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九
文言文精讲精练
学案(原卷版)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
花
落
谁
家
一.中考透析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2004—2021年共18年吉林省和长春市中考课内文言文篇章回顾
年份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21
长春市
爱莲说
送东阳马生序
出师表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马说
湖心亭看雪
邹忌讽齐王纳谏
曹刿论战
送东阳马生序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出师表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岳阳楼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桃花源记
曹刿论战
吉林省
醉翁亭记
曹刿论战
岳阳楼记
承天寺夜游江城子
桃花源记
三峡
陋室铭爱莲说
醉翁亭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石潭记承天寺夜游
论语八则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送东阳马生序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小石潭记
陋室铭
分析:纵观长春市18年考题,一共出了12篇文章,还有26篇没呈现,即:《天时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陋室铭》《承天寺夜游》、《三峡》,《富贵不能淫》。《河中石兽》《虽有嘉肴》《北冥有鱼》《伯牙善鼓琴》《答谢中书书》《愚公移山》《陈涉世家》《论语十二章》《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孙权劝学》《诫子书》《狼》《咏雪》《卖油翁》《与朱元思书》《大道之行》《核舟记》《陈太丘与友期行》重复出现的是《桃花源记》《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
★考向分析
年份
篇名
朝代
体裁
字数
题量分值
题型考点
2018(吉林省)2018(长春市)
岳阳楼记出师表
宋三国
散文表
36477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选择、品系词语表达效果、分析人物形象、对联文学常识、实词选择、品系词语表达效果、简答、筛选信息
2017(吉林省)2017(长春市)
承天寺夜游VS江城子密州出猎小石潭记
宋唐代
散文、词散文
223242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简答、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筛选信息、内容理解、概括能力
2016(吉林省)2016(长春市)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晋代宋
散文散文
42736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主题文学常识、实词填空、描写方法、筛选信息、主题
2015(吉林省)2015(长春市)
三峡马说
北魏唐代
散文议论文
190181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筛选信息、体会描写方法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写作手法、主题
2014(吉林省)2014(长春市)
陋室铭VS爱莲说湖心亭看雪
宋明代
散文散文
27819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主题、写作手法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理解内容、原文内容把握、描写角度
2013(吉林省)2013(长春市)
醉翁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
宋人物传记
散文散文
48746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写作顺序、内容理解、主题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品析词语、内容理解、写作手法
2019(吉林省)2019(长春市)
曹刿论战送东阳马生序
明
散文序
357690
5题10分5题10分
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主题、写作手法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品析词语、内容理解、写作手法
2020(吉林省)2020长春市
醉翁亭记爱莲说
宋宋
散文说
478116
5题10分3题7分
实词、文学常识,内容理解、概括归纳、主旨实词、文学常识、主旨、写作手法、标点符号
2021(吉林省)2021长春市
陋室铭曹刿论战
唐朝先秦
铭记叙文
81222
5题10分3题7分
实词、文学常识,内容理解、手法、主旨实词、
写法布局
内容
【考情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从2013年开始,近6年的文言文选文均为唐代、明代、宋、晋、北魏等时代的散文、序、说、词、表、铭、记叙文、议论文等,主要题型: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简答、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主题、写作顺序、品系词语表达效果、简答、对联、描写方法等。根据2021年长春市试题,预测未来考试题型,将要发生变化。
(二)看今朝花落谁家:★部编版38篇取其一篇
38篇文言文备考分析
1.“除”:《陋室铭》(吉林2021考查)《爱莲说》(2020长春考查)《醉翁亭记》(吉林2020考查)《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曹刿论战》(2021长春考查)不做备考的,剩余30篇
2.“熟”。考过的文言文和2022样卷中出现的应该作二级备考。除了熟悉真题之外,还需要参考样卷出题形式来进行备考
3.未考过的一级备考。
4.押题押宝,重点备考。(5篇)《三峡》、《桃花源记》《愚公移山》《富贵不能淫》《答谢中书书》
二.两篇样卷分析
第一篇:长春市2021年中考文言文试题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不谋而合
B.衣食所安
居安思危
C.公问其故
一见如故
D.一鼓作气
旗鼓相当
7.文章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2分)
8.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鸟雀近人
苏轼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③,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④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⑤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害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
(选自《闲雅小品丛书》有改动)
[注]①武阳君,苏轼母亲程氏,武阳君是封号。②鷇(kòu):初生的小鸟。③驯扰:驯服,驯养。④忮(zhì):加害,⑤鸱鸢(chī
yuān):鹞鹰和老鹰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由
是
观
之
异
时
鸟
雀
不
敢
近
人
者
以
人
为
甚
于
蛇
鼠
之
类
也,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
1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想?(3分)
【译文】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得到了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的信任。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它们)自然就亲近人,将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题号
题
目
考
点
出
处
分
值
6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肉食者谋之
不谋而合
B.衣食所安
居安思危C.公问其故
一见如故
D.一鼓作气
旗鼓相当
实词解释
课内
2分
7
文章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略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写法材料布局
课内
2分
8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人物形象
课内
3分
9
由
是
观
之
异
时
鸟
雀
不
敢
近
人
者
以
人
为
甚
于
蛇
鼠
之
类
也
断句
课外
2分
10
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
句子翻译
课外
3分
11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想?
内容理解
课外
3分
第二篇:
长春市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网上阅卷模拟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周亚夫军细柳营
当奖率三军
(《出师表》)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昭将军
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C可得而犯邪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D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多助失道寡助》)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开篇只用“大入边”三个字,便营造出烽火烛天、胡尘匝地的紧张气氛。
文章写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意在突出天子威势显赫。
汉文帝到细柳营时谨守军令,且对周亚夫人大加赞赏,可见他的圣明。
文章多处采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增加了观察人物的视角,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3分)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9——11试题(8分)
司马迁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
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节选自《历代文选,赠盖邦式序》中国青年出版社)
9.用“/”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10.对“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平生与他同游的人都还在。
B.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还存在。
C.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的收获都呈现在文字中。
D.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尝试把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写进去。
11.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司马迁“平生喜游”对创作《史记》有何帮助?(3分)
题号
题
目
考点
出处
分值
6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周亚夫军细柳营
当奖率三军
(《出师表》)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昭将军
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C可得而犯邪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D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多助失道寡助》)
实词解释
课内
2分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文章开篇只用“大入边”三个字,便营造出烽火烛天、胡尘匝地的紧张气氛。文章写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意在突出天子威势显赫。汉文帝到细柳营时谨守军令,且对周亚夫人大加赞赏,可见他的圣明。文章多处采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增加了观察人物的视角,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内容理解
课内
2分
8
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司马迁“平生喜游”对创作《史记》有何帮助?
文意理解
课内
3分
9
用“/”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断句
课外
3分
10
对“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平生与他同游的人都还在。B.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还存在。C.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的收获都呈现在文字中。D.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尝试把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写进去。
句意理解
课外
2分
11
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司马迁“平生喜游”对创作《史记》有何帮助?
