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八上12.2全等三角形学案(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人教版八上12.2全等三角形学案(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07 07:33:51

文档简介

课题:
12.2.4全等三角形判定“HL”
课型:新授课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即“HL”).
2.会运用“HL”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推理证明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HL
学习难点:熟练选择判定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4.掌握基本事实:斜边和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复备
一、教学导入【课前热身】1.到现在为止学习过的判定任意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
2.如图,AB⊥BE于B,DE⊥BE于E,(1)若∠A=∠D,AB=DE,则△ABC与△DEF________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__________(用简写法)(2)若∠A=∠D,BC=EF,则△ABC与△DEF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____________
(用简写法)(3)若AB=DE,BC=EF,则△ABC与△DEF____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_____________
(用简写法)(4)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
___________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__________
(用简写法)课前3分钟学生完成,抽取一组组长主持订正答案(可采取开火车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体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前面学习的几种方法都能使用。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的探究问题1: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为了美观,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你能帮工作人员想个办法吗?(1)如果用直尺和量角器两种工具,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如果只用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操作。第二步:展学方式:抽一同学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三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同学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问题2:任意画一个Rt△ABC,使∠C
=90°,再画一个Rt△A'B'C',使∠C'=90°,B'C'=BC,A'B'=AB,然后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你发现了什么?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操作。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操作过程及得到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
(ASA


(AAS),(HL)
.HL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一般三角形不适用.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运用“HL”解决问题.问题:如图,AC⊥BC

BD⊥AD
,垂足为C、D
,AC=BD
求证:BC=AD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三个题目。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得到的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做题步骤:∵ AC⊥BC,BD⊥AD,∴ ∠C
和∠D
都是直角.在Rt△ABC

