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专题五 古诗词精讲精练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专题五 古诗词精讲精练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6 19:56: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五
古诗词精讲精练
学案(解析版)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
资料指南
2022年古诗文考查,统编教材究竟如何考?命题形式会有哪些创新?考生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提升自己,本资料通过古诗文常见考点的专项辅导,让你获得单项突破能力,通过对统编教材诗文篇目的讲读练以及高效解题方法,让你快速获得综合实战能力,助你考场无忧。
(一)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突破
一.试题命制总体特点
考查文体从诗、词、曲到文,考查年代从先秦到南北朝到唐宋到现代,考查字数从四言、五言、七言考查内容全是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试题命制形式上有直接默写题,解性默写题,注重题干语言优美,文气充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角度各不相同,切入点是作者为文的特点,笔力遒劲,笔具化工;切入点是人物形象,切入点是诗歌写法,带有赏鉴色彩;切入点是作者情怀,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二.拟题考查内容
近几年的古诗词考点虽然较多,但仍有规律可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考作品的思想感情。
所谓“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写的,而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诗词是没有的。中考试卷中此类试题的考查比比皆是,例如:2012年8.登高望远,兴发豪情,古人独占高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杜甫仰望泰山时志满于山的千秋慨叹;后有来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亦有杜诗精髓的延续传承,这穿越时空的惊世之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岳阳楼记》就是这样的典范,范仲淹在此文中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提炼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震寰宇而醒人智,承千古而启后人。这都是对情感的考查。
(二).考景物描写。
情与景是诗词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进而产生美妙的诗词意境。因此经典的写景句子也是考查重点,例如:2010年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洗炼的文字,为我们描摹了“□□□□□,□□□□□”这样一幅苍茫雄浑、壮阔瑰丽的大漠风光图。2014年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三).考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脍炙人口,或者形象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或者充满哲理,启迪智慧;或者情真意浓,格调高昂。这些名言名句写景、议论、抒情,千古传诵,耐人咀嚼,多年之后依然魅力不减,随时引起共鸣。例如2013年6.真诚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只要心怀挚情,千山万水不再遥远。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此是这样表述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月,感月之阴晴圆缺,悟人之悲欢离合,从而生发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可见,考场也是教育,也在熏陶濡养性情。
(四)关于“诗眼”.“词眼”。
“诗眼”.“词眼”往往可以使平淡无奇的景色境界全出,能更真切的传达诗情诗旨,增强诗词的形象性,为诗词增添情趣或理趣。
。如:考“造化钟神秀”之“钟”字的作用。
我们要先明确“钟”字的含义,是“聚集”。再结合全句的内容,本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那很明显,“钟”字就赋予“造化”也就是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最后,我们要明确它的表达效果,那就是“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的神奇秀丽。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首先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五.考艺术手法。
明确了诗词的艺术手法,便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对于培养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有重要的意义。例如2012年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超然脱俗的想象,将无形的人间情感寓于有形的清风明月中,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来表达对友人关切与思念之情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还有2014年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都是对手法的考查。
手法有:(1)动静互衬手法。(2)虚实结合技巧。(3)色彩搭配艺术。
(4)远景近景层次。(5)情景交融运用。(6)明写暗写处理。
(7)俯仰角度变换。(8)修辞手法使用。
(9)含蓄空白技巧。
三.古诗文默写题型解密
【导读】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祖国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诗文中的精神呼唤、人格内涵,深远的意境、作者的清澈的说理与思辩、对同学们的人生和事业都会有积极的强大的影响。
因此,古诗文默写题一直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型。它是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文化底蕴。所以它在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解答古诗文默写这种类型题,并非无章可循,要想掌握方法,请看下面这道试题。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光明前景的诗句是

。正确的答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有的同学写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把“村”误写成“春”,究其原因是没有对诗词内容全面理解,因而失分。
故此,笔者针对这种题型进行了如下解密:
(一).记忆型默写:
记忆型默写也称作对接式默写。即给出诗文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补充完整。
例:①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014·吉林省】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014·南京市】
解题技巧:这种补写上句或下句大多是考查名言警句,以识记为主。在作答时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特别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近义字的混淆,注意保持原诗词的用字状况,必须是原汁原味,缺一字、错一字,一小题的得分将全部丢失。比如不能把“乱花渐欲迷人眼”中“渐”误写成同音字“溅”。
(二)、理解型默写
理解型默写就是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读通读全诗,进行比较、筛查,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这个句子通常是主旨句、点睛句或精彩的描摹句。
例①《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014·浙江宁波】
例②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2014·江西省南昌市】
解题技巧:①要想写出这个正确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考生不仅要熟悉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才能写出正确答案。
同样②根据以上方法也不难写出正确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运用型默写
运用型默写,也称作语境型默写。它设置具体的语境,要求考生展开联想,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其中,使之与文中的具体语境相吻合。
例①高瞻远瞩,是中法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
”,一直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探索和实践。(填王安石诗中的一句)【2014·浙江绍兴】
例②古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做出惊天伟业的诸葛亮未出茅庐前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他在《出师表》中所说的

就是最好的佐证。【2014·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解题技巧:这种题将静态的理解转化为动态的运用,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了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它综合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联想能力。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课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①回答时需从提示语中“登高望远”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王安石诗”具体语境,进行必要的联想筛选、甄别,写出正确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回答时需从设置具体的语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展开联想写出正确答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四).归纳型默写
归纳型默写就是设置一定情境,它以某人、某事、某物、某种写法、某种效果等文内容提出默写要求,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分辨、筛选,按要求默写一句或一组同类的古诗文名句。答案是开放的。
例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水”字的诗句(连续两句):