内容理解
课外
3分
2021年样卷及2021真题分析
这两张试卷,他们题号、分值、题型、甚至提问方式基本都一样。只不过发现,样卷中的实词考查,选取了课内多篇,考取一词多义,这在形式上发生变化,难度也加大了。课外文言文,都有断句、内容理解、句意理解或者翻译句子试题。所以参考样卷不仅仅是参考作用,更是指向标,试卷考查点逐步完善。
2020年是长春市部编版的第一年考试,2021年是部编版第二次考试,所以参考样卷的作用肯定举足轻重。故,我大胆猜测,今年的文言文命题也和样卷大同小异,甚至就是“孪生兄弟”。
说明:没有范围。课内文言文将降低难度。课内文言文分值7分、课外文言文分值8分、实词考查只出现一次。会出现翻译句子、断句、文学常识、不一定出现比较阅读,会出现选择题(四个选项)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理解实词的含义
【常见题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下列句子中的“X”和例句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
是(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下列句子中的“X”和例句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
是(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首先,对教材中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等语法现象熟稔于心,积累词汇。
其次,针对课外文言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应
对:1.课内迁移法;2.组词法;3.语境推测法。
课内迁移法
课外文言文阅读其实是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
拓展延伸,大多数的字词为课内所学习掌握的内
容。只要认真学好课内字词解释,课外文言文字
词解释便不足为惧。如“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
[2019
天津]”中“悉”字在《桃花源记》《出师表》
中都有出现,《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是
“都”的意思,将“都”的意思代入“府治被火焚,文
卷悉烬”中,符合语境和选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因
此本题的“悉”也可以理解为“都”。
组词法
古代汉语简洁精炼,用词讲究,部分词语可以
通过组词来解释。如《送东阳马生序》中“计日以
还,,的“计日,,可解释为“计算日子”。再如“夫功臣
子弟多无才行[2019
烟台]”中的“行”通过组词
法可以解释作“品行”。不过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
以这么解释,组词之后最好是将词语的含义代入
原文中,看句子翻译是否通顺,以此来检测词语的
解释是否正确。
语境推测法
当课内迁移法和组词法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词
语含义的时候,可以用语境推测法。如《出师表》
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有“看”“回头看”的
意思,这句表达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对诸葛
亮的尊重,只用一个“看”表达不出这种情感,所以
应该翻译成“看望、拜访”,表达对诸葛亮的尊重。
【注意】
应对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做到熟练掌握才能
自如地运用课内迁移法,实在没有印象可以结合组词
法和语境推测法临场发挥。
考点二: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题型】
下列句子中的"X”和例句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
是(
)
下列各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不同的一
项是(
)
【答题思路】
句意分析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用法。
交换理解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
用法是否相同,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
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
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
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
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
肯定也不同。
代入检验
将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分别代入句子
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中考的虚词题
大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
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熟知的,再以此推断另一个
的用法。
【注意】
课内虚词的学习是关键,课内虚词掌握的扎实,
那么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虚词的考査也就能迎刃而
解了。
考点三:停顿、断句
【常见题型】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X处)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方法指导】
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分类
示例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示例:(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2)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加强反问语气)(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表议论)
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
3.“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等。
4.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
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分类
示例
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恐/前后受其敌。(《狼》)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
先 / 天下之忧 / 而忧(《岳阳楼记》)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5.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例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亭者谁,庐陵/欧阳修也等。
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7.“而”字的停顿。
①“而”字表转折关系时:
“而”字在句首
在“而”字后应该停顿
“而”字在句中
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六则》
②“而”字若起到下列作用,就应该和后面的词语连读:
形容词(副词)+而+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动词+而+动词
——
“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表示承递关系
——
8.“之”“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9.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考点四:翻译句子
【常见题型】
要求直接翻译画线句,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査。2.要求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答题思路】
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1)信——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达一通畅,语意流畅,没有语病。
(3)雅一有文采,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文笔
优美。
明确选句的特点
(1)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特殊语法
现象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
殊的文言句式的句子。(3)有深层含义,对情节发展、文章中心或人
物形象(情感)有揭示作用的句子。
3.翻译句子的六个方法及示例
其六个关键词是:保留、对应、更换、补充、调序、删除。见下面的技法示例。
翻译方法
例句
译文
保留一古汉语中表示时间、地
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的词语
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
查。(年号、时间词、人名、地名不
用翻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此皆良实。(官职名不用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远调
巴陵郡做知州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都是些忠良诚实的人
对应
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
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
一个字组合,或直接用现代汉语的
一个合成词来代替,以对应现代汉
语的意义
密莅卫之里不堰于内
然而侍候守卫的大臣在朝中不敢
懈怠
更换一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
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
变化,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翻译时应注意。还有,凡是通假
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
小大之堑,虽不能察,必以偵。
(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率妻壬邑人,来此绝境。(妻
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
配偶")
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
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去
处理带领妻壬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
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补充一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
些成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把
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
就会出现语意不清的现象
省略主语:(臣)今当远离,临
表涕零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此人一一为(其)具
言所闻
(我)如今即将离朝出征,面对
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
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
三次(击鼓)勇气已经衰竭了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
自己所听到的事
调序一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
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调整语序,以
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能谤讥于市朝。[正常句式为:能于市朝谤讥(寡
人)]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
过失
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
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没有实
际意义,翻译时可以不译
去战,勇气也。(“夫",句首发
语词,无义)寒暑易节,始一反蓮。(“焉”,
句末语气词,不译)
作战,靠的是勇气寒来暑往,季节变换,才往返
趟
简要口诀:名词要留,无义要删,省略须补,倒装要调,更多时候,用换来整。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五:内容理解与概括
文言文的内容理解与概括,考生须在读懂、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在的逻辑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常见出题形式有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
【常见题型】
填空题。
为什么要
/
的原因是什么?
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简要概括……
【方法指导】
1.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考查形式
(1)隐性考察。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融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或“筛选文中信息”的考察中。这种情形比较多见。
(2)直接考察。专门设题或设项要求“分析概括具体的事件、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这种情形比较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2.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出题角度
(1)要求分析事件前因后果,回答人物某种做法的原因。常见设问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2)要求分析人物某种性情、品质的具体表现。常见设问形式:表现……的句子是 。
(3)概括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常见设问形式: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4)文章主旨的梳理。常见设问形式:本文提倡/主张 。
(5)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文中的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等进行分析,由考生辨别对错。
3.做好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文章
(1)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步骤:
①第一遍快速阅读,阅读时应注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②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③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标注或划线部分 )
④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往往出现在最后一道题,考生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可以先做最后一道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⑤带着问题第二遍快速阅读文本,有时候题目的出题角度对我们读懂选文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边读边留意与出题角度有关的语句,做好标记,组织语言进行答题。
(2)具体答题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4.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1)题目目要求从原文或选项中提取或甄别什么信息,在题干中都有明确的概括性的提示,我们要对提示的含义认真吃透,它能给我们一个提取或甄别信息的标准。
(2)明确了筛选信息的标准后,我们要细读原文,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或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弄清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筛选扫清了障碍。
(3)在对文章(或选项)内容分析归类的基础上,看看哪些内容符合信息筛选的标准,通过这样的甄别判断,从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
(4)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可以直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考点六:把握作者的情感
【常见题型】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中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作者为什么会……(激动、忧愤等)?
阅读第X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赞扬/否定。
【答题思路】
从关键词判断。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体现作者
情感态度的词语、句子。
从人物的言谈举止中判断。人物的语言、心理、
行动均能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
从关键句入手。叙事类文章中那些议论与抒情的句
子,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七: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
1选文表现了XX怎样的品质?
2.XX的哪些方面让人感动(钦佩)?请根据选文第
X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简要分析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选文表现了
XX的哪些特点?
5.本文中XX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
分析
【答题思路】
了解设题特点
围绕一个人物叙述的文言文通常会要求考生
概括人物在某一方面的优点。这样的优点大体包
括:①对现实的态度,如豁达、消沉;②意志特征,
如勇敢、果断;③情绪的感性特征,如热情、开朗;
④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关注人物的思想和言谈举止。
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均能表现人物的情感
变化,故分析人物情感应紧扣该人物的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进行。
关注评价性的句子。我们还可以从他人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
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人物的所作所为能够反映其性格特点、精神面貌。
积累分析人物的术语
人物形象
常用词汇
正面
人物
帝王
善于纳谏、知人善任、体贴民情、爱民如
子……
臣子
敢于进谏、忠君爱国、机智勇敢、能言善
辩、精于谋划、为人谦让、破案如神……
名士
情趣高雅、超凡脱俗、桀鹫不驯、多才多
艺、博学多闻、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父母
勤劳、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重
视教育……
小孩
勇敢、机智、聪慧、好学上进、孝敬长辈、口
齿伶俐、勤奋刻苦、专心致志……
人物形象
常用词汇
反面
人物
狡诈贪婪、趋炎附势、背信弃义、沽名钓誉、
恃强凌弱、见风使舵、蛮横专断、表里不一、口
蜜腹剑、无恶不作、忘恩负义、油嘴滑舌、卑鄙
无耻、落井下石、投机取巧、乘人之危、欺上瞒
下 …
6.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角度
(1)从分析正面描写入手。
①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如《陈涉世家》中陈胜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语言可看出陈胜是一位胸怀大志,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农民起义领袖。
②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有时语言可以刻意去伪装,但行为、动作却很容易暴露自身的特点,而且往往表现在细节上。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一语句写出了宋濂小时候嗜学、勤学、苦学的品质。
③关注人物心理。人物的心理会烙上个人精神品格的印记。
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的心理活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出了作者身处逆境旷达的胸怀。
④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人物的神态(表情)是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
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的神态由开始的“不悦”到“怫然怒”,再至“色挠”,形象地写出了秦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2)从分析侧面描写入手。
人物的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人物,或者通过描写他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从侧面间接地表现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7.具体答题步骤
(1)认真看清题目,带着问题通读文本,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语言、行动等)。
(2)准确理解文意,将人物描写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进行概括和归纳。
(3)在描述人物性格特征时,一般用二至三个词语来形容,尽量用四字词语。如:信守诺言、虚心好学、机智勇敢、治学严谨、宽厚待人、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知错就改、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豁达乐观、实事求是……
8.分析人物形象与性格的角度
分类
解释
外貌描写
以“形”传“神”,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处境、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动作描写
人物的一举一动最能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语言描写
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描写更能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多维的性格。
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物内心变化的面部表现,把握神态描写便于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心理描写
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
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间接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
答题注意事项
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考点八:分析写作方法
【常见题型】
本文开头从……说起,有什么好处?
2.文章是怎样写……的?
3.第X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手法)?
4.选文是怎样表现……的?
【方法指导】
1.表达方式
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一)记叙
①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②记叙顺序
⑴顺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交代清楚明白。
⑵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⑶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⑷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⑸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描写
(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3)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4)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
(5)描写的作用:
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细节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体现人物心情/心理活动;⑥暗示影射。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工笔: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环境描写: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三)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四)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2.文言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2)联想、想象: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4)照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5)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6)衬托或烘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7)渲染: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营造氛围,为行文做铺垫,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感染力。
(8)抑扬结合: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9)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10)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11)托物言志:借物说理能够把不容易讲清楚的抽象道理深入浅出的说明,使道理说得生动而具体,更有说服力。
(12)动静结合:是一种 “动”与
“静”之间的衬托,用
“动”衬
“静”,或用
“静”衬
“动”。
3.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7)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8)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9)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结构安排(谋篇布局)
(1)谋篇布局的作用
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
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2)常用到的词语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详略得当,情节起伏,构思精巧,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匠心独运,深然天成,结构严谨,思维严密等。
5.语言运用
(1)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口语化、有地方色彩、符合人物身份等;
(2)语言特点:
①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②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③体物入微: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④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⑤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⑥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⑦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
⑧含蓄蕴藉: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⑨整散结合:既匀称整齐,又有错综变化。
考点九:比较异同
【常见题型】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的问题,但侧重点不同,请
分析。
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甲文中的……能否用乙文中的……解释,为什么?