Rt△BAD
中,
AB
=BA,
AC
=BD,∴ Rt△ABC

Rt△BAD(HL).∴ BC
=A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第三学程】当堂达标1.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A.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如图,AB=CD,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CE=BF,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DF∥AE
B.∠C=∠BC.CF=BE
D.∠A+∠D=90°3.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分别过点B,C作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BD,CE,若BD=4cm,CE=3cm,则DE=________cm
.
4.如图,已知△ABC中,AD⊥BC,
AB=AC,求证:AD平分∠BAC,独立完成,要求:限时做题,出示答案后,组长顺时针检查。
三、课堂总结知识方面:
技能方面:
情感方面: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四、【作业布置】分层次设计作业均衡作业餐——基础知识型1.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B′A,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C=A′C′
B.BC=B′C′C.AC=B′C′
D.∠A=∠A′2.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一条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3.如图,有一正方形窗架,盖房时为了稳定,在上面钉了两个等长的木条与
分别是的中点,可证得
_____
,理由是
_______,于是是________
的中点.4.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点F,若BF=AC,则∠ABC=_______营养作业餐——应用提升型5.在△ABC中,AB=CB,∠ABC=90 ,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
Rt△ABE≌Rt△CBF;(2)若∠CAE=30 ,求∠ACF度数.特色作业餐——拓展提升型6.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Q上运动,问P点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APQ全等?
板书设计12.2.4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例题:
设计说明:
1.
针对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需要老师们在研读课标和教材基础上进行;
2.
根据每课时的内容去设计学程和主问题;
3.
针对教学导入:根据课时内容去灵活设计,但必须有;
4.针对每个学程的学法指导:并不是每个学程都要有这“三学”;可根据主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情况,合理选择:自学、互学、展学方法;
5.针对自学、选学、展学中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以“捆绑式”评价整个小组,老师们根据学程设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评价方式;
6.均衡作业餐、营养作业餐、特色作业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但有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第5题
第6题
A
C
B
D
E
F
当堂自学
同伴助学
小组展学
互动评学
教师导学课题:
12.2.1全等三角形判定“SSS”
课型:新授课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并能运用该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运用“SSS”判定或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SSS”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应用“SSS”证明三角形全等.
学习难点: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展开的,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重要方法之一。全等三角形是两个三角形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证明线段、角相等的重要依据。
复备
一、教学导入某工厂生产一批三角形钢架,质检员张师傅和李师傅为了确保钢架的三边、三角均符合设计要求,每天要对产品作抽样检验。张师傅的检验方法是:用量角器和皮尺分别量出钢架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如果这六个数据合乎要求,他就认为产品合格。你认为张师傅的做法有道理吗?李师傅的检验方法是:用量角器量出钢架的一角,如果这个数据合乎要求,他就认为产品合格。你认为李师傅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一天,张师傅和李师傅因公外出,由周师傅来代班,可周师傅仅找到了皮尺,他可不可以进行工作呢?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第二步:展学方式:抽一同学做展讲要求:普通话,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解题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三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同学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本环节设计主要目的为引出课题,学生回答的对错教师可暂不做具体评价。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的探究问题1:如果△
ABC和△
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AC=A′C′,
∠A=∠A′,∠B=
∠B′,∠C=
∠C′,这六个条件能保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结论:
问题2: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举例说明。问题3: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1)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2cm、4cm.(2)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50°.(3)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操作。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操作过程及得到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1.三对对应边分别相等,三对对应角分别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2.只满足一个或者两个条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问题4: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三个,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我们分情况讨论:先任意画一个△ABC,怎样再画△A'B'C'
,使A'B'=AB
,B'C'=BC,A'C'=
AC.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本37页:画图步骤并独立进行画图。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操作过程及得到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问题5: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看他们重合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操作验证第二步:展学方式:抽一名同学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三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同学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运用“SSS”解决问题问题1:如图,AB=DC,AE=DF,CE=BF,∠B=55°,则∠C的度数(
)A.35°
B.45°
C.55°
D.65°问题2: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钢架中,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问题3:做一做:回顾“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并说说作法的依据.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三个题目。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得到的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做题步骤:1.B2.证明:∵D是BC的中点,∴BD=CD.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3.见课本37页作图步骤.依据是SSS.
【第三学程】当堂达标1.如图,中,,,则由“”可以判定(  )A.
B.C.
D.以上答案都不对2.如图,在和中,,AC与BD相交于点E,若不再添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则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A.AC=BD
B.AC=BC
C.BE=CE
D.AE=DE3.如图,下列三角形中,与△ABC全等的是(  )①
B.②
C.③
D.④独立完成,要求:限时做题,出示答案后,组长顺时针检查。
三、课堂总结知识方面:
技能方面:
情感方面: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四、【作业布置】分层次设计作业均衡作业餐——基础知识型1.如图,已知,,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要使△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
.2.
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的三边长分别为3,3x-2,2x-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等于(