。【2014·山东省莱芜市】
例②请写出两句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

。【2014·山东省莱芜市】
解题技巧: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若干诗句来。这种默写答案不是唯一的,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留给考生选择的余地大,平时多积累一些诗词。那么这个答案就可以写出很多,如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
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默写题,都要建立在背诵的基础上。因此,在学习古诗文时,就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内容,加之掌握一定解题技巧,辅之以相应练习,相信在应考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
四.应考策略
 默写古诗文,它一直出现在语文试题中,且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几年默写古诗文及运用的试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已成为考生基础知识积累部分得分的关键。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视这一部分内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
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诗文默写题,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第四是记清楚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客观题一定要把背诵默写的课文熟记于胸,不能有错字、添字、漏字、颠倒字句的现象发生;对理解型题目要注意结合注释、练习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对于迁移性的题目,要加强对名言名句的理解,把握深层含义,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学会学以致用,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具体来说:
1.注重课本。
对于规定必考的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了然于胸,熟读熟记。
2.全面把握。
对于古文部分,不仅要全面掌握字词意义(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了解重要的文言句式。对于古诗词部分,机械性默写只是最基本的,还要注重考试中的理解性默写和迁移性默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老师讲解和复习这类诗歌的时候,要注重细节,把每一个可能考查的地方都想到。
关注细节,精雕细琢。《新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各类语文试题中关于背诵的考查形式是默写。古诗文朗朗上口,易背易记,但在实际考查默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经常出现错别字。总结历年来所教学生古诗文默写错误情况,无非有以下几种类型:
(1).是同音字混淆。如“燕”、“雁”,这两个字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衡阳雁去无留意”,“似曾相识燕归来”。学生因为不理解“燕”与“雁”的含义,学生常常将这两字混淆。再如“香气”的“香”和“家乡”的“乡”,“于”和“与”等。我们有些学生习惯用听觉来学习,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深情朗诵,高声背诵,记忆速度很快,但书写的准确性却很差。究其原因,恐怕是对于这些同音字,没有认真理解识记造成的。
(2).是形近字混淆。中国汉字以形声字居多,这些字不仅读音差不多,字形也相近,学生很容易默写出错。如“秋风萧瑟”,“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两个“萧”“箫”字,“以观沧海”与“天苍苍”,这些字都是读音相同,字形又相近。当然还有一些虽读音不同,但字形很是相近的字。如“已”、“己”、“巳”,这三个字学生就很难分辨。
(3).是偏旁混淆。如“禅房花木深”,“禅”字为“示字旁”,许多同学会默写成“衣字旁”。再如“壮”,学生常常将“士”写作“土”,还有反文旁与欠字旁;走字底与建之旁;同字匡与门字匡等,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默写错误。
(4).是较复杂的生僻字。这些字往往不常用,并且结构比较复杂。如“霪雨霏霏”
的“霪”字,“林壑尤美”得“壑”字,学生在默写时出错几率就较大。
这些同音字、形近字混淆,造成了在古诗文默写中出现很多别字。为了有效纠正的默写错误,我们就有必要对不同的错误进行研究,找到科学的识记方法,记得轻松而有效。
3.重点记忆。
古文一般不考全篇默写,古诗词全篇默写也少,所以要重点记忆诗文中有关思想情感的重要句子(如主旨句)、内涵上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语言上精彩的句子(如借景抒情)、表达方式上有特点的句子(如用典)。
4.关注开放性试题。
学生要关注这篇古文与当今社会热点的关系,关注能否从更新的角度对古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解答时要找到社会热点事件古诗在内容上的联系点,发挥联想,解答此类题。
5.解答细心。
不管解答什么类型题,要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抓好已给出的信息点(如篇名、作者名、内容点示),不再写错字。
五.中考体验
1.(2021 湖北省随州市)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研学旅行中,同学们乘坐游轮顺江而下,面对开阔的江面,他们不禁吟唱出“


⑵在“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会上,学校领导引用杜甫的“

”,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勇攀顶峰。(杜甫《望岳》)
⑶中国向巴基斯坦、基尔维业等友好国家援助新冠疫苗,在展现大国风范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

。”的温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热爱祖国,心怀天下,树立“

”的远大理想。(范仲淹《岳阳楼记》)
【参考答案】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021 四川省达州市)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任选一首,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全诗(不写题目和作者)。
【参考答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1年陕西省)经典诗文默写。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茅盾《白杨礼赞》)
⑶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参考答案】⑴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⑵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⑶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3.(2021 浙江省宁波市)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诗人们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造化钟神秀,⑴
”,杜甫描绘泰山雄姿赞美壮丽河山。“⑵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心系国家的一腔深情。“报君黄金台上意,⑶
”,抒写戍边将士忘身报国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⑷
”,抒发辛弃疾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⑸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拓展古仁人的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⑹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⑺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
【参考答案】⑴阴阳割昏晓⑵落红不是无情物⑶提携玉龙为君死⑷赢得生前身后名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2021 四川省眉山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滕文公下》)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⑸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页页忠贞为国的篇章。《过零丁洋》中“

”两句正是抗金名将文天祥用生命写下的壮烈誓词。
【参考答案】⑴威武不能屈⑵征蓬出汉塞⑶直挂云帆济沧海⑷山重水复疑无路⑸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2021 江苏省苏州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⑴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⑵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⑷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
⑹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⑻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⑴白露为霜⑵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⑶我寄愁心与明月⑷病树前头万木春⑸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
⑹梦回吹角连营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⑻在乎山水之间也。
6.(2021 四川省广安市)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⑴一抹晚烟荒戌垒,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⑵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⑶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⑷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曹植《梁甫行》中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只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半竿斜日旧关城⑵不问苍生问鬼神⑶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⑸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7.(2021 浙江省杭州市)将上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
㈠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

”,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

”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

,西北望,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

”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写给她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化用南宋诗人

《卜算子·咏梅》的句子。原句是“无意苦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参考答案】㈠①二者不可得兼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自缘自在最高层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⑥直挂云帆济沧海;㈡①陆游
②一任群芳妨
③只有香如故。
8.(2021 湖南省岳阳市)古诗文默写。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⑴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2)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⑶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李商隐)
(4)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5)诗圣杜甫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设身处地替天下寒士着想的诗句是:“_

!”
【参考答案】⑴匹夫不可夺志也⑵浅草才能没马蹄⑶东风无力百花残⑷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202 湖南省长沙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⑴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经常会面临生活的艰难,陷入情绪的低谷,此时,你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来激励自己。
⑵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要用李白《行路难》中“