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题思路】
初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其主要内容。
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
情的前因后果,分析其关系,以求更准确地理解。
落实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
中求异
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
表达出来。
1.文言文比较探究的出题类型及答题角度
类型
答题角度
求异型
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
求同型
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
互解型
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
综合型
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
2.文言文比较探究的步骤
步骤
解释
1.首先要把握文意,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
这是对选文进行比较、对照、鉴别的基础。由于用来比较阅读的选文之间存在着联系,把握文意时要注意发挥迁移思维能力,根据对一篇选文的理解来加深对另一篇选文的理解,相互启发,使理解更准确,更深刻。
2.弄清题目要求,明确比较的角度
弄清是文章内容的比较还是写作特色的比较,是要求“求同”还是要求“求异”。只有找准思考方向,才能够避免答题的失误。
3.“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是对选文之间的不同点要能够辨析,“异中求同”是对选文的共同点要能够概括,这正是比较阅读题突出的特点。
3.文言文比较探究常见角度及应对策略
(1)比较文章主旨情感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甲文写于××期间,抒发了××的思想感情;乙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怀。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1.正确地翻译句子,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得出启示或总结道理。3.把结论与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写成答案。
(2)比较人物形象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和××的性格特点。2.甲文表现了××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作者××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从正面描写入手:与人物关联的具体事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文段中简洁概括人物特征的语句。从侧面描写入手:第三者的语言(评价);作者的评论等。
(3)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甲、乙两文都用了××手法,试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其次要明确常见的写人叙事的手法。答题的基本形式是:使用了……,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的主旨。也就是从“写法”“好处”“内容”“主旨”四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4)比较探究启示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哪些启发。
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考点十:启示感悟类
文言文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中考文言文阅读常常考查有关感悟启示、拓展认识的内容,它们既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答题的难点。考查类型主要有:①认识启示类:谈对阅读材料中某一问题的认识或从中获得的启迪;②拓展感悟类:从阅读材料出发进行拓展,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探究并得出发现。
【常见题型】
结合选文,谈谈你在……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结合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
对于文中……,你的看法是什么
【答题思路】
1.文言文启示、感悟类设问解题角度
从结果找原因
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
析形象,知品行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
看题目,定方向
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
抓议论,明主旨
抓住文中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
2.文言文启示类答题思路
类别
常见启示
为人道理
诚信
自知之明
灵活处事(反:固执己见)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待人以诚(反:虚伪) 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反:贪图享乐/鱼肉百姓)
公正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自私自利)
宽容(反:斤斤计较) 虚怀若谷/举重若轻
处事方式
善于思考/不轻信盲从/有主见/敢于质疑/不迷信(反:盲从/无主见/人云亦云/迷信)
不畏艰难(反:退缩)
敢于进谏 勇于探索、创新 专心致志
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可以以弱克强
重视后天的教育
科学哲理
实事求是,勇于实践
全面看待问题/有全局意识(反:片面、孤立)
辨证地看问题(反:墨守成规)
透过现象看本质(反:不要只看表面,凭空想象)熟能生巧
人物品质
爱国爱民/忧国忧民 仁爱/仁慈 乐观/豁达/旷达 潇洒闲适 机智聪慧 幽默 有恒心 耐心 勇敢 诚信 有胆识 坚强 执着 忠诚 孝顺 尊老爱幼 从容镇定 廉洁自律 以身作则 洁身自好 有进取心 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
善辩
胸怀大志
有远大抱负
舍己为人 吃苦耐劳
考点十一:文意转述
【常见题型】
此类题为选择题,一般为文中原句转述,或者对
文章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转述,转述后有三种结果:
(1)
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
(2)
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
(3)
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答题思路】
培养细心的审题意识
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择“不相符的一项”
还是“符合的一项”。
关注难点选项
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结合对选项
的理解进行比对,得出答案。
【注意】
一找:在原文中找与选项对应的段落,再从该段
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话语。
二比:比较原文句、段文意与选项表述是否一致。
考点十二:辨析语言现象
中考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关键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
【常见题型】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与文中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方法指导】
1.通假字解释
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①依据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一句中的“唱”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讲通了。
②凭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讲通了。
注意事项: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要先写出其本字,然后再解释其语境义。例如: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是古义,现在变化了意思便是今义。
词义扩大
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词义缩小
左佩刀,右备容臭 臭:古义:气味,今义:气味难闻
感彩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中性)今义:言行十分恶劣(贬义)
词义转移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特别注意】区分古今词义变化,还要特别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防止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中形式上相似的双音词混同。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另外,平时要多积累、多比较,仔细分辨,不要把它们与现代汉语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
3.词类活用
(1)名词的词类活用
类型
解释
举例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名词作状语
一般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2)动词和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类型
解释
举例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化为名词。
“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化为动词。
“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3)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类型
解释
举例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4)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类型
解释
举例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
“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4.一词多义
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有些多义词常用的义项往往多达五六个甚至十几个。然而无论多少,在一个句子里某词的具体含义只能是确定的一项。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例如:公问其故(原因,缘由)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对于这些词的辨析,首先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同一词语表示的不同意思。再次,还要结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分析词语的意义。
特备注意: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
例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手足情深,焉能或忘”中的“手足”本义是指“手和脚”,比喻义为“兄弟”“党羽”。
5.课外文言文词语解释答题技巧
深度联系课内,巩固课内之事
课外文言文考查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词语是课内文言篇目中出现过的,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确定合适的义项。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联系语境,确定词义
一个词语,往往有多个义项,然而一旦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它就只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判断它最适合的意义。
文言文特殊句式在中考题型中作为独立形式出现的地区并不多,但是在文言文翻译题型和理解文言文内容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会作为3-4分的比重来考察,文言文的理解题型也占到3分以上,所以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非常重要。
【方法指导】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
1.倒装句。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1)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
类型
分析
示例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介宾倒装
疑问代词+宾语+动词,疑问代词有“何、谁、胡、恶、安、奚”等
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
谓宾倒装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
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
介词“以”的宾语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
其他,表示强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2)状语后置: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常用介词“于”“以”。例如: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③徐喷以烟;④为坛而盟,祭以尉首;⑤屠惧,投以骨。(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或强调定语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类型
示例
中心词+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
(4)介宾结构后置。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如: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如: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5)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1)判断句的重要标志。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类型
分析
示例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刘豫州王室之胄
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例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3.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类型
分析
示例
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省略
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省略介词“于”
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口技人坐(
)屏障中
4.被动句。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为”字句
例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为……所……”句
例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
“为所”句
例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例如: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四.考前试题浏览
(一)《鱼我所欲也》阅读浏览题
【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
孟子告子上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豆:古代食器,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5、蹴:踢
6、得:通“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7、乡:通“向”,原先,从前
8、何加:有什么益处。
9、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量器
10、辩:通“辨”,辨别。
12、已:停止。丧:遗失
13、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14、如使:假如,假使。
15、苟得:不合理取得,此处指:“苟且偷生,
【主题】
中心论点: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结构】
第一段: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并展开论述以论证论点。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本文的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进一步论证“义”的重要,劝勉人们要重义轻利,保有“本心”。
【基本内容】
1.作者以比喻方式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2.主要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3.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生在世,无论什么情况下,应舍生取义。用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而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7.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8.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9.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10.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11.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应用】
(1)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者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局限,应予剔除。
(二)《醉翁亭记》浏览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欧阳修全集》。
2、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 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卒谥文忠。
二、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三【书下注释】
1、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2、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3、翼然:像鸟展翅的样子。4、林霏:树林中的雾气。
5、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6、秀:茂盛。
7、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8、涂:通“途”。
9、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10、山肴:野味。簌:菜蔬。
11、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12、射:指投壶。这是古代举宴会时常玩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里,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要罚酒。
13、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觥:酒杯。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的筹子。
14、翳:遮蔽。
四【成语】
1、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2、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3、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4、水落石出: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五、【按要求默写】
1、文章的破题句(直抒胸臆的句子;奠定文章抒情基调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点明文章主线(微露主旨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描写春天的景色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
5、描写夏季的景色的句子:佳木秀而繁阴。
6、描写秋季的景象的句子:风霜高洁。
7、描写冬季的景色的句子:水落而石出者。
8、描写游山盛况的句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9、最能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语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文章的主旨句(醉和乐相统一的句子;画龙点睛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六、【中心思想】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乐民所乐得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派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七、【写作特色】
1、骈散结合
本文是游记散文,却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如“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完全是骈文的写法。
全文用了21个“也”字,25个“而”字,把诗一样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
2、精巧的结构
文章的起承转合,处处注意呼应照应,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八、【内容理解】
1、“乐”字是如何贯穿全文的?
“乐”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滁人游是游玩之乐,写出滁州人生活的安定富足,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宴饮是表达“宴酣之乐”;写太守醉是写太守与游人同乐的“游而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政治思想;写鸟鸣是写“禽鸟之乐”,为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同其乐”。文章运用层层烘托的方法,含蓄委婉,又处处前呼后应,无懈可击。可见,环绕一个“乐”所表现的内容,与其说是欧阳修的生活情趣,不如说是欧阳修的政治情怀。
2、“醉”与“乐”的关系如何?
文章多次提到“醉”。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再到“醉能同其乐”,这些“醉”表面都在写太守的饮酒而醉,实际上这里的“醉”还有被周围的美景所陶醉,还有对“与民同乐”的理想实现的心醉。作者将“醉”和“乐”统一了起来,“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3、对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①写山水之乐是为了派遣抑郁、寄情于山水。
②写游人之乐是为了表明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时侧面赞美了作者的政绩。
③写太守之乐意在表明乐的原因和内容,突出与民同乐的主旨。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的作用?
这是文章的破题句,直抒胸臆,为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说明太守的真正乐趣。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的作用?
这是全文的线索(“乐”是主线),此句将山水之乐融化在宴饮当中。
6、第一段写山和泉各有什么作用?
由山引出泉,由泉引出亭,即介绍了醉翁亭的环境,又为写醉翁亭作了铺垫。
7、欧阳修不足四十岁而以翁字自称可见其怎样的内心世界?