A.
B.3
C.4
D.5
3.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A=∠D.营养作业餐——应用提升型4.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求证:△ABC≌△DEF.特色作业餐——拓展提升型5.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1)∠D=∠B;(2)AE∥CF.
板书设计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一、“边边边”公理:
例题分析
尺规作图二、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格式:三、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依据:
设计说明:
1.
针对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需要老师们在研读课标和教材基础上进行;
2.
根据每课时的内容去设计学程和主问题;
3.
针对教学导入:根据课时内容去灵活设计,但必须有;
4.针对每个学程的学法指导:并不是每个学程都要有这“三学”;可根据主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情况,合理选择:自学、互学、展学方法;
5.针对自学、选学、展学中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以“捆绑式”评价整个小组,老师们根据学程设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评价方式;
6.均衡作业餐、营养作业餐、特色作业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但有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A
B
C
A、
B、
C、
A
B
O
A
C
D
B
E
F
当堂自学
同伴助学
小组展学
互动评学
教师导学课题:
12.2.2全等三角形判定SAS
课型:新授课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
2.能运用“SAS”判定或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
3.经历“SAS”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学习重点:应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
学习难点: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4.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复备
教学导入【课前热身】1.在△ABC和△DEF中,如果AB=7,BC=6,AC=10,DF=10,DE=7,当EF=_____时,△ABC≌△DEF.2.如图,已知AB=AD,CB=CD,∠B=30°,∠BAD=46°,则∠ACD的度数是(
)A.127°
B.125°
C.120°
D.104°学生课前5分钟自主完成,然后抽出一小组长,负责组织与大家一块订正答案。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探究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SAS)主问题: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一个角对应相等,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第二步:展学方式:抽一同学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讲解清晰(满分10分)第三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讲同学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有两种情况:1.两边及其夹角2.两边及一边的对角问题1:1.如图,已知△ABC,画△A′B′C′,使A′B′=AB,A′C
′=AC,∠A′=∠A.2.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放到△ABC上,会发现什么 3.回忆作图过程,分析△ABC和△A′B′C′中相等的条件,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4.把得到的结论用符号语言如何表示?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回答问题。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操作过程及得到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并板书: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符号语言:在△ABC和△A′B′C′中△ABC≌△A′B′C′(SAS)问题2: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操作过程及得到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例如: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能运用判定“SAS”证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问题: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为了预防溺水我们不能下水进行测量,只能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则量出DE的长度是否与A、B的距离相等?请说明理由.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写出证明过程。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得到的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并板书:证明:在△ABC和△DEC中,
∴△ABC≌△DEC(SAS).∴AB=DE.
【第三学程】当堂达标1.下列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B.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有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2.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要增加的条件是
(
)
A.∠A=∠D
B.∠E=∠C
C.∠A=∠C
D.∠ABD=∠EBC
3.如图,有一块三角形镜子被小明不小心摔成①②两块,现需要配制同样大小的镜子,为了方便起见,只需要带上第____
块即可,理由是_______.4.如图,点E、F在AC上,AD//BC,AD=CB,AE=CF.
求证:△AFD≌△CEB.独立完成,要求:限时做题,出示答案后,组长顺时针检查。
三、课堂总结知识方面:
技能方面:
情感方面: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四、【作业布置】分层次设计作业均衡作业餐——基础知识型1.如图,AD=BC,要得到△ABD和△CDB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A.
AB∥CD
B.
AD∥BC
C.
∠A=∠C
D.
∠ABC=∠CDA2.如图,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AB=AC
B.∠BAC=90°
C.BD=AC
D.∠B=45°3.如图,已知AD∥BC,AD=CB.求证:△ABC≌△CDA.营养作业餐——应用提升型4.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E,F两点分别在边AB,AC上,若BE=CD,BD=CF,∠B=∠C,∠A=50°,求∠EDF的度数.特色作业餐——拓展提升型5.如图,已知CA=CB,AD=BD,
M,N分别是CA,CB的中点求证:DM=DN.
五、板书设计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几何语言:符号语言:在△ABC和△A′B′C′中△ABC≌△A′B′C′(SAS)
设计说明:
1.
针对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需要老师们在研读课标和教材基础上进行;
2.
根据每课时的内容去设计学程和主问题;
3.
针对教学导入:根据课时内容去灵活设计,但必须有;
4.针对每个学程的学法指导:并不是每个学程都要有这“三学”;可根据主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情况,合理选择:自学、互学、展学方法;
5.针对自学、选学、展学中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以“捆绑式”评价整个小组,老师们根据学程设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评价方式;
6.均衡作业餐、营养作业餐、特色作业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但有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当堂自学