”来展现自己的自信与乐观。
【参考答案】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2021 天津市)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⑴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⑶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⑷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⑸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
⑹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⑺《已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参考答案】⑴悠然见南山
⑵山随平野尽⑶在乎山水之间也⑷落花时节又逢君⑸病树前头万木春⑹梦回吹角连营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中考古诗词鉴赏必备考点专项突破
古诗阅读,门道很多,学者著作林林总总,阅读技巧千千万万,但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读得懂读不懂。读得懂,那些方法技巧,都是末技。读不懂,盲人摸象,连蒙带猜,总是不济。
对于初中生,懂有两个层次。
一是懂字面意思。因为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和思维的跳跃性,就字面意思理解的难度看,古代诗歌还稍难于古代散文。因此哪怕古人所言“老妪能解”的白居易的诗,我们同学今天读来,还是有些障碍和难度。你可能读得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得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你未必弄得懂“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今日维摩兼饮酒,当时绮季不请钱”等句的意思。若意思不通,那么题目所问,无论是形象感知、意境营造,还是情感体味,或是主旨领悟,你只能连蒙带猜了。因此,字面意思上,须下类似古文翻译的笨功夫,不一定字字落实,句句清通,但也要一字字读,一句句读,一首首读,读不懂处不能含混带过,翻词典,问老师,求甚解。每篇至少读个八九分明白。上百首这么啃下来,读诗功力自然精进。这个要求看似最浅,但对一般初中生,也最重要。此关一过,大多数中考古诗阅读题,便不再是难题。
二是懂深层意蕴。古诗最能表现东方美学的含蓄之美,力主“词简味长,不可明白说尽”,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运用渲染、起兴、双关、象征、衬托、用典、反复、移情等方法,在字面意思后面再藏一层乃至几层意思。譬如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向秀和王质的故事,着“空”“翻”两个虚词,既抒发了对旧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也抒发了天人两隔的沉痛和怅然,既表达了对几十年时光倏忽流逝的感慨,又表达了恍若隔世的辛酸。再如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似不合常理,但如果按常理改成“独钓寒江鱼”,那么诗句描写的只是一个“钓鱼达人”,而其深层意蕴,作者生活之落寞、性格之孤傲也将消失殆尽。深层意蕴的理解,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反复读,出声读,想象着读,联系着读,才能逐渐读出滋味来。
【考点梳理】
考点一:分析内容
考点阐述:
分析诗歌内容就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基本内容。诗歌内容主要包括:①诗歌的景物;②诗歌故事的内容;③诗人的形象;④诗歌表达的情感。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形象”“为什么……,原因是……”等。
精题回放:
例1.(2020 陕西)《关雎》一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析:题干考查女子为何让君子“寤寐思服”,实际上是考查的是诗中女子的形象,“窈窕”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又因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是写希望得到女子,却求而不得的迫切心理。所以君子才会“寤寐思服”
例2(2020辽宁营口)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原诗为《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求从诗歌的前两句,判断当地农村生活的特点。解答时要先审读前两句,前两句从村居风光写起:鹅鸭成群,鱼虾满堂。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田里庄稼长得很好,可见当地农村丰收在望,人们生活比较富足。“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掩着“半掩”而不上锁,可见环境太平安了,由此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例2:富足(或丰衣足食)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
解题方略:
内容理解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诗歌形象的分析和诗歌情感的理解。考查的是整体感知和分析探究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取三个步骤。
第一步:抓外围。即重视诗词外围信息(除去诗句以外的信息)包括标题、前序后注、题干的暗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如例2标题“社日”描绘的是农村传统节日,展现的是农村丰衣足食的美好图景。
第二步:析意象。诗言志传情,而“志”和“情”的载体就是意象,理解意醉人象,也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解答时可直接理解意象的内涵,也可以抓住意象附带的修饰限制成分来判断。如例2稻粱“肥”“半掩”扉“醉”人归。借助修饰语便可推断农村生活富足,太平。
第三步:看尾句。即在抓外围和析意象的同时还要去看诗歌最后一两句。古人写诗时往往在尾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有的诗人在诗的前半部分用反衬手法来表情达意,直到最后一两句才直抒胸臆,点明主旨。所以,若想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借助尾句来辨析。所以例2为例,尾句“家家扶得醉人归”,“家家”、“醉人”,可见民情富足,由此,课判断诗歌写的是农村物阜民丰的情景。
解答内容理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内容理解:分点回答。语言简洁,提炼概括
形象分析:总体特征+结合具体诗歌分析特征
考点二
品析语言
考点阐述:
品析诗歌语言,主要考查诗人对字词的锤炼,赏析诗词曲中的名句,品位诗歌的语言风格等。常见的题干表述形式为:①某字妙在何处(有何表达效果)②品析某句在表达上的妙处③分析诗歌的风格特色等。
精题回放
例1(2020
贵州黔东南)“海日生残夜,经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赏析其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作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海日生残夜,经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生”“入”使用拟人手法。既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又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例2(2020江苏苏州)““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诗歌名句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再分析各版本的妙处。这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无论选择哪种版本,都需要找准切入点,结合诗歌意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如选择“千雷震”,可以抓住其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强;以及由“云”想到“雷”,都属于大气现象,联想自然、贴切,如选择“千家吼”,抓住“千家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钱塘潮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更加生动形象;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声音大,没有人的行为,比较呆板。
参考答案:
1.“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2.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
解题方略:
解答品析语言题型,需要了解诗人作品的流派、风格等背景知识,更要结合诗歌语言本身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取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考点,辨别要求。首先要明确作品品析语言的类型,是品析词语的妙处,还是赏析句子的妙处。鉴赏句子还要明确是否有鉴赏的指向。如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哲理内涵等。如例2,就要求先判断,然后分析两句表达的差别。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理解词语或句子,探究妙在何处。对于炼字,注意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诗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字是否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情感,对于句子,一般要先分类(是写景名句、抒情名句、言理名句,还是修辞名句)再鉴赏。如抒情名句从抒情方式、情感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言理名句应从理和趣的融合v、哲理的启示悟性等角度赏析。语言特色型首先要了解诗歌题材风格。把握诗人独特的诗风,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陆游的悲壮爱国等,再用评价诗歌语言特色的一些术语进行评价,最后要理解诗歌的情境与诗人的感情。
第三步:根据考点按照答题格式答题。
炼字:
字愿意是……,在句中的意思是
……,运用这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富有表现力。
赏句:运用了
……
手法
(修辞、写作技巧等),写出了
……
(通过练习和想象说明名句字面意思及画面美),表达了
……
(深层含义、作者情感或哲理),具有
……
的表达效果。
理解风格:这首诗的风格是
……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幽默、诙谐、简约、简洁、精炼、精当、生动、洗练含蓄、明快、豪放、雄奇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考点三
领悟情感
考点阐述:
领悟情感,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含的情感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
精题回放
例1(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喜雨
【唐】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如标题中的“喜雨”,分析“喜”字流露诗人高兴的情感,在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关键语句,抓住“油然”、“须臾滂沛”、“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从中体会诗人看到这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为老百姓秋天丰收有望感到高兴的情感。由此挖掘出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对下层人民的体贴和关爱之情。
例2(2020年山东菏泽).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长安听百舌
①韦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②那:即“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作客他乡听到鸟声;后两句写诗人对鸟儿的“埋怨”。此诗不是直接抒情,而是抓住一个典型的瞬间,揭示主人公的那种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作答此题,可以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的分析“万里”写出了离家的遥远,“异”字不进电除北方与江南的风景差异,抒发远在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思乡却不得回的无奈。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更加突出诗人不得回的无奈。由此可以回答诗人的情感。
答案:例1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例2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解题方略】
第一步,明确诗歌的题材。每一类诗歌题材都有自己特有的感情基调,把握诗歌题材的情感分类,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对诗歌情感做出判断。常见的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抒怀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例2
由“故乡声”判断是“羁旅思乡诗”,由此判断诗人的情感是思乡的

