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6 15: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rice
hull
my
business
number.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核心素养
了解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知道中国古代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知道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史实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extbook
Course
Analysis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中国近代改革探索
After-class
Teaching
Reflection
课后教学反思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PART
01
Textbook
analysis
(1)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2)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3)兼并战争不断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BC356)最为彻底。
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战国时期
带鼻环牛尊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示意图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1、背景
2、目的
3、表现
改革角度
变法措施
具体作用
经济
军事
行政管理
社会管理
4、商鞅变法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农业生产,为统一积累物质基础。
削弱旧贵族势力,增强军队战斗力,加速地主阶级形成。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减少民间私斗,安定社会秩序
总体上,①商鞅变法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②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废除井田制
奖励耕织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建立县制
实行什伍连坐
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各民族不断交融;
②北方割据战乱不断,北魏实现统一,但经济相对落后,民族矛盾尖锐。
③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220—589)
改革时期
主要领域
具体政策
影响
改革前期
(冯太后摄政)
改革后期
(孝文帝亲政后)
俸禄制
制度创设为主
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语、通婚姻
“汉化”政策
促进民族交融、缓和民族矛盾,使北方社会经济恢复繁荣,为隋唐盛世打下基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2、改革内容及影响
均田制
三长制
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范仲淹(989-1052))
宋仁宗庆历年间,大臣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
三:北宋中期改革
1、庆历新政
(1)背景:
(2)概况:
(3)内容:
庆历新政内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更荫补法,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又规定地方官职田之数。庆历四年(1044年),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
(4)意义:
揭开北宋改革序幕
①“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
富国强兵。
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2、王安石变法
(1)背景:
(2)目的:
(3)过程:
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4)内容:
①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②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置将法)
③取士:改革(内容上)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
(5)结果:
1.背景:
(1)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2)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3)明中后期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
2.概况: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3.内容: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4.结果:张居正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四: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
历史解释: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中国近代改革探索
PART
02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一定发展;
③维新思想在国内的广泛传播。
光绪皇帝
京师大学堂匾额
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提倡西学,议论时政;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
1、戊戌变法
(1)背景:
(2)内容:
引起守旧势力激烈反对,后慈禧发动政变,除京师大学堂之外,大部分变法措施被废除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结果:
(4)意义:
(5)启示: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改革“自救”
②民主革命运动兴起,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削弱革命运动声势。
《奏定学堂章程》
清末新军演习
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无法扭转清政府灭亡的命运,反而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
废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2、清末新政
(1)新政的背景
(2)新政的内容
(3)新政的结果
第四条
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第五条
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
——《训政纲领》
这是国民政府的五院制改革,但实际上是蒋介石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独裁统治,引起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强烈不满,最终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宣告覆灭。
这是民国不同时期的钱币,从银元到法币,从法币到金圆券,民国时期的历次币制改革都以失败告终,无法解决恶性通货膨胀问题,每一次改革就是剥削普通市民的财富,最终导致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
民国时期改革涉及各个方面,但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3.民国时期的改革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PART
03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
①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的改革
(1)背景:
(2)内容:
(3)结果: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焦裕禄》
《石油工人无冬天》
评价:初步建立起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结果: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史料阅读:
我们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3、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召开时间:2012年11月
②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①召开时间:2013年
②内容: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1)中共八大: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①召开时间:2017年10月
②内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①召开时间:2019年
②内容: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5、中共十九大和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1)中共十九大:
(2)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6、改革开放的认识
现在的深圳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课后教学反思
PART
04
After-class
Teaching
Reflection
求新、求变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从古至今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有感于社稷危急、民族存亡、时代呼唤,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变法、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即使“功成身死”“人亡政息”也绝不后悔。
在一代代改革先驱的指引之下,中国历史不断向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发展之路。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让我们学习先辈改革家的精神,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课堂小结: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rice
hull
my
business
number.
感谢您们的观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