传承】陆定一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伟大壮举,一百年后的我们也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请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誓言补充完整。(2分)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00后”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交汇之际,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1 四川达州)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是“核酸检测”。那么,②________________ 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③________________,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答案】示例: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
②什么是“核酸检测”呢
③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
仿写与修辞精讲精练
学案(原卷版)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
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一)句子仿写
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句式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主要考查学生: 对修辞方法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仿写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有:
(1)词语型
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
示例:“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
,尊严就是

仿写: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2)修辞型
例:仿照例句写一句子,要求句子由两个比喻句组成,比喻要合乎情理,分句间要有联系。“历史”、“时间”仍为本体。
示例: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仿句:如果历史是一曲乐章,那么时间就是这乐章上跳动的音符。
(3)托物寓意型
例: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A.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B、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粉笔A.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神奇的黑土地上。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煤A.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B.不经受磨练,发不出生命的光辉。学
科网
(4)名著名人名言型
例:仿写句子,使内容句式都与前句协调。
示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仿句: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情境型
例:根据文句所提供的情境,将句子补充完整。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话题型
例:仿照下面句子,以“腐烂”为话题补写句子。
人生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 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自己闪光。 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且在变质之际,会让别人恶心。
(7)阅读型
阅读文段,分析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写句。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绿色与黄色的殊死决战。 哪儿充满绿色,哪儿必然水源充足,草木茂盛,那是生命滋衍的乐园。 哪儿弥漫黄色,哪儿一定水源干涸,尘沙肆虐,那是生命凋零的荒漠。 在我国,沙漠正在以每年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展,黄色对绿色的伤害是绝对无情的。
(二)修辞方法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中考重点考查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四种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八种常用修辞的作用如下: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引起联想。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富于音乐的节奏美。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加节奏感。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设问:提醒人们的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八种常用修辞中,比喻、对偶、排比三种辞格是综合运用考查的重点,对它们的语言特点及应用规则,要牢固掌握。
二.讲题型——题型解析
(一)仿句题型
中考仿句题就题型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仿指定格式和话题造句
【例题】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①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造句。
【例题】 ①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造句:拥有________________,就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模仿例句,填空成句,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
(1) 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
不论__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 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朋友,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竟是_______________。
3.仿指定格式、结合文章造句
【例题】①请仿文中第5段最后一句话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为战胜暴力而时时制怒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勉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仿写:还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修辞题型
1.选择、判断题
【例题一】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分析: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2.阅读运用题
此类题是将修辞手法渗透在阅读理解中考查,一般是一小题,赋值二分或三分。考查的大致方式是:有的明确告诉某个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让考生结合阅读材料分析其表达作用;有的让考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时自由找,有时指定段落),然后再分析其表达作用;有的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句子。无论哪种形式,都重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的运用和鉴赏能力,不涉及到名词术语。
【例题一】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读书的认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二】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画线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A.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
  B.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
  C.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
【例题三】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
  A.于是,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好月色……(李汉荣《山中访友》)
  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冰心《谈生命》)
  我会品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四】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3.写作运用题
此类将修辞手法融合在各种写句题中考查,一小题,赋值二分或三分。将修辞手法融合到各种形式的写句题中去考查,是近几年来修辞考查的一大亮点,普遍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它的突出特点是,让考生在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的试题中,呈现出修辞的身影,强调了它的实际运用。