第二步:要充分解读诗词题目,后面的注释文字及相关材料的提示,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如例1,要了解白居易作为地方长官,“顿疏万物焦枯意”,是为农人大有的心得到缓解,标表现的是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第三步:借助诗中景物特点,诗歌意境以及能够表露诗人情感的诗眼或议论抒情句子来分析,有时还要借助典故来理解。如例1由“稼穑丰”课判断是人的喜悦心情。
第四步,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答题模式:通过
……
(诗歌内容),描绘了
……
景物。展现了
……
景象,抒发了
……
感情。
考点四
描述画面
考点阐述: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精题回放
例1(2020年贵州黔东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
分)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解答时可根据诗句描绘的画面,先想像“潮平”“风正”的背景以及“两岸阔”“一帆悬”的态势,然后加以描述并进行润色和加工,最后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
例2(2020湖北恩施)行香子①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
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18.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抓住诗句描写的意象:“小园”“桃花”“李花”“菜花以及意象特征:收尽春光、红、白、黄,再加入自己的联想,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例1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例2描绘了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放眼望去,百花争艳。桃花红艳如霞,李花洁白如雪,黄灿灿的菜花像铺开的锦缎。
【解题方略】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所要描绘画面范围的意象。(找全景物)如例1要求描绘颔联的画面。例2要求描述画线句子的画面。其中例1颔联的意象有:潮、江、岸,风、帆。例2
的意象是小园、桃花、李花、菜花等。
第二步:给每个意象加上修饰语进行润色.如例1意象添加修饰语分别为:春潮、江水、两岸、春风、船帆。
第三步:最后运用联想和想象和适当的修辞手法,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第四步:必要时还要揭示是人的思想感情。做到“境与情合”。
考点五
赏析技巧
考点阐述:
赏析技巧,就是部分诗歌中诗人写作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等。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时:“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某诗运用了某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诗歌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等等。
精题回放
例1(2020
陕西)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首先明确写作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再思考我们学过的,运用这种手法的诗词,找到相关例句加以印证。本题,明确指出运用“兴”的手法,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再拓展思考运用这种首发的诗歌,《蒹葭》《回延安》等。分析这些诗句是如何运用“兴”的手法引出要歌咏的内容。
参考答案:“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 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示例:“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例2:(2020四川泸州)
宿翠微寺

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3.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打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4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抒情方式及其作用。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解答时先要辨别,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本题由“心不厌,故山中”课判断运用的是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
13.
(4分)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2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
【解题方略】
赏析诗歌技巧,要注意按照下面四步进行: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规定区域,确定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如例1要求分析起句,那么起句就是规定区域。
第二步: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技巧。
第三步:说明运用这种技巧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第四步:答题模式:运用了
……
手法

写出了
……
表达了
……
(作者情感或道理)具有
……
表达效果。
考点六
感悟意境
考点阐述:
(一)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感悟意境,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围,选择意境相近的诗句等。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写景细致,请简要分析③诗中“XXX”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④从全诗看,对“XXX”意象是如何体现的?
(二)常见意象
1、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
① 杨柳。 ② 长亭。③ 南浦。④酒。
2、思乡类意象(思念家乡;牵挂亲人)
①月亮。②鸿雁。③ 莼羹鲈脍。④双鲤。⑤捣衣。⑥砧声。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① 梧桐。 ② 芭蕉。③流水。 ④ 猿猴。⑤杜鹃/子规。 ⑥斜阳(夕阳、落日、残阳)
⑦西风。 ⑧丁香。⑨杨花。其他:落花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① 菊花。②梅花。③ 松柏。 ④竹。⑤ 黍离。⑥冰雪、草木。
5、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① 红豆。②莲。③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① 投笔 ② 长城。③楼兰。④柳营。⑤ 请缨。⑥羌笛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① 五柳。 ②东篱。 ③三径。
(三)意境规范用词
1、意境种类(两字):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静谧、幽清、恬静、婉转、朦胧、明净、优美
繁复——绚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瑰丽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2、意境四字类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寒
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雄浑壮丽
精题回放
例1(2020四川南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分析能力。“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断”即指深夜。其中,第一空考查意象。第二空考查意境。解答意象题,只要找出规定内所描绘的事:物即可。解答意境题,则要联系诗人、写作背景以及意象的特征来分析。本题是诗人被贬黄州所作,他内心孤独寂寞,因而所写诗词也带有这种情感,然后分析三个意象“缺月、疏桐”“漏断”。描绘的是一个萧索寂寞冷清、万籁俱寂的世界,因而氛围应是清冷的、孤寂的。
答案:(1)漏断 清冷、孤寂
【解题方略】
意境分析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解答时要注意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先确定意象。如例1先找出三个意象。
第二步。依据作者的情感借助联想和想象,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画面,并用双音节词组合画面的特定悲壮等。如例1所渲染的氛围便是清冷孤寂。
第三步:揭示景与情的关系。
答题模式:这首(句)诗描绘了
……
的画面,营造了
……
氛围,表达了作者
……
思想感情。
考点七:名句赏析题
【考点阐述】
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
( http: / / www. / s q=%E4%BA%BA%E4%BB%A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称道的地方。这些诗词名句,要么情景交融,情思绵绵;要么蕴含哲理,发人深思;要么情感积极,斗志昂扬;要么用词精炼,形神兼备等。
赏析诗(词)名句:解读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抓住特点:抓住诗句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判定该句是否有言外之意,是否与主旨或情感有关。如果有言外之意,要答出言外之意;如果与诗歌主旨有关,要扣住主旨来答题;如果与表现诗歌情感有关,要结合情感答题;如果运用了比喻手法,要答出比喻义;如果诗句包括了典故,要答出运用典故所要表达的寓意;如果有关键词语,还要答出该词语的含义等。
此外,答题时,还要注意: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语(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丽等。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或表明的观点、志向等。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
【常见题型】
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
【答题思路】
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答题格式:运用的……手法+写出了……(具体内容)字面含义+表达了什么(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情感或包含的哲理)+表达效果。
【典型例题】
2.(2019 百色)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案】
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分析】
本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答】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要找出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所用修辞的特点,结合写作背景,整首诗的意思,加以赏析。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意思是: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这一句写的是远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中考体验〗
【2021 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13题。(8分)
早归
唐·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4分)
13.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分)
12.(4分)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2分)影,投影之意,表现了树木在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在地上的明暗交错的立体美。(2分)
13.(4分)写出了黄莺的娇小轻盈、皮可爱,叫声婉转动听。(2分)通过写鸟与人和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之情。(2分)
【2021 山东枣庄】(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8.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
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
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彩。
D.
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9.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8.
C
9.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的羁旅孤寂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2021 四川自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4.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