看出他历经沧桑后对人生和仕途深沉而旷达的复杂感受。
8、第二段写景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①分总的特点,条理清晰。
②抒发了作者纵情山水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将山水之乐具体化了,为下文写宴酣之乐和与民同乐作了铺垫。
9、“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句的作用?
突出“乐亦无穷”,为下文写宴酣之乐和与民同乐作了铺垫。
10、第三段描写了哪几个场景?哪个是核心?其它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①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②“太守醉”是核心;其它场景给“太守醉”作陪衬。
11、为什么要把滁人游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写?
表明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和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这说明太守励精图治,滁州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为突出文章的主旨与民同乐作铺垫。
12、太守宴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酒菜都是取自当地,极为简便,但却野趣十足,快乐无穷;
②突出太守清廉节俭,不铺张浪费,不讲排场,完全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13、太守醉有什么含义?
不是酒醉而是心醉,心醉于山水的美好,滁州人生活的安定富足和与民同乐政治理想的实现。
14、滁州人兴高采烈地出游与太守有什么关系?
滁州人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了,这是太守励精图治的结果。
15、第四段作者写了哪几种乐?其中哪种境界最高?为什么?
①“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②“太守之乐”境界最高;
③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16、第四段的写法?
①衬托的写作手法;
②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17、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其中包含着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和与民同乐。
18、结尾才点出作者姓名有何妙处?
用设问点出太守姓名,总收全文,照应全文,将悬念揭开,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
(三)《曹刿论战》浏览题
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编者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我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名著。
二、 【书下注释】
(1)齐师伐.我:讨伐、攻打(2)肉食者鄙.:鄙陋,眼光短浅(3)又何间.:参与(4)何以战:用、凭(5)衣食所安:有“养”的意思(6)弗敢专也:独自占有
(7)小惠未偏:通“遍”遍及、普遍(8)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9)弗敢加也:虚夸,这里是以少报多(10)必以信:信实,这里指对神说实话
(1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12)神弗福.也:赐福、保佑(13)小大之狱.:案件(14)忠之属也:尽心竭力 (15)公将鼓之:击鼓进军(16)齐人三鼓..:击三次鼓
(17)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18)再而衰:第二次击鼓(19)三而竭:第三次击鼓(20)齐师败绩:大败 (21)公将驰之:驱车追赶(22)遂逐齐师:就追赶(23)既克.:战胜\攻下(24)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25)望其旗靡.:倒下
三、问答题
1.肉食者鄙”,此处的“肉食者”指的是哪种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执政的贵族。借代
2.战前通过曹刿与庄公的对话,体现了曹刿怎样的战略思想?
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直到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取信于民是战争的先决条件。
3.曹刿问庄公“何以战”,庄公回答了三条理由,曹刿为什么否定了庄公的前两条?
“衣食所安”不是普遍施于民众的实惠无关战事全局;“牺牲玉帛”是例行宗教性礼仪,并非对民众真诚的许诺。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小恩小惠和神灵的保佑上,没有意识到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无法取得民众的支持,战争没有取胜的把握。
4.曹刿为什么待齐军三鼓之后击鼓进军呢?
因为“夫战,勇气也”选择“彼竭我盈”的战斗时机。
5.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其中正面描写战争的话只有三句,把它写下来,并简述其作用。
“战于长勺”,点明战争的地点;“齐师败绩”简述胜负迹象;“遂逐齐师”交代大获全胜结果。
6.文中哪两件事表现了曹刿的深谋持重和卓越的智慧才能?
选择击鼓进军的时机和选择追赶敌军的时机。
7.“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曹刿为什么说“未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通过曹刿与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9.怎样认识和评价鲁庄公这个人?
他是一个平庸、驽钝的君主。政治、军事上表现的无知无能。但他任人唯贤,听取接纳别人的建议;不畏强敌,积极备战,政治上比较清廉。
10.本文怎样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击的敌人的责任感和护卫鲁国的政治热情;以曹刿与庄公对比,突出曹刿的机敏持重。借助对比,突出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11.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战前充分准备,取信于民;曹刿的深谋远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庄公听取意见,任人唯贤;鲁国是反侵略的战争。
12.“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出来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交代了什么?其中“我”指代什么?
交代了进攻者是齐国,防御者是鲁国。“我”指鲁国。
1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中,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曹刿的“远谋”有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将战胜的希望寄托是少数贵族的支持和神明的保佑上。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获胜的保证。
1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为下文写庄公的“鄙”做铺垫,反衬曹刿定远见卓识。是全文的纲领。
15.文中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从曹刿的回答同乡人的问话中,可以看出曹刿是怎样的人?
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16.曹刿为什么最后同意庄公与齐国打仗?
庄公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人民会服从他。战争有取胜的把握。
17.谈谈你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理解。
处理好案件只是为民办事的一种方式,光靠这一点还不能取信于民,但能做到这一点,就表明对人民作用的认识。有为民办事的决心,就会为人民办好其他的事情。
1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9.“既克,公问其故”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20.本文的特点是详略得当,哪些写的较详细?哪些写的较略?为什么?
战前曹刿与庄公的对话,战中准确掌握战机,详察敌情,战后论述战争原理,写的较详细。战征的规模、战斗的情形写的较略。这样有利于表现曹刿政治上的远谋,和军事上的才能。突出他的军事家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21.齐鲁战争爆发前,曹刿和乡人有段简短的对话,其中刻画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并且交代了怎样的社会环境?
刻画曹刿爱国的精神,乡人的置身事外。从中看出民众与统治者间的矛盾,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22.在战争的准备阶段,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的答话是想借此强调什么?
使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将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是不切实际的。
23. 文中曹刿的人物形象丰满赖于有鲁庄公的存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鲁庄公的哪些表现使曹刿这个人物更加鲜活?
战前三问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思想;战时行为突出了曹刿沉着自信;
战后发问突出了曹刿相差敌情、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
24. 就文章的第二段内容,请针对曹刿和鲁庄公个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示例:
①曹刿临战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表现出一个军事指挥家的风范。
②鲁庄公不差敌情,急躁冒进,又不能审时度势,可见其缺少军事指挥才能,但他能采纳良言,又不是为一个好君王。
25. 曹刿是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关键人物,但鲁庄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果后世君王读这段史书,应从鲁庄公身上汲取的经验与教育分别是什么?
经验:要善于听取和采纳正确的谏言。为人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教训:如果没有深谋远虑的谋略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26. 战争中鲁国军队士气大振,这应归功于曹刿的战术安排。写出文中可以表现这一内容的成语,并解释他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意思
一鼓作气。鼓足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或鼓足勇气做某事)
27. 大敌当前,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似乎是国之要务。但曹刿见到鲁庄公并没有首先关注具体的军事问题。他关注的是什么?简要评价他的做法
曹刿关注的是正确的战略思想,即取得民心。他的做法抓住了作战的根本问题,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因为只有取得民心,才能战胜强大的齐国。
28. 从文章中看曹刿并不是高官显贵,但他能在大敌当前时走进朝廷为君王谋划,最后是君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参与指挥战役,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他成功的根源在哪里?
一是他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有谋划指挥才能,更重要的原因是鲁庄公虽无智慧,但却是能纳谏的君王,使他的才能得以施展。
29. 陪衬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鲁庄公的哪些表现使曹刿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活?
战前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在曹刿的一再启发下才意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从而突出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战时庄公的急躁冒进与曹刿的指挥若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曹刿的沉着自信,善察战机,战后庄公不知取胜原因,曹刿为其作深刻分析,突出了曹刿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30. 本文题由“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后更改为“曹刿论战”。纵观全文,请你分析一下更改文题的理由。
“长勺之战”只是简单交代战役发生的地点,文题“曹刿论战”却突出了本文的写法及主题:
①本文情节是围绕曹刿及庄公的对话进行的。②通过曹刿的“论”来体现战役取胜的原因。
更能表现曹刿的军事才能。
31.一直以来,鲁庄公都被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陋,在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善于听取和采纳正确的意见;能够重用人才,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
3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请从做人和处事方面谈谈你的收获。
做任何事情都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事情才会成功。做人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在高明人士的帮助下取得成功在国家危难之计,要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遇到危机时不能急躁冲动,要从容冷静,细心谨慎。
3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文中是怎样表现鲁庄公的“鄙”的?
