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6 15: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
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因素
2
明末清初出现思想活跃局面
3
明清小说与戏曲世俗文艺的发展
4
明清传统科技的大总结
思考问题:明清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每当旰食念民依,南亩三时愿不违。
已见深耕还易耨,绿蓑青笠雨霏霏。
——清代·玄烨《题耕图》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
问题引入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政策
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3.结果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开荒执照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4.具体表现
(1)土地方面
(2)水利方面
(3)种植方面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进行治理,组织人力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①改进粮食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玉米、甘薯高产作物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5.意义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1)丝织、棉织、印染、
制瓷等方面,

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手工业工场,其中
有些颇具规模
清代纺织图
2.商业: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
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域性
市场和全国性市场
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农村地区发
展为工商业市镇
前门街市图(局部)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
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①代表:晋商和徽商
②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盛世滋生图
晋商俗称“山西帮”,
亦称“西商”“山贾”。在漫
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
的盐、铁、麦、棉、皮、毛、
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
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
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晋商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
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
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
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
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
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
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
商帮集团。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徽商
然而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正当西方国家大步迈入近代工业文明的时候,中国社会仍旧迟滞不前,埋下了落后挨打的伏笔。
天朝上国的迷梦
知识要点
明清经济发展
1
2
3
总体态势: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艰难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昙花一现。。
阻碍因素:专制统治、传统观念、自然经济
最终结果:中国停滞不前,最终落后于世界。
背景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陆王心学
陆九渊
王守仁
(1)代表人物:王守仁
(2)思想主张:
①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②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
(3)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2.李贽


思想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2)顾炎武和王夫之: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
【课堂探究】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思想源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政治:这是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3)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
(4)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小说
三、小说与戏曲
A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
《西游记》,吴承恩(明)浪漫主义小说;
D
《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清)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E
《儒林外史》,吴敬梓(清)讽刺小说;
F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优秀短篇小说集
明清时期小说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
(2)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3)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汤显祖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戏曲
1.背景: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
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2.代表
(1)《本草纲目》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
规模宏大;附有药物形态图;对药物重新分类
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传播
作者
地位
特点
四、科技
1.传统科技:处于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李时珍
《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天工开物》书影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著作
类别
作者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
医药学
李时珍


徐光启
地理学
徐霞客
工艺百科
宋应星
科技著作
总结性著作
时间
著作
评价
明成祖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辑录了上古到明朝的书籍8000多种
已经散佚,保存不足4%
清乾隆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
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全面整理
按照清廷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分为12目,包
括:农事、水利、种植、牧养、
制造等方面内容,还介绍了17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
面,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
全书。徐光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作品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作者
宋应星
徐光启
特点
内容丰富,配有插图
内容全面,分类清晰
内容
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
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
(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外来科技
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先进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精确的全国地图
3.西学东渐: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利玛窦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古代中国科技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都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形成区域性经济分工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分布不均匀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A
2.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由此可知王阳明(  )
A.注重道德实践
B.提倡心性修养
C.强调重义轻利
D.批判虚假说教
B
3.李贽在湖北麻城芝佛院讲学时收女子做弟子,有时还用通信的方式和一些女子研讨学问。他和大同巡抚梅园的女儿梅澹然有书信往来,《焚书》中的《观音问》等就是例证。材料反映了(  )
A.明末理学的统治地位动摇
B.明末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男女平等
C.明末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潮
D.李贽以其实际行动批驳封建教条
D
4.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下列作品中生动再现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被称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是(  )
A.《水浒传》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D
5.人们评说昆曲时说“乾隆嘉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由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  )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
A
6.欧洲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教过程中,一改天主教禁绝偶像崇拜之教规,大行祀天、祭祖等礼仪。这种奇异现象的内在动机是(  )
A.突破礼仪之争,传播基督精神
B.迎合中国传统,介绍西方科技
C.融合东西文化,赢得朝廷支持
D.惊羡本土礼俗,膜拜东方文化
A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票号开始兴起。因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又被称为“山西票号”。1823年,山西商人雷履泰为避免货款调拨中镖局运现的风险,在山西平遥创立票号日升昌,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
——摘编自王夷典《日升昌票号》
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票号创立的背景。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 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晋商等大商帮形成跨地区经营商业系统;现银交易不便。
(2)特点:规模大;分工细;雇佣劳动。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