(2)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3)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4)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5)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5.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4.
(1).
A
(2).
A
(3).
B
(4).
A
(5).
B
15.
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的情感。
【解析】
【14】本题考查诗歌赏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据此分析(1)(2)正确。
根据“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的意思“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分析,(3)中的“富足”有误。
根据“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意思“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分析,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据此分析(4)正确。
根据全诗内容分析,杜甫描写的是现实生活。故(5)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误。
【1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根据“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意思“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分析,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画面。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作者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
【2021 江西】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6.C
7.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2021 南充】(二)诗词鉴赏(共12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共6分,每小题3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3分)
12.(1)答案:B(“议论”应为“抒情”)(3分)
(2)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1分)
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1分)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1分)(意近即可)
【2021 浙江宁波】四)古诗阅读(6分)
【甲】子夜昊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①。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乙】中吕 朝天子 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②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3.【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捣衣声等。(2分)
14.【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月,秋风(风);
(2分。每生1分)
14.同:都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
异:【甲】还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乙】则还有一种游子客居他乡的羁旅之苦。
(4分。异同各2分,意近即可)
【2021 湖北随州】(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10~11题。
【甲】
题大洪山①
(唐)杨逴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远,始见独尊惟大洪。
【乙】
题大洪山
(宋)黄载
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②汉沔③间。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④边。
  【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10.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3分)
11.【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0.示例一:我认为【甲】诗意境更美。(1分)甲诗侧重远景的描绘,画面中曲折连绵的群山争高斗秀,大洪山则霸气地矗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衬托出大洪山的巍峨秀美。(2分)(意近即可,共3分)
  示例二:我认为【乙】诗意境更美。(1分)乙诗重在细节(近景)的刻画,由下及上,平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大洪山直插云霄,山上云雾缭绕中的楼台,近在窗边的雷霆,若隐若现的日月以及寺庙里的大钟,无不彰显出大洪山的高大。(2分)(意近即可,共3分)
  11.示例一:尾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大洪山上的钟声能够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诗人通过夸大钟声传播的距离(远播千里),极力表现大洪山之高。(2分)(意近即可,共3分)
  示例二: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诗人赋予大洪山上的钟声以人的情感,钟声有意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洪山的高大。(若有学生答“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钟声爱(恨)的情感”也可,2分)(意近即可,共3分)
【2021 湖南岳阳】(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9.
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
10.
“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9.
表现作者对满怀豪情的将士的赞美之情。
10.
“绿”用得很好。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仅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五
古诗词精讲精练
学案(原卷版)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
资料指南
2022年古诗文考查,统编教材究竟如何考?命题形式会有哪些创新?考生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提升自己,本资料通过古诗文常见考点的专项辅导,让你获得单项突破能力,通过对统编教材诗文篇目的讲读练以及高效解题方法,让你快速获得综合实战能力,助你考场无忧。
(一)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突破
一.试题命制总体特点
考查文体从诗、词、曲到文,考查年代从先秦到南北朝到唐宋到现代,考查字数从四言、五言、七言考查内容全是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试题命制形式上有直接默写题,解性默写题,注重题干语言优美,文气充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角度各不相同,切入点是作者为文的特点,笔力遒劲,笔具化工;切入点是人物形象,切入点是诗歌写法,带有赏鉴色彩;切入点是作者情怀,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二.拟题考查内容
近几年的古诗词考点虽然较多,但仍有规律可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考作品的思想感情。
所谓“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写的,而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诗词是没有的。中考试卷中此类试题的考查比比皆是,例如:2012年8.登高望远,兴发豪情,古人独占高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杜甫仰望泰山时志满于山的千秋慨叹;后有来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亦有杜诗精髓的延续传承,这穿越时空的惊世之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岳阳楼记》就是这样的典范,范仲淹在此文中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提炼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震寰宇而醒人智,承千古而启后人。这都是对情感的考查。
(二).考景物描写。
情与景是诗词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进而产生美妙的诗词意境。因此经典的写景句子也是考查重点,例如:2010年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洗炼的文字,为我们描摹了“□□□□□,□□□□□”这样一幅苍茫雄浑、壮阔瑰丽的大漠风光图。2014年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三).考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脍炙人口,或者形象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或者充满哲理,启迪智慧;或者情真意浓,格调高昂。这些名言名句写景、议论、抒情,千古传诵,耐人咀嚼,多年之后依然魅力不减,随时引起共鸣。例如2013年6.真诚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只要心怀挚情,千山万水不再遥远。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此是这样表述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月,感月之阴晴圆缺,悟人之悲欢离合,从而生发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可见,考场也是教育,也在熏陶濡养性情。
(四)关于“诗眼”.“词眼”。
“诗眼”.“词眼”往往可以使平淡无奇的景色境界全出,能更真切的传达诗情诗旨,增强诗词的形象性,为诗词增添情趣或理趣。
。如:考“造化钟神秀”之“钟”字的作用。
我们要先明确“钟”字的含义,是“聚集”。再结合全句的内容,本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那很明显,“钟”字就赋予“造化”也就是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最后,我们要明确它的表达效果,那就是“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的神奇秀丽。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首先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五.考艺术手法。
明确了诗词的艺术手法,便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对于培养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有重要的意义。例如2012年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超然脱俗的想象,将无形的人间情感寓于有形的清风明月中,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来表达对友人关切与思念之情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还有2014年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都是对手法的考查。
手法有:(1)动静互衬手法。(2)虚实结合技巧。(3)色彩搭配艺术。
(4)远景近景层次。(5)情景交融运用。(6)明写暗写处理。
(7)俯仰角度变换。(8)修辞手法使用。
(9)含蓄空白技巧。
三.古诗文默写题型解密
【导读】
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祖国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诗文中的精神呼唤、人格内涵,深远的意境、作者的清澈的说理与思辩、对同学们的人生和事业都会有积极的强大的影响。
因此,古诗文默写题一直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型。它是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文化底蕴。所以它在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解答古诗文默写这种类型题,并非无章可循,要想掌握方法,请看下面这道试题。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光明前景的诗句是

。正确的答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有的同学写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把“村”误写成“春”,究其原因是没有对诗词内容全面理解,因而失分。
故此,笔者针对这种题型进行了如下解密:
(一).记忆型默写:
记忆型默写也称作对接式默写。即给出诗文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补充完整。
例:①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014·吉林省】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014·南京市】
解题技巧:这种补写上句或下句大多是考查名言警句,以识记为主。在作答时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特别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近义字的混淆,注意保持原诗词的用字状况,必须是原汁原味,缺一字、错一字,一小题的得分将全部丢失。比如不能把“乱花渐欲迷人眼”中“渐”误写成同音字“溅”。
(二)、理解型默写
理解型默写就是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读通读全诗,进行比较、筛查,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这个句子通常是主旨句、点睛句或精彩的描摹句。
例①《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014·浙江宁波】
例②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2014·江西省南昌市】
解题技巧:①要想写出这个正确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考生不仅要熟悉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才能写出正确答案。
同样②根据以上方法也不难写出正确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运用型默写
运用型默写,也称作语境型默写。它设置具体的语境,要求考生展开联想,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其中,使之与文中的具体语境相吻合。
例①高瞻远瞩,是中法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
”,一直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探索和实践。(填王安石诗中的一句)【2014·浙江绍兴】
例②古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做出惊天伟业的诸葛亮未出茅庐前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他在《出师表》中所说的

就是最好的佐证。【2014·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解题技巧:这种题将静态的理解转化为动态的运用,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了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它综合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联想能力。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课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①回答时需从提示语中“登高望远”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王安石诗”具体语境,进行必要的联想筛选、甄别,写出正确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回答时需从设置具体的语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展开联想写出正确答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四).归纳型默写
归纳型默写就是设置一定情境,它以某人、某事、某物、某种写法、某种效果等文内容提出默写要求,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分辨、筛选,按要求默写一句或一组同类的古诗文名句。答案是开放的。
例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水”字的诗句(连续两句):