战前不知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在政治上目光短浅。战中急躁冒进,不讲战略战策,战后不知取胜原因,在军事上无知。
34“将鼓”“将驰”这个情节有怎样的作用
与上文的将战相照应,表现鲁庄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不能审时度势,缺少军事才能。与曹刿细心谨慎,从容冷静,指挥若定相对比,反衬出曹刿杰出的军事才能
写作特色:
(1)对比刻画人物:曹刿的积极参与乡人对备战的默然视之,突出曹刿抗敌为国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鲁庄公的鄙陪衬了曹刿的远谋
(2)对话突出人物:站前、战中、战后,通过对话写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的鄙
(3)内容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她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由于战争双方的参战人数、激烈程度等都是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河中石兽》考前浏览试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体裁:文言笔记小说2.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二、原文与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
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两只石兽一起陷入水中。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寻找石兽,竟然无法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
物理。是非木杮(fèi),
译文: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客观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译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只不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众服为确论。
译文: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 ”大家信服,认为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所以)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译文: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九
文言文精讲精练
学案(解析版)
—【决胜2022】中考语文二轮
初三冲刺专题系列讲座
花
落
谁
家
一.中考透析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2004—2021年共18年吉林省和长春市中考课内文言文篇章回顾
年份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21
长春市
爱莲说
送东阳马生序
出师表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马说
湖心亭看雪
邹忌讽齐王纳谏
曹刿论战
送东阳马生序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出师表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岳阳楼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桃花源记
曹刿论战
吉林省
醉翁亭记
曹刿论战
岳阳楼记
承天寺夜游江城子
桃花源记
三峡
陋室铭爱莲说
醉翁亭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石潭记承天寺夜游
论语八则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送东阳马生序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小石潭记
陋室铭
分析:纵观长春市18年考题,一共出了12篇文章,还有26篇没呈现,即:《天时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陋室铭》《承天寺夜游》、《三峡》,《富贵不能淫》。《河中石兽》《虽有嘉肴》《北冥有鱼》《伯牙善鼓琴》《答谢中书书》《愚公移山》《陈涉世家》《论语十二章》《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孙权劝学》《诫子书》《狼》《咏雪》《卖油翁》《与朱元思书》《大道之行》《核舟记》《陈太丘与友期行》重复出现的是《桃花源记》《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
★考向分析
年份
篇名
朝代
体裁
字数
题量分值
题型考点
2018(吉林省)2018(长春市)
岳阳楼记出师表
宋三国
散文表
36477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选择、品系词语表达效果、分析人物形象、对联文学常识、实词选择、品系词语表达效果、简答、筛选信息
2017(吉林省)2017(长春市)
承天寺夜游VS江城子密州出猎小石潭记
宋唐代
散文、词散文
223242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简答、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筛选信息、内容理解、概括能力
2016(吉林省)2016(长春市)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晋代宋
散文散文
42736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主题文学常识、实词填空、描写方法、筛选信息、主题
2015(吉林省)2015(长春市)
三峡马说
北魏唐代
散文议论文
190181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筛选信息、体会描写方法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写作手法、主题
2014(吉林省)2014(长春市)
陋室铭VS爱莲说湖心亭看雪
宋明代
散文散文
27819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主题、写作手法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理解内容、原文内容把握、描写角度
2013(吉林省)2013(长春市)
醉翁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
宋人物传记
散文散文
487464
5题10分5题10分
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写作顺序、内容理解、主题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品析词语、内容理解、写作手法
2019(吉林省)2019(长春市)
曹刿论战送东阳马生序
明
散文序
357690
5题10分5题10分
学常识、实词填空、内容理解、主题、写作手法文学常识、实词填空、品析词语、内容理解、写作手法
2020(吉林省)2020长春市
醉翁亭记爱莲说
宋宋
散文说
478116
5题10分3题7分
实词、文学常识,内容理解、概括归纳、主旨实词、文学常识、主旨、写作手法、标点符号
2021(吉林省)2021长春市
陋室铭曹刿论战
唐朝先秦
铭记叙文
81222
5题10分3题7分
实词、文学常识,内容理解、手法、主旨实词、
写法布局
内容
【考情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从2013年开始,近6年的文言文选文均为唐代、明代、宋、晋、北魏等时代的散文、序、说、词、表、铭、记叙文、议论文等,主要题型:文学常识、实词填空、简答、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主题、写作顺序、品系词语表达效果、简答、对联、描写方法等。根据2021年长春市试题,预测未来考试题型,将要发生变化。
(二)看今朝花落谁家:★部编版38篇取其一篇
38篇文言文备考分析
1.“除”:《陋室铭》(吉林2021考查)《爱莲说》(2020长春考查)《醉翁亭记》(吉林2020考查)《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曹刿论战》(2021长春考查)不做备考的,剩余30篇
2.“熟”。考过的文言文和2022样卷中出现的应该作二级备考。除了熟悉真题之外,还需要参考样卷出题形式来进行备考
3.未考过的一级备考。
4.押题押宝,重点备考。(5篇)《三峡》、《桃花源记》《愚公移山》《富贵不能淫》《答谢中书书》
二.两篇样卷分析
第一篇:长春市2021年中考文言文试题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不谋而合
B.衣食所安
居安思危
C.公问其故
一见如故
D.一鼓作气
旗鼓相当
7.文章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2分)
8.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解答时要结合句意进行辨析,然后做出选择。
A.前一句句意为: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谋,谋划。后一句句意为: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谋,谋划。
B.前一句句意为: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安,养。后一句句意为: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安,平安,稳定。
C.前一句句意为: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故,原因,缘故。后一句句意为: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故,老朋友。
D.前一句句意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鼓,击鼓。后一句句意为:指两军对敌。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鼓,战鼓。
故选:A。
7.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略写或不写,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所以文章战前论战与战后释疑,战争经过则一笔带过。
8.本题考查筛选文章的信息。文章主要叙述了作战前和作战后曹刿的言论。战前,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可见他的“远谋”。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来取得战争的胜利,曹刿对此事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战中,由文中“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可知,鲁国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齐人三鼓”取得胜利;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体现他的军事才能。
答案:
(1)A
(2)曹刿的言论
作战过程
(3)①曹刿能预见到“肉食者鄙”,主动请见。
②曹刿能认识到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③曹刿在作战中能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鸟雀近人
苏轼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③,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④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⑤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害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
(选自《闲雅小品丛书》有改动)
[注]①武阳君,苏轼母亲程氏,武阳君是封号。②鷇(kòu):初生的小鸟。③驯扰:驯服,驯养。④忮(zhì):加害,⑤鸱鸢(chī
yuān):鹞鹰和老鹰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由
是
观
之
异
时
鸟
雀
不
敢
近
人
者
以
人
为
甚
于
蛇
鼠
之
类
也,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
1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想?(3分)
【译文】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得到了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的信任。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它们)自然就亲近人,将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解答】(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从这件事情看,那个时候鸟雀不敢接近人的原因,是人的作为比蛇鼠之类牲畜的作为更加残暴。”,据此断句为: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
(1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皆:全都。巢:筑巢。句意为:几年间,鸟雀都在低矮的树枝上筑巢,巢中那些刚出生的小鸟,人一俯身就能看到。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得到的启示。从全文来看,材料主要写因为武阳君爱鸟,鸟类就和人类亲近,进而抒发“枝之诚,信于异类”的感慨。结合内容,联系“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等语句,围绕着“我们要爱护鸟类,保护自然”来阐述即可。
注意可分条概括,答出三点即可。
答案:(二)
9.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
10.几年间,鸟雀都在低矮的树枝上筑巢,巢中那些刚出生的小鸟,人一俯身就能看到。
11.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②要有仁爱之心。③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
题号
题
目
考
点
出
处
分
值
6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肉食者谋之
不谋而合
B.衣食所安
居安思危C.公问其故
一见如故
D.一鼓作气
旗鼓相当
实词解释
课内
2分
7
文章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略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写法材料布局
课内
2分
8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人物形象
课内
3分
9
由
是
观
之
异
时
鸟
雀
不
敢
近
人
者
以
人
为
甚
于
蛇
鼠
之
类
也
断句
课外
2分
10
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
句子翻译
课外
3分
11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想?
内容理解
课外
3分
第二篇:
长春市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网上阅卷模拟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周亚夫军细柳营
当奖率三军
(《出师表》)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昭将军
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C可得而犯邪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D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多助失道寡助》)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开篇只用“大入边”三个字,便营造出烽火烛天、胡尘匝地的紧张气氛。
文章写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意在突出天子威势显赫。
汉文帝到细柳营时谨守军令,且对周亚夫人大加赞赏,可见他的圣明。
文章多处采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增加了观察人物的视角,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3分)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9——11试题(8分)
司马迁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
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节选自《历代文选,赠盖邦式序》中国青年出版社)
9.用“/”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10.对“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平生与他同游的人都还在。
B.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还存在。
C.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的收获都呈现在文字中。
D.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尝试把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写进去。
11.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司马迁“平生喜游”对创作《史记》有何帮助?(3分)
附答案
D
B
8.周亚夫治军有方,他的军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周亚夫本人恪守军礼,刚正不阿,与其他将军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文帝认为他是“真将军”。
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C
11.司马迁周游天下,饱览天下壮观奇伟、变化多端的景象,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涵养了胸怀气魄,所以才成就了《史记》这部奇书。
附译文
司马迁的文章精髓不在书上,求学的人常仅从他的书中去探求其精髓,便会终其一生也不能真正知晓其新奇之处。我有一部《史记》,
它就蕴藏在天下的名山大川、壮丽奇异的地方,将给你在到各地游历时一一地品读它,希望你可以凭借它知晓司马迁的文章的真正精髓。
司马迁平生喜好游历,正当他年少自负的时候,游历的脚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
然后化为文辞。现在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平生曾经游历的收获便都融汇在文章中。
天地之间变化的万物,大凡可以使人惊愕,使人快乐,使人忧伤,使人悲苦的,司马迁全都把它们吸收来写成文章,因此变化出没,如同四时变化无穷的景象,现在从他的文章看来,难道不确实这样吗!
题号
题
目
考点
出处
分值
6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周亚夫军细柳营
当奖率三军
(《出师表》)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昭将军
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C可得而犯邪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D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多助失道寡助》)
实词解释
课内
2分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文章开篇只用“大入边”三个字,便营造出烽火烛天、胡尘匝地的紧张气氛。文章写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意在突出天子威势显赫。汉文帝到细柳营时谨守军令,且对周亚夫人大加赞赏,可见他的圣明。文章多处采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增加了观察人物的视角,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内容理解
课内
2分
8
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司马迁“平生喜游”对创作《史记》有何帮助?
文意理解
课内
3分
9
用“/”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断句
课外
3分
10
对“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平生与他同游的人都还在。B.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还存在。C.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平生游历的收获都呈现在文字中。D.现在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尝试把平生游历过的地方都写进去。
句意理解
课外
2分
11
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司马迁“平生喜游”对创作《史记》有何帮助?