【例题一】请你为资阳的风景名胜或土特产拟一则广告。(设计的广告语必须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人文自然景观、土特产如:安岳石刻、秦九韶纪念馆、陈毅纪念馆、三岔湖、龙泉湖、天池藕粉、安岳柠檬、三星米花、大佛挂面、临江寺豆瓣……
【例题二】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
  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10年里捐赠钱物近300万元。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时,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他和他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赢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
【例题三】班上将开展一次文学名著竞赛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段开场白。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例题四】参照后面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例题五】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悄过去,分别就在眼前。请你运用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毕业赠言,赠给自己的老师或同学(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三.讲方法——方法点睛
(一)仿写方法要求。
仿写的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要求就是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句里的要求。考生只有准确把握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才能仿写出质量上乘的句子来。因为显性要求比较容易把握,所以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
隐性要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上要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一致。比如说,原句是写人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人物为描写对象,原句是写植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植物为描写对象,以此类推。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内容要协调一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与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譬如,如果原句是写人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人物为描写对象,如果原句是写植物的,那么仿句也应以植物为描写对象;如果被仿句的内容是歌颂赞扬性的,那么仿句的内容也必须是歌颂赞扬性的;如果被仿句的内容存在正反对立关系,那么仿句的内容也必须存在正反对立关系;如果被仿句的内容是富于哲理性和启迪性的,那么仿句的内容也必须是富于哲理性和启迪性的,以此类推。当然,协调一致,是笼统的要求,没有什么具体标准。因此,怎样才算协调一致,一定要结合被仿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边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在语意上也要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在动笔之前必须仔细观察被仿句的结构。观察要从整体到局部。首先,要弄清被仿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要进一步弄清是哪种类型的单句(如主动句或被动句、主谓宾句或主谓补句等);如果是复句,也要进一步弄清是哪种类型的复句。其次,要弄清被仿句有无供用的词语或格式。再次,要弄清被仿句局部上的结构特点,譬如主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宾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等等。句式是否统一,是仿写能否成功的关键。仿句只有从整体到局部的结构都与被仿句吻合,才可能成为佳句。
3.修辞要相同。
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与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式要完全一样。譬如,被仿句是比喻句,那么仿句也必须是比喻句;被仿句是比喻套排比,那么仿句也必须是比喻套排比。这就要求考生动笔之前必须仔细审视被仿句,审清它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式。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仿句的字数与被仿句的字数应尽量相等,实在无法相等,也要大致相等,不能悬殊太大,这样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才可能是和谐匀称的。
(二)几种易混修辞方法辨析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①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②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①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②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①句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
②句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①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②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①句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
②句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①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②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①句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②句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
①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①句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②句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①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句是排比,“要”是提挈语;②句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①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①句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②句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四.练原创——预测提升
1.参照下面的示例,为“诗意的情趣”创设两种恰当的情境,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不限。
示例:诗意的情趣就是——牵着手赤着脚漫步海边,听涛声,数远帆……
(1)诗意的情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意的情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下文中横线前后的句式,在文中将“行草的线条像______续写完整。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拟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身恣,行草的线条像___
___,揩书的结构如君子端庄的举止。连云港市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联于指间心上。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美,柔曼妩(  )媚,向世界展示生命的万种风情。微风啊,你是生命的化(zhuāng)________品,你用轻柔透明的羽纱制(zuò)________出不重复的美妙时装,在每一株芦苇身边舞蹈。你把梦和幻想抛撒在空中,青翠的芦叶和银白的芦花在你的舞蹈中羽化成蝴蝶和鸟,展翅飞上清澈的天空。微风轻漾时,摇曳(  )的芦苇像沉醉在冥想中的诗人。
根据这段话的内容,依照郑愁予《雨说》中的两行诗句,仿写两句话(句式和字数相近即可)。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郑愁予《雨说》)
风对芦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面描写“雨”的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是翩然而至的天使,一旦见到美丽的园林,就落下来,花草便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启迪着那些敏感的心扉……
A.选段中,把雨比喻成银线、珍珠,形象地写出了雨或细亮或圆润的情态。
B.选段中用“偷”一词,赋予“雨”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珍贵。
C.文段用“昂起了、挺起了、绽放了”的排比句式,写出了花草雨后富有生机活力的特点。表现了雨的滋润之功。