。【2014·山东省莱芜市】
例②请写出两句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

。【2014·山东省莱芜市】
解题技巧: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若干诗句来。这种默写答案不是唯一的,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留给考生选择的余地大,平时多积累一些诗词。那么这个答案就可以写出很多,如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
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默写题,都要建立在背诵的基础上。因此,在学习古诗文时,就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内容,加之掌握一定解题技巧,辅之以相应练习,相信在应考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
四.应考策略
 默写古诗文,它一直出现在语文试题中,且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几年默写古诗文及运用的试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已成为考生基础知识积累部分得分的关键。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视这一部分内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
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诗文默写题,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第四是记清楚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客观题一定要把背诵默写的课文熟记于胸,不能有错字、添字、漏字、颠倒字句的现象发生;对理解型题目要注意结合注释、练习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对于迁移性的题目,要加强对名言名句的理解,把握深层含义,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学会学以致用,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具体来说:
1.注重课本。
对于规定必考的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了然于胸,熟读熟记。
2.全面把握。
对于古文部分,不仅要全面掌握字词意义(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了解重要的文言句式。对于古诗词部分,机械性默写只是最基本的,还要注重考试中的理解性默写和迁移性默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老师讲解和复习这类诗歌的时候,要注重细节,把每一个可能考查的地方都想到。
关注细节,精雕细琢。《新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各类语文试题中关于背诵的考查形式是默写。古诗文朗朗上口,易背易记,但在实际考查默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经常出现错别字。总结历年来所教学生古诗文默写错误情况,无非有以下几种类型:
(1).是同音字混淆。如“燕”、“雁”,这两个字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衡阳雁去无留意”,“似曾相识燕归来”。学生因为不理解“燕”与“雁”的含义,学生常常将这两字混淆。再如“香气”的“香”和“家乡”的“乡”,“于”和“与”等。我们有些学生习惯用听觉来学习,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深情朗诵,高声背诵,记忆速度很快,但书写的准确性却很差。究其原因,恐怕是对于这些同音字,没有认真理解识记造成的。
(2).是形近字混淆。中国汉字以形声字居多,这些字不仅读音差不多,字形也相近,学生很容易默写出错。如“秋风萧瑟”,“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两个“萧”“箫”字,“以观沧海”与“天苍苍”,这些字都是读音相同,字形又相近。当然还有一些虽读音不同,但字形很是相近的字。如“已”、“己”、“巳”,这三个字学生就很难分辨。
(3).是偏旁混淆。如“禅房花木深”,“禅”字为“示字旁”,许多同学会默写成“衣字旁”。再如“壮”,学生常常将“士”写作“土”,还有反文旁与欠字旁;走字底与建之旁;同字匡与门字匡等,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默写错误。
(4).是较复杂的生僻字。这些字往往不常用,并且结构比较复杂。如“霪雨霏霏”
的“霪”字,“林壑尤美”得“壑”字,学生在默写时出错几率就较大。
这些同音字、形近字混淆,造成了在古诗文默写中出现很多别字。为了有效纠正的默写错误,我们就有必要对不同的错误进行研究,找到科学的识记方法,记得轻松而有效。
3.重点记忆。
古文一般不考全篇默写,古诗词全篇默写也少,所以要重点记忆诗文中有关思想情感的重要句子(如主旨句)、内涵上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语言上精彩的句子(如借景抒情)、表达方式上有特点的句子(如用典)。
4.关注开放性试题。
学生要关注这篇古文与当今社会热点的关系,关注能否从更新的角度对古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解答时要找到社会热点事件古诗在内容上的联系点,发挥联想,解答此类题。
5.解答细心。
不管解答什么类型题,要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抓好已给出的信息点(如篇名、作者名、内容点示),不再写错字。
五.中考体验
1.(2021 湖北省随州市)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研学旅行中,同学们乘坐游轮顺江而下,面对开阔的江面,他们不禁吟唱出“


⑵在“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会上,学校领导引用杜甫的“

”,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勇攀顶峰。(杜甫《望岳》)
⑶中国向巴基斯坦、基尔维业等友好国家援助新冠疫苗,在展现大国风范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

。”的温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热爱祖国,心怀天下,树立“

”的远大理想。(范仲淹《岳阳楼记》)
2.(2021 四川省达州市)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任选一首,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全诗(不写题目和作者)。
(2021年陕西省)经典诗文默写。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茅盾《白杨礼赞》)
⑶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2021 浙江省宁波市)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诗人们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造化钟神秀,⑴
”,杜甫描绘泰山雄姿赞美壮丽河山。“⑵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心系国家的一腔深情。“报君黄金台上意,⑶
”,抒写戍边将士忘身报国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⑷
”,抒发辛弃疾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⑸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拓展古仁人的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⑹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⑺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
4.(2021 四川省眉山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滕文公下》)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⑸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页页忠贞为国的篇章。《过零丁洋》中“

”两句正是抗金名将文天祥用生命写下的壮烈誓词。
5.(2021 江苏省苏州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⑴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⑵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⑷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
⑹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⑻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6.(2021 四川省广安市)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⑴一抹晚烟荒戌垒,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⑵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⑶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⑷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曹植《梁甫行》中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只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1 浙江省杭州市)将上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
㈠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

”,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

”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

,西北望,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

”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写给她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化用南宋诗人

《卜算子·咏梅》的句子。原句是“无意苦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

”。
8.(2021 湖南省岳阳市)古诗文默写。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⑴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2)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⑶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李商隐)
(4)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5)诗圣杜甫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设身处地替天下寒士着想的诗句是:“_

!”
9.(202 湖南省长沙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⑴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经常会面临生活的艰难,陷入情绪的低谷,此时,你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来激励自己。
⑵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要用李白《行路难》中“