内容理解
课外
3分
2021年样卷及2021真题分析
这两张试卷,他们题号、分值、题型、甚至提问方式基本都一样。只不过发现,样卷中的实词考查,选取了课内多篇,考取一词多义,这在形式上发生变化,难度也加大了。课外文言文,都有断句、内容理解、句意理解或者翻译句子试题。所以参考样卷不仅仅是参考作用,更是指向标,试卷考查点逐步完善。
2020年是长春市部编版的第一年考试,2021年是部编版第二次考试,所以参考样卷的作用肯定举足轻重。故,我大胆猜测,今年的文言文命题也和样卷大同小异,甚至就是“孪生兄弟”。
说明:没有范围。课内文言文将降低难度。课内文言文分值7分、课外文言文分值8分、实词考查只出现一次。会出现翻译句子、断句、文学常识、不一定出现比较阅读,会出现选择题(四个选项)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理解实词的含义
【常见题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下列句子中的“X”和例句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
是(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下列句子中的“X”和例句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
是(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首先,对教材中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等语法现象熟稔于心,积累词汇。
其次,针对课外文言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应
对:1.课内迁移法;2.组词法;3.语境推测法。
课内迁移法
课外文言文阅读其实是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
拓展延伸,大多数的字词为课内所学习掌握的内
容。只要认真学好课内字词解释,课外文言文字
词解释便不足为惧。如“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
[2019
天津]”中“悉”字在《桃花源记》《出师表》
中都有出现,《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是
“都”的意思,将“都”的意思代入“府治被火焚,文
卷悉烬”中,符合语境和选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因
此本题的“悉”也可以理解为“都”。
组词法
古代汉语简洁精炼,用词讲究,部分词语可以
通过组词来解释。如《送东阳马生序》中“计日以
还,,的“计日,,可解释为“计算日子”。再如“夫功臣
子弟多无才行[2019
烟台]”中的“行”通过组词
法可以解释作“品行”。不过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
以这么解释,组词之后最好是将词语的含义代入
原文中,看句子翻译是否通顺,以此来检测词语的
解释是否正确。
语境推测法
当课内迁移法和组词法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词
语含义的时候,可以用语境推测法。如《出师表》
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有“看”“回头看”的
意思,这句表达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对诸葛
亮的尊重,只用一个“看”表达不出这种情感,所以
应该翻译成“看望、拜访”,表达对诸葛亮的尊重。
【注意】
应对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做到熟练掌握才能
自如地运用课内迁移法,实在没有印象可以结合组词
法和语境推测法临场发挥。
考点二: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题型】
下列句子中的"X”和例句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
是(
)
下列各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不同的一
项是(
)
【答题思路】
句意分析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用法。
交换理解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
用法是否相同,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
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
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
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
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
肯定也不同。
代入检验
将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分别代入句子
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中考的虚词题
大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
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熟知的,再以此推断另一个
的用法。
【注意】
课内虚词的学习是关键,课内虚词掌握的扎实,
那么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虚词的考査也就能迎刃而
解了。
考点三:停顿、断句
【常见题型】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X处)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方法指导】
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分类
示例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示例:(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2)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加强反问语气)(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表议论)
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
3.“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等。
4.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
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分类
示例
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恐/前后受其敌。(《狼》)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
先 / 天下之忧 / 而忧(《岳阳楼记》)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5.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例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亭者谁,庐陵/欧阳修也等。
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7.“而”字的停顿。
①“而”字表转折关系时:
“而”字在句首
在“而”字后应该停顿
“而”字在句中
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六则》
②“而”字若起到下列作用,就应该和后面的词语连读:
形容词(副词)+而+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动词+而+动词
——
“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表示承递关系
——
8.“之”“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9.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考点四:翻译句子
【常见题型】
要求直接翻译画线句,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査。2.要求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答题思路】
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1)信——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达一通畅,语意流畅,没有语病。
(3)雅一有文采,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文笔
优美。
明确选句的特点
(1)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特殊语法
现象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
殊的文言句式的句子。(3)有深层含义,对情节发展、文章中心或人
物形象(情感)有揭示作用的句子。
3.翻译句子的六个方法及示例
其六个关键词是:保留、对应、更换、补充、调序、删除。见下面的技法示例。
翻译方法
例句
译文
保留一古汉语中表示时间、地
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的词语
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
查。(年号、时间词、人名、地名不
用翻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此皆良实。(官职名不用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远调
巴陵郡做知州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都是些忠良诚实的人
对应
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
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
一个字组合,或直接用现代汉语的
一个合成词来代替,以对应现代汉
语的意义
密莅卫之里不堰于内
然而侍候守卫的大臣在朝中不敢
懈怠
更换一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
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
变化,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翻译时应注意。还有,凡是通假
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
小大之堑,虽不能察,必以偵。
(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率妻壬邑人,来此绝境。(妻
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
配偶")
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
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去
处理带领妻壬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
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补充一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
些成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把
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
就会出现语意不清的现象
省略主语:(臣)今当远离,临
表涕零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此人一一为(其)具
言所闻
(我)如今即将离朝出征,面对
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
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
三次(击鼓)勇气已经衰竭了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
自己所听到的事
调序一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
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调整语序,以
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能谤讥于市朝。[正常句式为:能于市朝谤讥(寡
人)]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
过失
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
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没有实
际意义,翻译时可以不译
去战,勇气也。(“夫",句首发
语词,无义)寒暑易节,始一反蓮。(“焉”,
句末语气词,不译)
作战,靠的是勇气寒来暑往,季节变换,才往返
趟
简要口诀:名词要留,无义要删,省略须补,倒装要调,更多时候,用换来整。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五:内容理解与概括
文言文的内容理解与概括,考生须在读懂、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在的逻辑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常见出题形式有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
【常见题型】
填空题。
为什么要
/
的原因是什么?
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简要概括……
【方法指导】
1.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考查形式
(1)隐性考察。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融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或“筛选文中信息”的考察中。这种情形比较多见。
(2)直接考察。专门设题或设项要求“分析概括具体的事件、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这种情形比较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2.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出题角度
(1)要求分析事件前因后果,回答人物某种做法的原因。常见设问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2)要求分析人物某种性情、品质的具体表现。常见设问形式:表现……的句子是 。
(3)概括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常见设问形式: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4)文章主旨的梳理。常见设问形式:本文提倡/主张 。
(5)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文中的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等进行分析,由考生辨别对错。
3.做好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文章
(1)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步骤:
①第一遍快速阅读,阅读时应注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②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③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标注或划线部分 )
④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往往出现在最后一道题,考生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可以先做最后一道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⑤带着问题第二遍快速阅读文本,有时候题目的出题角度对我们读懂选文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边读边留意与出题角度有关的语句,做好标记,组织语言进行答题。
(2)具体答题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4.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1)题目目要求从原文或选项中提取或甄别什么信息,在题干中都有明确的概括性的提示,我们要对提示的含义认真吃透,它能给我们一个提取或甄别信息的标准。
(2)明确了筛选信息的标准后,我们要细读原文,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或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弄清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筛选扫清了障碍。
(3)在对文章(或选项)内容分析归类的基础上,看看哪些内容符合信息筛选的标准,通过这样的甄别判断,从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
(4)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可以直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考点六:把握作者的情感
【常见题型】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中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作者为什么会……(激动、忧愤等)?
阅读第X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赞扬/否定。
【答题思路】
从关键词判断。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体现作者
情感态度的词语、句子。
从人物的言谈举止中判断。人物的语言、心理、
行动均能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
从关键句入手。叙事类文章中那些议论与抒情的句
子,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七: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
1选文表现了XX怎样的品质?
2.XX的哪些方面让人感动(钦佩)?请根据选文第
X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简要分析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选文表现了
XX的哪些特点?
5.本文中XX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
分析
【答题思路】
了解设题特点
围绕一个人物叙述的文言文通常会要求考生
概括人物在某一方面的优点。这样的优点大体包
括:①对现实的态度,如豁达、消沉;②意志特征,
如勇敢、果断;③情绪的感性特征,如热情、开朗;
④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关注人物的思想和言谈举止。
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均能表现人物的情感
变化,故分析人物情感应紧扣该人物的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进行。
关注评价性的句子。我们还可以从他人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
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人物的所作所为能够反映其性格特点、精神面貌。
积累分析人物的术语
人物形象
常用词汇
正面
人物
帝王
善于纳谏、知人善任、体贴民情、爱民如
子……
臣子
敢于进谏、忠君爱国、机智勇敢、能言善
辩、精于谋划、为人谦让、破案如神……
名士
情趣高雅、超凡脱俗、桀鹫不驯、多才多
艺、博学多闻、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父母
勤劳、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重
视教育……
小孩
勇敢、机智、聪慧、好学上进、孝敬长辈、口
齿伶俐、勤奋刻苦、专心致志……
人物形象
常用词汇
反面
人物
狡诈贪婪、趋炎附势、背信弃义、沽名钓誉、
恃强凌弱、见风使舵、蛮横专断、表里不一、口
蜜腹剑、无恶不作、忘恩负义、油嘴滑舌、卑鄙
无耻、落井下石、投机取巧、乘人之危、欺上瞒
下 …
6.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角度
(1)从分析正面描写入手。
①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如《陈涉世家》中陈胜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语言可看出陈胜是一位胸怀大志,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农民起义领袖。
②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有时语言可以刻意去伪装,但行为、动作却很容易暴露自身的特点,而且往往表现在细节上。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一语句写出了宋濂小时候嗜学、勤学、苦学的品质。
③关注人物心理。人物的心理会烙上个人精神品格的印记。
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的心理活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出了作者身处逆境旷达的胸怀。
④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人物的神态(表情)是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
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的神态由开始的“不悦”到“怫然怒”,再至“色挠”,形象地写出了秦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2)从分析侧面描写入手。
人物的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人物,或者通过描写他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从侧面间接地表现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7.具体答题步骤
(1)认真看清题目,带着问题通读文本,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语言、行动等)。
(2)准确理解文意,将人物描写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进行概括和归纳。
(3)在描述人物性格特征时,一般用二至三个词语来形容,尽量用四字词语。如:信守诺言、虚心好学、机智勇敢、治学严谨、宽厚待人、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知错就改、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豁达乐观、实事求是……
8.分析人物形象与性格的角度
分类
解释
外貌描写
以“形”传“神”,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处境、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动作描写
人物的一举一动最能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语言描写
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描写更能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多维的性格。
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物内心变化的面部表现,把握神态描写便于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心理描写
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
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间接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
答题注意事项
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考点八:分析写作方法
【常见题型】
本文开头从……说起,有什么好处?