D.“轻轻的、轻轻的”在反复中,写出了雨的轻柔和对敏感心灵的启迪。
五.练中考——中考体验
(2021 北京)
4.短片结尾,需要几位同学各用一种颜色表达对正阳门的理解。请你结合短片的内容,按照示例,仿写句子。(2分)
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绿色的。绿色既是城楼屋顶琉璃瓦的颜色,也是人与北京雨燕和谐相处的象征。
(2021 兰州B)
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
(3)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 重庆A)
5.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4分)
示例: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备选景物:微雨
白云
柳枝
(2021 重庆B)
5.下面例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得抄袭例句)(4分)
示例: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备选词语:火锅
烟花
上课铃
(2021 四川成都)
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4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__________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 山东泰安)
19.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德中学举行“唱红歌,跟党走”歌咏比赛。九年级六班将在比赛中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一首歌,下面是为演出拟写的串台词,请将它补写完.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以内。(6分)
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请欣赏由九年级六班带来的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附:《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作词:乔羽)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水涟涟雨如烟/荷花深处摇来一只船/摇来一只船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引航的帆/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你和人民心相连/心相连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波光闪霞光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人间/诞生在人间/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揭开新篇
(2021 广西贵港)
17.(1)下列是一网友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写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四海
种子
香入梦
稻花
重如山
一枚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迈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 贵州毕节)
7.人生七十古来稀,喜逢家里老人(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生辰,按照乡风民俗举办相关祝寿宴庆活动。
(1)请根据寿联的上联,撰写下联和横批。
上联:福如东海喜迎七十华诞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 贵州黔东南)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星中学将于6月28日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你作为参与人,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25.【撰写串词】假如你是这次学校举办的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的主持人,下列内容是演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前的一段不完整的主持串词,请你根据串词对应的特点,将空缺处补充完整(不得照搬串词中出现的四字短语)。
(女)七月的天空彩霞万里,七月的大地锦绣壮丽。
(男)七月的阳光灿烂辉煌,七月的党旗鲜艳飘扬。
(女)一百年的历史沧桑,一百年的风雨激荡。
(男)一百年的①______,一百年的壮丽辉煌。
(女)党的这一百年是一段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
(男)党的这一百年是一段②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历程。
(女)接下来,请欣赏校教工合唱团演唱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男)掌声欢迎。
(2021 海南)
3.阅读“红色娘子军”革命教育基地讲解词,按要求完成任务。(8分)
1931年5月1日,枝叶婆娑的凤凰树绽开着一朵朵火红的花。这一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今琼海市阳江镇成立。风起云涌的琼崖大地上,百名女战士头戴八角帽,腰挎椰壳水壶,臂缠白布缝制的“女子军”袖章,在烽火中开启了红色娘子军的光荣历史。
九十载,时光流逝,人们再次提起红色娘子军,无不为这批在琼崖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感叹。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们转战五个县,创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文魁岭保卫战”等辉煌战绩,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娘子军精神是时光里驱逐黑暗的曙光,是大海里指引方向的灯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舞着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中。
(摘自《海南日报》,有删改)
(3)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2021 黑龙江绥化)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射我的胸膛;青春是美好的,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缕淡淡的清风,轻拂我的脸颊。青春,就是那位撑着油纸伞的美丽女子。她的优雅,她的娴静,都形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不燥,让我们一起潜游青春的广阔海洋。
(3)请在文中空白处续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构成排比句。(1分)
(2021 湖南长沙)
7.综合运用(共6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学校拟举行“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3)推荐景点。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2分)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②遵义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2021 内蒙古呼伦贝尔)
活动三:抒感悟
炼文字之简
11.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抒写读书感悟,请你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2021 内蒙古包头)
6.(3分)参照下面小诗的表达形式,仿写一首小诗。
言论的花儿
_____________
开得愈大,
_____________
行为的果子
_____________
结得愈小。
_____________
(2021 山东烟台)
材料二: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他94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手术台上,从医70多年,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吴孟超看来。“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中望初心,矢志不yú。这是医者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8.根据材料二拟写下联。
上联: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下联:________________
(2021 陕西)
【活动四:相遇·传承】陆定一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伟大壮举,一百年后的我们也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请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誓言补充完整。(2分)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00后”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交汇之际,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1 四川达州)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是“核酸检测”。那么,②________________ 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③________________,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