”来展现自己的自信与乐观。
10.(2021 天津市)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⑴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⑶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⑷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⑸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
⑹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⑺《已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中考古诗词鉴赏必备考点专项突破
古诗阅读,门道很多,学者著作林林总总,阅读技巧千千万万,但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读得懂读不懂。读得懂,那些方法技巧,都是末技。读不懂,盲人摸象,连蒙带猜,总是不济。
对于初中生,懂有两个层次。
一是懂字面意思。因为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和思维的跳跃性,就字面意思理解的难度看,古代诗歌还稍难于古代散文。因此哪怕古人所言“老妪能解”的白居易的诗,我们同学今天读来,还是有些障碍和难度。你可能读得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得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你未必弄得懂“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今日维摩兼饮酒,当时绮季不请钱”等句的意思。若意思不通,那么题目所问,无论是形象感知、意境营造,还是情感体味,或是主旨领悟,你只能连蒙带猜了。因此,字面意思上,须下类似古文翻译的笨功夫,不一定字字落实,句句清通,但也要一字字读,一句句读,一首首读,读不懂处不能含混带过,翻词典,问老师,求甚解。每篇至少读个八九分明白。上百首这么啃下来,读诗功力自然精进。这个要求看似最浅,但对一般初中生,也最重要。此关一过,大多数中考古诗阅读题,便不再是难题。
二是懂深层意蕴。古诗最能表现东方美学的含蓄之美,力主“词简味长,不可明白说尽”,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运用渲染、起兴、双关、象征、衬托、用典、反复、移情等方法,在字面意思后面再藏一层乃至几层意思。譬如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向秀和王质的故事,着“空”“翻”两个虚词,既抒发了对旧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也抒发了天人两隔的沉痛和怅然,既表达了对几十年时光倏忽流逝的感慨,又表达了恍若隔世的辛酸。再如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似不合常理,但如果按常理改成“独钓寒江鱼”,那么诗句描写的只是一个“钓鱼达人”,而其深层意蕴,作者生活之落寞、性格之孤傲也将消失殆尽。深层意蕴的理解,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反复读,出声读,想象着读,联系着读,才能逐渐读出滋味来。
【考点梳理】
考点一:分析内容
考点阐述:
分析诗歌内容就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基本内容。诗歌内容主要包括:①诗歌的景物;②诗歌故事的内容;③诗人的形象;④诗歌表达的情感。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形象”“为什么……,原因是……”等。
精题回放:
例1.(2020 陕西)《关雎》一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析:题干考查女子为何让君子“寤寐思服”,实际上是考查的是诗中女子的形象,“窈窕”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又因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是写希望得到女子,却求而不得的迫切心理。所以君子才会“寤寐思服”
例2(2020辽宁营口)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原诗为《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求从诗歌的前两句,判断当地农村生活的特点。解答时要先审读前两句,前两句从村居风光写起:鹅鸭成群,鱼虾满堂。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田里庄稼长得很好,可见当地农村丰收在望,人们生活比较富足。“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掩着“半掩”而不上锁,可见环境太平安了,由此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例2:富足(或丰衣足食)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
解题方略:
内容理解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诗歌形象的分析和诗歌情感的理解。考查的是整体感知和分析探究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取三个步骤。
第一步:抓外围。即重视诗词外围信息(除去诗句以外的信息)包括标题、前序后注、题干的暗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如例2标题“社日”描绘的是农村传统节日,展现的是农村丰衣足食的美好图景。
第二步:析意象。诗言志传情,而“志”和“情”的载体就是意象,理解意醉人象,也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解答时可直接理解意象的内涵,也可以抓住意象附带的修饰限制成分来判断。如例2稻粱“肥”“半掩”扉“醉”人归。借助修饰语便可推断农村生活富足,太平。
第三步:看尾句。即在抓外围和析意象的同时还要去看诗歌最后一两句。古人写诗时往往在尾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有的诗人在诗的前半部分用反衬手法来表情达意,直到最后一两句才直抒胸臆,点明主旨。所以,若想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借助尾句来辨析。所以例2为例,尾句“家家扶得醉人归”,“家家”、“醉人”,可见民情富足,由此,课判断诗歌写的是农村物阜民丰的情景。
解答内容理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内容理解:分点回答。语言简洁,提炼概括
形象分析:总体特征+结合具体诗歌分析特征
考点二
品析语言
考点阐述:
品析诗歌语言,主要考查诗人对字词的锤炼,赏析诗词曲中的名句,品位诗歌的语言风格等。常见的题干表述形式为:①某字妙在何处(有何表达效果)②品析某句在表达上的妙处③分析诗歌的风格特色等。
精题回放
例1(2020
贵州黔东南)“海日生残夜,经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赏析其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作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海日生残夜,经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生”“入”使用拟人手法。既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又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例2(2020江苏苏州)““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诗歌名句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再分析各版本的妙处。这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无论选择哪种版本,都需要找准切入点,结合诗歌意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如选择“千雷震”,可以抓住其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强;以及由“云”想到“雷”,都属于大气现象,联想自然、贴切,如选择“千家吼”,抓住“千家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钱塘潮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更加生动形象;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声音大,没有人的行为,比较呆板。
参考答案:
1.“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2.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
解题方略:
解答品析语言题型,需要了解诗人作品的流派、风格等背景知识,更要结合诗歌语言本身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取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考点,辨别要求。首先要明确作品品析语言的类型,是品析词语的妙处,还是赏析句子的妙处。鉴赏句子还要明确是否有鉴赏的指向。如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哲理内涵等。如例2,就要求先判断,然后分析两句表达的差别。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理解词语或句子,探究妙在何处。对于炼字,注意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诗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字是否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情感,对于句子,一般要先分类(是写景名句、抒情名句、言理名句,还是修辞名句)再鉴赏。如抒情名句从抒情方式、情感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言理名句应从理和趣的融合v、哲理的启示悟性等角度赏析。语言特色型首先要了解诗歌题材风格。把握诗人独特的诗风,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陆游的悲壮爱国等,再用评价诗歌语言特色的一些术语进行评价,最后要理解诗歌的情境与诗人的感情。
第三步:根据考点按照答题格式答题。
炼字:
字愿意是……,在句中的意思是
……,运用这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富有表现力。
赏句:运用了
……
手法
(修辞、写作技巧等),写出了
……
(通过练习和想象说明名句字面意思及画面美),表达了
……
(深层含义、作者情感或哲理),具有
……
的表达效果。
理解风格:这首诗的风格是
……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幽默、诙谐、简约、简洁、精炼、精当、生动、洗练含蓄、明快、豪放、雄奇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考点三
领悟情感
考点阐述:
领悟情感,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含的情感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
精题回放
例1(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喜雨
【唐】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如标题中的“喜雨”,分析“喜”字流露诗人高兴的情感,在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关键语句,抓住“油然”、“须臾滂沛”、“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从中体会诗人看到这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为老百姓秋天丰收有望感到高兴的情感。由此挖掘出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对下层人民的体贴和关爱之情。
例2(2020年山东菏泽).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长安听百舌
①韦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②那:即“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作客他乡听到鸟声;后两句写诗人对鸟儿的“埋怨”。此诗不是直接抒情,而是抓住一个典型的瞬间,揭示主人公的那种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作答此题,可以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的分析“万里”写出了离家的遥远,“异”字不进电除北方与江南的风景差异,抒发远在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思乡却不得回的无奈。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更加突出诗人不得回的无奈。由此可以回答诗人的情感。
答案:例1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例2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解题方略】
第一步,明确诗歌的题材。每一类诗歌题材都有自己特有的感情基调,把握诗歌题材的情感分类,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对诗歌情感做出判断。常见的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抒怀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例2
由“故乡声”判断是“羁旅思乡诗”,由此判断诗人的情感是思乡的