2.文章是怎样写……的?
3.第X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手法)?
4.选文是怎样表现……的?
【方法指导】
1.表达方式
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一)记叙
①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②记叙顺序
⑴顺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交代清楚明白。
⑵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⑶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⑷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⑸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描写
(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3)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4)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
(5)描写的作用:
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细节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体现人物心情/心理活动;⑥暗示影射。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工笔: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环境描写: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三)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四)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2.文言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2)联想、想象: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4)照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5)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6)衬托或烘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7)渲染: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营造氛围,为行文做铺垫,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感染力。
(8)抑扬结合: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9)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10)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11)托物言志:借物说理能够把不容易讲清楚的抽象道理深入浅出的说明,使道理说得生动而具体,更有说服力。
(12)动静结合:是一种 “动”与
“静”之间的衬托,用
“动”衬
“静”,或用
“静”衬
“动”。
3.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7)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8)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9)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结构安排(谋篇布局)
(1)谋篇布局的作用
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
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2)常用到的词语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详略得当,情节起伏,构思精巧,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匠心独运,深然天成,结构严谨,思维严密等。
5.语言运用
(1)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口语化、有地方色彩、符合人物身份等;
(2)语言特点:
①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②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③体物入微: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④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⑤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⑥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⑦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
⑧含蓄蕴藉: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⑨整散结合:既匀称整齐,又有错综变化。
考点九:比较异同
【常见题型】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的问题,但侧重点不同,请
分析。
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甲文中的……能否用乙文中的……解释,为什么?
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题思路】
初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其主要内容。
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
情的前因后果,分析其关系,以求更准确地理解。
落实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
中求异
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
表达出来。
1.文言文比较探究的出题类型及答题角度
类型
答题角度
求异型
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
求同型
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
互解型
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
综合型
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
2.文言文比较探究的步骤
步骤
解释
1.首先要把握文意,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
这是对选文进行比较、对照、鉴别的基础。由于用来比较阅读的选文之间存在着联系,把握文意时要注意发挥迁移思维能力,根据对一篇选文的理解来加深对另一篇选文的理解,相互启发,使理解更准确,更深刻。
2.弄清题目要求,明确比较的角度
弄清是文章内容的比较还是写作特色的比较,是要求“求同”还是要求“求异”。只有找准思考方向,才能够避免答题的失误。
3.“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是对选文之间的不同点要能够辨析,“异中求同”是对选文的共同点要能够概括,这正是比较阅读题突出的特点。
3.文言文比较探究常见角度及应对策略
(1)比较文章主旨情感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甲文写于××期间,抒发了××的思想感情;乙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怀。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1.正确地翻译句子,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得出启示或总结道理。3.把结论与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写成答案。
(2)比较人物形象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和××的性格特点。2.甲文表现了××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作者××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从正面描写入手:与人物关联的具体事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文段中简洁概括人物特征的语句。从侧面描写入手:第三者的语言(评价);作者的评论等。
(3)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甲、乙两文都用了××手法,试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其次要明确常见的写人叙事的手法。答题的基本形式是:使用了……,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的主旨。也就是从“写法”“好处”“内容”“主旨”四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4)比较探究启示异同
常考题型
应对策略
1.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哪些启发。
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考点十:启示感悟类
文言文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中考文言文阅读常常考查有关感悟启示、拓展认识的内容,它们既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答题的难点。考查类型主要有:①认识启示类:谈对阅读材料中某一问题的认识或从中获得的启迪;②拓展感悟类:从阅读材料出发进行拓展,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探究并得出发现。
【常见题型】
结合选文,谈谈你在……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结合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
对于文中……,你的看法是什么
【答题思路】
1.文言文启示、感悟类设问解题角度
从结果找原因
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
析形象,知品行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
看题目,定方向
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
抓议论,明主旨
抓住文中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
2.文言文启示类答题思路
类别
常见启示
为人道理
诚信
自知之明
灵活处事(反:固执己见)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待人以诚(反:虚伪) 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反:贪图享乐/鱼肉百姓)
公正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自私自利)
宽容(反:斤斤计较) 虚怀若谷/举重若轻
处事方式
善于思考/不轻信盲从/有主见/敢于质疑/不迷信(反:盲从/无主见/人云亦云/迷信)
不畏艰难(反:退缩)
敢于进谏 勇于探索、创新 专心致志
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可以以弱克强
重视后天的教育
科学哲理
实事求是,勇于实践
全面看待问题/有全局意识(反:片面、孤立)
辨证地看问题(反:墨守成规)
透过现象看本质(反:不要只看表面,凭空想象)熟能生巧
人物品质
爱国爱民/忧国忧民 仁爱/仁慈 乐观/豁达/旷达 潇洒闲适 机智聪慧 幽默 有恒心 耐心 勇敢 诚信 有胆识 坚强 执着 忠诚 孝顺 尊老爱幼 从容镇定 廉洁自律 以身作则 洁身自好 有进取心 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
善辩
胸怀大志
有远大抱负
舍己为人 吃苦耐劳
考点十一:文意转述
【常见题型】
此类题为选择题,一般为文中原句转述,或者对
文章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转述,转述后有三种结果:
(1)
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
(2)
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
(3)
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答题思路】
培养细心的审题意识
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择“不相符的一项”
还是“符合的一项”。
关注难点选项
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结合对选项
的理解进行比对,得出答案。
【注意】
一找:在原文中找与选项对应的段落,再从该段
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话语。
二比:比较原文句、段文意与选项表述是否一致。
考点十二:辨析语言现象
中考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关键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
【常见题型】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与文中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方法指导】
1.通假字解释
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①依据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一句中的“唱”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讲通了。
②凭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讲通了。
注意事项: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要先写出其本字,然后再解释其语境义。例如: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是古义,现在变化了意思便是今义。
词义扩大
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词义缩小
左佩刀,右备容臭 臭:古义:气味,今义:气味难闻
感彩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中性)今义:言行十分恶劣(贬义)
词义转移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特别注意】区分古今词义变化,还要特别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防止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中形式上相似的双音词混同。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另外,平时要多积累、多比较,仔细分辨,不要把它们与现代汉语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
3.词类活用
(1)名词的词类活用
类型
解释
举例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名词作状语
一般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2)动词和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类型
解释
举例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化为名词。
“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化为动词。
“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3)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类型
解释
举例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4)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类型
解释
举例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
“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4.一词多义
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有些多义词常用的义项往往多达五六个甚至十几个。然而无论多少,在一个句子里某词的具体含义只能是确定的一项。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例如:公问其故(原因,缘由)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对于这些词的辨析,首先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同一词语表示的不同意思。再次,还要结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分析词语的意义。
特备注意: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
例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手足情深,焉能或忘”中的“手足”本义是指“手和脚”,比喻义为“兄弟”“党羽”。
5.课外文言文词语解释答题技巧
深度联系课内,巩固课内之事
课外文言文考查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词语是课内文言篇目中出现过的,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确定合适的义项。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联系语境,确定词义
一个词语,往往有多个义项,然而一旦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它就只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判断它最适合的意义。
文言文特殊句式在中考题型中作为独立形式出现的地区并不多,但是在文言文翻译题型和理解文言文内容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中会作为3-4分的比重来考察,文言文的理解题型也占到3分以上,所以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非常重要。
【方法指导】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
1.倒装句。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1)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
类型
分析
示例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介宾倒装
疑问代词+宾语+动词,疑问代词有“何、谁、胡、恶、安、奚”等
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
谓宾倒装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
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
介词“以”的宾语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
其他,表示强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2)状语后置: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常用介词“于”“以”。例如: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③徐喷以烟;④为坛而盟,祭以尉首;⑤屠惧,投以骨。(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或强调定语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类型
示例
中心词+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
(4)介宾结构后置。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如: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如: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5)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1)判断句的重要标志。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类型
分析
示例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刘豫州王室之胄
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例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3.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类型
分析
示例
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省略
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省略介词“于”
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口技人坐(
)屏障中
4.被动句。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为”字句
例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为……所……”句
例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
“为所”句
例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例如: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四.考前试题浏览
(一)《鱼我所欲也》阅读浏览题
【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
孟子告子上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豆:古代食器,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5、蹴:踢
6、得:通“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7、乡:通“向”,原先,从前
8、何加:有什么益处。
9、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量器
10、辩:通“辨”,辨别。
12、已:停止。丧:遗失
13、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14、如使:假如,假使。
15、苟得:不合理取得,此处指:“苟且偷生,
【主题】
中心论点: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结构】
第一段: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并展开论述以论证论点。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本文的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进一步论证“义”的重要,劝勉人们要重义轻利,保有“本心”。
【基本内容】
1.作者以比喻方式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2.主要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3.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生在世,无论什么情况下,应舍生取义。用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而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7.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8.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9.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10.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11.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应用】
(1)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者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局限,应予剔除。
(二)《醉翁亭记》浏览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欧阳修全集》。
2、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 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卒谥文忠。
二、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三【书下注释】
1、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2、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3、翼然:像鸟展翅的样子。4、林霏:树林中的雾气。
5、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6、秀:茂盛。
7、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8、涂:通“途”。
9、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10、山肴:野味。簌:菜蔬。
11、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12、射:指投壶。这是古代举宴会时常玩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里,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要罚酒。
13、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觥:酒杯。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的筹子。
14、翳:遮蔽。
四【成语】
1、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2、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3、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4、水落石出: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五、【按要求默写】
1、文章的破题句(直抒胸臆的句子;奠定文章抒情基调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点明文章主线(微露主旨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描写春天的景色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
5、描写夏季的景色的句子:佳木秀而繁阴。
6、描写秋季的景象的句子:风霜高洁。
7、描写冬季的景色的句子:水落而石出者。
8、描写游山盛况的句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9、最能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语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文章的主旨句(醉和乐相统一的句子;画龙点睛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六、【中心思想】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乐民所乐得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派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七、【写作特色】
1、骈散结合
本文是游记散文,却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如“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完全是骈文的写法。
全文用了21个“也”字,25个“而”字,把诗一样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
2、精巧的结构
文章的起承转合,处处注意呼应照应,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八、【内容理解】
1、“乐”字是如何贯穿全文的?