同伴助学
小组展学
互动评学
教师导学课题:
12.2.3全等三角形判定(ASA、AAS)
课型:新授课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SA”和“AAS”;能运用它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把证明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习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学生刚刚认识了全等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暂时还不太熟悉,所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得出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的结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复备
一、教学导入1.复习:(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2.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自主复习并思考。第二步:展学方式:抽一同学做展讲要求:普通话,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解题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三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同学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1.(1)三个角、三个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2)
三种:①定义;②SSS;③SAS.
2.引出课题.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ASA、AAS)探究问题: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问题1:随意画一个Δ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A′、∠B=∠B′、AB=A′B′呢?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操作,总结归纳步骤。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操作过程及得到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操作方法得当(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并板书:作图步骤:①先用量角器量出∠A与∠B的度数,再用直尺量出AB的边长.②画线段A′B′,使A′B′=AB.③分别以A′、B′为顶点,A′B′为一边作∠DA′B′、∠EB′A,使∠D′AB=∠CAB,∠EB′A′=∠CBA.④射线A′D与B′E交于一点,记为C′即可得到△A′B′C′.提炼规律: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几何语言:在△ABC和△A′B′C′中,∴
△ABC≌△
A′
B′
C′
(ASA).问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确定,第三个角一定确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作图,用“ASA”推出“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呢?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证明。第二步:互学要求(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及时指导。(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操作过程及得到结论。(3)展学准备。组长分工,做好展讲准备;要求3,4号展示较为容易的,2号较难的,组长做最后总结。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证明思路清晰(满分10分)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并板书:推论: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几何语言表示:在△ABC和△A′B′C′中,∴
△ABC≌△
A′
B′
C′
(AAS).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运用三角形全等判定(ASA、AAS)解决问题问题1:如图,点D
在AB上,点E
在AC上,BA
=AC,
∠B
=∠C.求证:AE
=AD.问题2:已知如图,∠1=∠2,∠C=∠D,
求证:AC=AD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观察并思考。第二步:展学方式:抽两名同学做展讲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思路清晰(满分10分)第三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学同学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归纳总结:(出示步骤)1.证明:在△ABE
与△ACD中,
∴ △ABE
≌△ACD
(ASA)∴AE=AD2.
【第三学程】当堂达标1.
如图,玻璃三角板摔成三块,现在到玻璃店在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板,最省事的方法(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带①②③去2.
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
AB=AC
B.
BD=CD
C.
∠B=∠C
D.∠BDA=∠CDA3.如图,已知AC平分∠BAD,∠1=∠2,求证:AB=AD独立完成,要求:限时做题,出示答案后,组长顺时针检查。
三、课堂总结知识方面:
技能方面:
情感方面: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四、【作业布置】分层次设计作业均衡作业餐——基础知识型1.已知:如图∠B=∠DEF,
BC=EF,
求证:ΔABC≌ΔDEF(1)若要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
_____;
(2)若要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
(3)若要以“SSS”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4)若要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2.若按给定的三个条件画一个三角形,图形惟一,则所给条件不可能是(  )A.两边一夹角
B.两角一夹边
C.三边
D.三角3.在△△中,已知,,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件(  )A.    B.   C.     D.4.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营养作业餐——应用提升型5.如图,AE⊥BE,AD⊥DC,CD
=BE,∠DAB=∠EAC.求证:AB
=AC.
特色作业餐——拓展提升型6.如图,已知点在线段上,,请在下列四个等式中,①AB=DE,②∠ACB=∠F,③∠A=∠D,④AC=DF.选出两个作为条件,推出.并予以证明.(写出一种即可)已知: 
  
 , 
  
 .求证:.证明:
五、板书设计12.2.3利用两角一边判定三角形全等一、两角一边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ASA)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AAS)三、例题四、小结
设计说明:
1.
针对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需要老师们在研读课标和教材基础上进行;
2.
根据每课时的内容去设计学程和主问题;
3.
针对教学导入:根据课时内容去灵活设计,但必须有;
4.针对每个学程的学法指导:并不是每个学程都要有这“三学”;可根据主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情况,合理选择:自学、互学、展学方法;
5.针对自学、选学、展学中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以“捆绑式”评价整个小组,老师们根据学程设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评价方式;
6.均衡作业餐、营养作业餐、特色作业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但有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C
E
B
F
D
A
当堂自学
同伴助学
小组展学
互动评学
教师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