第二步:要充分解读诗词题目,后面的注释文字及相关材料的提示,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如例1,要了解白居易作为地方长官,“顿疏万物焦枯意”,是为农人大有的心得到缓解,标表现的是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第三步:借助诗中景物特点,诗歌意境以及能够表露诗人情感的诗眼或议论抒情句子来分析,有时还要借助典故来理解。如例1由“稼穑丰”课判断是人的喜悦心情。
第四步,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答题模式:通过
……
(诗歌内容),描绘了
……
景物。展现了
……
景象,抒发了
……
感情。
考点四
描述画面
考点阐述: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精题回放
例1(2020年贵州黔东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
分)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解答时可根据诗句描绘的画面,先想像“潮平”“风正”的背景以及“两岸阔”“一帆悬”的态势,然后加以描述并进行润色和加工,最后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
例2(2020湖北恩施)行香子①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
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18.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抓住诗句描写的意象:“小园”“桃花”“李花”“菜花以及意象特征:收尽春光、红、白、黄,再加入自己的联想,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例1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例2描绘了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放眼望去,百花争艳。桃花红艳如霞,李花洁白如雪,黄灿灿的菜花像铺开的锦缎。
【解题方略】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所要描绘画面范围的意象。(找全景物)如例1要求描绘颔联的画面。例2要求描述画线句子的画面。其中例1颔联的意象有:潮、江、岸,风、帆。例2
的意象是小园、桃花、李花、菜花等。
第二步:给每个意象加上修饰语进行润色.如例1意象添加修饰语分别为:春潮、江水、两岸、春风、船帆。
第三步:最后运用联想和想象和适当的修辞手法,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第四步:必要时还要揭示是人的思想感情。做到“境与情合”。
考点五
赏析技巧
考点阐述:
赏析技巧,就是部分诗歌中诗人写作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等。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时:“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某诗运用了某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诗歌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等等。
精题回放
例1(2020
陕西)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首先明确写作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再思考我们学过的,运用这种手法的诗词,找到相关例句加以印证。本题,明确指出运用“兴”的手法,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再拓展思考运用这种首发的诗歌,《蒹葭》《回延安》等。分析这些诗句是如何运用“兴”的手法引出要歌咏的内容。
参考答案:“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 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示例:“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例2:(2020四川泸州)
宿翠微寺

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3.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打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4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抒情方式及其作用。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解答时先要辨别,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本题由“心不厌,故山中”课判断运用的是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
13.
(4分)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2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
【解题方略】
赏析诗歌技巧,要注意按照下面四步进行: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规定区域,确定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如例1要求分析起句,那么起句就是规定区域。
第二步: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技巧。
第三步:说明运用这种技巧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第四步:答题模式:运用了
……
手法

写出了
……
表达了
……
(作者情感或道理)具有
……
表达效果。
考点六
感悟意境
考点阐述:
(一)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感悟意境,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围,选择意境相近的诗句等。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写景细致,请简要分析③诗中“XXX”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④从全诗看,对“XXX”意象是如何体现的?
(二)常见意象
1、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
① 杨柳。 ② 长亭。③ 南浦。④酒。
2、思乡类意象(思念家乡;牵挂亲人)
①月亮。②鸿雁。③ 莼羹鲈脍。④双鲤。⑤捣衣。⑥砧声。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① 梧桐。 ② 芭蕉。③流水。 ④ 猿猴。⑤杜鹃/子规。 ⑥斜阳(夕阳、落日、残阳)
⑦西风。 ⑧丁香。⑨杨花。其他:落花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① 菊花。②梅花。③ 松柏。 ④竹。⑤ 黍离。⑥冰雪、草木。
5、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① 红豆。②莲。③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① 投笔 ② 长城。③楼兰。④柳营。⑤ 请缨。⑥羌笛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① 五柳。 ②东篱。 ③三径。
(三)意境规范用词
1、意境种类(两字):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静谧、幽清、恬静、婉转、朦胧、明净、优美
繁复——绚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瑰丽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2、意境四字类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寒
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雄浑壮丽
精题回放
例1(2020四川南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分析能力。“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断”即指深夜。其中,第一空考查意象。第二空考查意境。解答意象题,只要找出规定内所描绘的事:物即可。解答意境题,则要联系诗人、写作背景以及意象的特征来分析。本题是诗人被贬黄州所作,他内心孤独寂寞,因而所写诗词也带有这种情感,然后分析三个意象“缺月、疏桐”“漏断”。描绘的是一个萧索寂寞冷清、万籁俱寂的世界,因而氛围应是清冷的、孤寂的。
答案:(1)漏断 清冷、孤寂
【解题方略】
意境分析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解答时要注意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先确定意象。如例1先找出三个意象。
第二步。依据作者的情感借助联想和想象,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画面,并用双音节词组合画面的特定悲壮等。如例1所渲染的氛围便是清冷孤寂。
第三步:揭示景与情的关系。
答题模式:这首(句)诗描绘了
……
的画面,营造了
……
氛围,表达了作者
……
思想感情。
考点七:名句赏析题
【考点阐述】
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
( http: / / www. / s q=%E4%BA%BA%E4%BB%A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称道的地方。这些诗词名句,要么情景交融,情思绵绵;要么蕴含哲理,发人深思;要么情感积极,斗志昂扬;要么用词精炼,形神兼备等。
赏析诗(词)名句:解读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抓住特点:抓住诗句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判定该句是否有言外之意,是否与主旨或情感有关。如果有言外之意,要答出言外之意;如果与诗歌主旨有关,要扣住主旨来答题;如果与表现诗歌情感有关,要结合情感答题;如果运用了比喻手法,要答出比喻义;如果诗句包括了典故,要答出运用典故所要表达的寓意;如果有关键词语,还要答出该词语的含义等。
此外,答题时,还要注意: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语(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丽等。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或表明的观点、志向等。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
【常见题型】
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
【答题思路】
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答题格式:运用的……手法+写出了……(具体内容)字面含义+表达了什么(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情感或包含的哲理)+表达效果。
【典型例题】
2.(2019 百色)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案】
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分析】
本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答】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要找出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所用修辞的特点,结合写作背景,整首诗的意思,加以赏析。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意思是: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这一句写的是远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中考体验〗
【2021 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13题。(8分)
早归
唐·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4分)
13.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分)
【2021 山东枣庄】(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8.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
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
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彩。
D.
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9.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1 四川自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4.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

(2)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3)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4)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5)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5.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1 江西】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021 南充】(二)诗词鉴赏(共12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共6分,每小题3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3分)
【2021 浙江宁波】四)古诗阅读(6分)
【甲】子夜昊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①。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乙】中吕 朝天子 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②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3.【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捣衣声等。(2分)
14.【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 湖北随州】(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10~11题。
【甲】
题大洪山①
(唐)杨逴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远,始见独尊惟大洪。
【乙】
题大洪山
(宋)黄载
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②汉沔③间。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④边。
  【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10.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3分)
11.【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021 湖南岳阳】(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9.
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
10.
“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