“乐”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滁人游是游玩之乐,写出滁州人生活的安定富足,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宴饮是表达“宴酣之乐”;写太守醉是写太守与游人同乐的“游而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政治思想;写鸟鸣是写“禽鸟之乐”,为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同其乐”。文章运用层层烘托的方法,含蓄委婉,又处处前呼后应,无懈可击。可见,环绕一个“乐”所表现的内容,与其说是欧阳修的生活情趣,不如说是欧阳修的政治情怀。
2、“醉”与“乐”的关系如何?
文章多次提到“醉”。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再到“醉能同其乐”,这些“醉”表面都在写太守的饮酒而醉,实际上这里的“醉”还有被周围的美景所陶醉,还有对“与民同乐”的理想实现的心醉。作者将“醉”和“乐”统一了起来,“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3、对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①写山水之乐是为了派遣抑郁、寄情于山水。
②写游人之乐是为了表明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时侧面赞美了作者的政绩。
③写太守之乐意在表明乐的原因和内容,突出与民同乐的主旨。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的作用?
这是文章的破题句,直抒胸臆,为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说明太守的真正乐趣。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的作用?
这是全文的线索(“乐”是主线),此句将山水之乐融化在宴饮当中。
6、第一段写山和泉各有什么作用?
由山引出泉,由泉引出亭,即介绍了醉翁亭的环境,又为写醉翁亭作了铺垫。
7、欧阳修不足四十岁而以翁字自称可见其怎样的内心世界?
看出他历经沧桑后对人生和仕途深沉而旷达的复杂感受。
8、第二段写景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①分总的特点,条理清晰。
②抒发了作者纵情山水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将山水之乐具体化了,为下文写宴酣之乐和与民同乐作了铺垫。
9、“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句的作用?
突出“乐亦无穷”,为下文写宴酣之乐和与民同乐作了铺垫。
10、第三段描写了哪几个场景?哪个是核心?其它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①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②“太守醉”是核心;其它场景给“太守醉”作陪衬。
11、为什么要把滁人游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写?
表明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和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这说明太守励精图治,滁州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为突出文章的主旨与民同乐作铺垫。
12、太守宴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酒菜都是取自当地,极为简便,但却野趣十足,快乐无穷;
②突出太守清廉节俭,不铺张浪费,不讲排场,完全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13、太守醉有什么含义?
不是酒醉而是心醉,心醉于山水的美好,滁州人生活的安定富足和与民同乐政治理想的实现。
14、滁州人兴高采烈地出游与太守有什么关系?
滁州人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了,这是太守励精图治的结果。
15、第四段作者写了哪几种乐?其中哪种境界最高?为什么?
①“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②“太守之乐”境界最高;
③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16、第四段的写法?
①衬托的写作手法;
②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17、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其中包含着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和与民同乐。
18、结尾才点出作者姓名有何妙处?
用设问点出太守姓名,总收全文,照应全文,将悬念揭开,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
(三)《曹刿论战》浏览题
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编者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我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名著。
二、 【书下注释】
(1)齐师伐.我:讨伐、攻打(2)肉食者鄙.:鄙陋,眼光短浅(3)又何间.:参与(4)何以战:用、凭(5)衣食所安:有“养”的意思(6)弗敢专也:独自占有
(7)小惠未偏:通“遍”遍及、普遍(8)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9)弗敢加也:虚夸,这里是以少报多(10)必以信:信实,这里指对神说实话
(1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12)神弗福.也:赐福、保佑(13)小大之狱.:案件(14)忠之属也:尽心竭力 (15)公将鼓之:击鼓进军(16)齐人三鼓..:击三次鼓
(17)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18)再而衰:第二次击鼓(19)三而竭:第三次击鼓(20)齐师败绩:大败 (21)公将驰之:驱车追赶(22)遂逐齐师:就追赶(23)既克.:战胜\攻下(24)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25)望其旗靡.:倒下
三、问答题
1.肉食者鄙”,此处的“肉食者”指的是哪种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执政的贵族。借代
2.战前通过曹刿与庄公的对话,体现了曹刿怎样的战略思想?
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直到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取信于民是战争的先决条件。
3.曹刿问庄公“何以战”,庄公回答了三条理由,曹刿为什么否定了庄公的前两条?
“衣食所安”不是普遍施于民众的实惠无关战事全局;“牺牲玉帛”是例行宗教性礼仪,并非对民众真诚的许诺。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小恩小惠和神灵的保佑上,没有意识到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无法取得民众的支持,战争没有取胜的把握。
4.曹刿为什么待齐军三鼓之后击鼓进军呢?
因为“夫战,勇气也”选择“彼竭我盈”的战斗时机。
5.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其中正面描写战争的话只有三句,把它写下来,并简述其作用。
“战于长勺”,点明战争的地点;“齐师败绩”简述胜负迹象;“遂逐齐师”交代大获全胜结果。
6.文中哪两件事表现了曹刿的深谋持重和卓越的智慧才能?
选择击鼓进军的时机和选择追赶敌军的时机。
7.“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曹刿为什么说“未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通过曹刿与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9.怎样认识和评价鲁庄公这个人?
他是一个平庸、驽钝的君主。政治、军事上表现的无知无能。但他任人唯贤,听取接纳别人的建议;不畏强敌,积极备战,政治上比较清廉。
10.本文怎样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击的敌人的责任感和护卫鲁国的政治热情;以曹刿与庄公对比,突出曹刿的机敏持重。借助对比,突出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11.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战前充分准备,取信于民;曹刿的深谋远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庄公听取意见,任人唯贤;鲁国是反侵略的战争。
12.“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出来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交代了什么?其中“我”指代什么?
交代了进攻者是齐国,防御者是鲁国。“我”指鲁国。
1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中,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曹刿的“远谋”有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将战胜的希望寄托是少数贵族的支持和神明的保佑上。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获胜的保证。
1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为下文写庄公的“鄙”做铺垫,反衬曹刿定远见卓识。是全文的纲领。
15.文中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从曹刿的回答同乡人的问话中,可以看出曹刿是怎样的人?
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16.曹刿为什么最后同意庄公与齐国打仗?
庄公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人民会服从他。战争有取胜的把握。
17.谈谈你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理解。
处理好案件只是为民办事的一种方式,光靠这一点还不能取信于民,但能做到这一点,就表明对人民作用的认识。有为民办事的决心,就会为人民办好其他的事情。
1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9.“既克,公问其故”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20.本文的特点是详略得当,哪些写的较详细?哪些写的较略?为什么?
战前曹刿与庄公的对话,战中准确掌握战机,详察敌情,战后论述战争原理,写的较详细。战征的规模、战斗的情形写的较略。这样有利于表现曹刿政治上的远谋,和军事上的才能。突出他的军事家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21.齐鲁战争爆发前,曹刿和乡人有段简短的对话,其中刻画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并且交代了怎样的社会环境?
刻画曹刿爱国的精神,乡人的置身事外。从中看出民众与统治者间的矛盾,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22.在战争的准备阶段,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的答话是想借此强调什么?
使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将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是不切实际的。
23. 文中曹刿的人物形象丰满赖于有鲁庄公的存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鲁庄公的哪些表现使曹刿这个人物更加鲜活?
战前三问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思想;战时行为突出了曹刿沉着自信;
战后发问突出了曹刿相差敌情、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
24. 就文章的第二段内容,请针对曹刿和鲁庄公个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示例:
①曹刿临战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表现出一个军事指挥家的风范。
②鲁庄公不差敌情,急躁冒进,又不能审时度势,可见其缺少军事指挥才能,但他能采纳良言,又不是为一个好君王。
25. 曹刿是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关键人物,但鲁庄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果后世君王读这段史书,应从鲁庄公身上汲取的经验与教育分别是什么?
经验:要善于听取和采纳正确的谏言。为人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教训:如果没有深谋远虑的谋略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26. 战争中鲁国军队士气大振,这应归功于曹刿的战术安排。写出文中可以表现这一内容的成语,并解释他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意思
一鼓作气。鼓足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或鼓足勇气做某事)
27. 大敌当前,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似乎是国之要务。但曹刿见到鲁庄公并没有首先关注具体的军事问题。他关注的是什么?简要评价他的做法
曹刿关注的是正确的战略思想,即取得民心。他的做法抓住了作战的根本问题,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因为只有取得民心,才能战胜强大的齐国。
28. 从文章中看曹刿并不是高官显贵,但他能在大敌当前时走进朝廷为君王谋划,最后是君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参与指挥战役,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他成功的根源在哪里?
一是他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有谋划指挥才能,更重要的原因是鲁庄公虽无智慧,但却是能纳谏的君王,使他的才能得以施展。
29. 陪衬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鲁庄公的哪些表现使曹刿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活?
战前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在曹刿的一再启发下才意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从而突出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战时庄公的急躁冒进与曹刿的指挥若定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