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
第一单元
课题
谁的得分高
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能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进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能够从图或表格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3.初步养成计算认真、细心,耐心检查计算过程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0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板书设计【总课时板书或分课时板书】
课前准备
课前参与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
学生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过程目标(质疑与评价)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历估算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的“老朋友”笑笑和淘气吗?出示。师:让我们一起观看比赛吧!由淘气先套。他第一次套了多少分?(24分)你愿意帮他记录吗 (愿意)拿出你的统计表来,把淘气的分记下来.
让我们来看下一次,再看第三次.(淘气开始套圈的画面)师:现在到谁套了?(小丽)也请你们帮好记录一下。师:都记好了吗 看看和电脑记录的一样吗
师:看看统计表里的数据,想想你的猜测对吗 请你再来估记一下谁会赢 师:你是怎么估计的 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注意说话的声音要大.二、
验证猜测,探索算法师:谁能算出他们两个的总分来验证你刚才的估计是正确的。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把你的计算方法写在统计表下面。师:你是怎么列式的?(生独立探索并记录,教师巡视)师:你们计算的结果一样,方法一定一样吗?请你问一问组里小朋友的方法,再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请小朋友们想一想问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按照你的说的,开始吧!师:刚才你们问的方法多不多?(多)说一说“冠军”淘气的分数让全班小朋友也听听你们的方法好吗?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请同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笑笑是94分吗?(是)让我们向冠军淘气表示祝贺(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三、挑战淘气综合训练师:你愿意向他挑战吗?(愿意)你也可以套三次,把你的成绩写在统计表上。你能战胜淘气吗?(能)(学生独立完成)师:谁战胜淘气了?(指名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自己的统计表并说理由)……师:你们看看又有谁向淘气挑战了?(课件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我是小丽我三次一共套了90分,想一想我可能套中了哪几种小动运物 师:请把小丽的分数写在最后一行。(学生自由活动)师:把你写的给大家看看。小结:同学们让我们和淘气、笑笑、小丽说声再见吧!
课件出示淘气套圈的动画情境,第一次他套了24分、第二次套了29分、第三次套了34分)学生边看动画边记录课件出示表格生:淘气学生自由表达生1:第一次淘气比笑笑多1,第二次笑笑比淘气多1,而第三次淘气多,所以淘气赢了.生2:从30里借1给23前两次淘气和笑笑就一样多了,再看第三次淘气比笑笑多3所以淘气赢了.生3:我发现他们第一次的成绩都是二十几,第三次的成绩都是三十几,而且都是淘气比笑笑多,而第二次笑笑只比陶气多1分,所以淘气赢了.生4:我发现第二次淘气比笑笑成绩低,其他两次都比笑笑高,所以淘气赢了.生1:淘气87分,笑笑84分所以淘气赢了生2:我用24+29+34=87所以淘气是87分,笑笑是84分用23+30+31=84。生3:我算的也是淘气87分,笑笑84分。生1: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吵到其他小朋友生2:要一个一个按顺序说生3:要听清楚其他小朋友的话。还可以看他们记录在纸下的方法。学生小组内交流生1:我是用列竖式的方法。生2:我先用23+29=53
再用53+34=87生3:20+20+30=70,4+9+4=17
,70+17=87生4:20+20=40
,
40+30=70
,4+9=13
,13+4=17
,80+17=87。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29
34
87笑笑
23
30
31
84苏克
24
29
40
93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29
34
87笑笑
23
30
31
84王凯
40
40
4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29
34
87笑笑
23
30
31
84盖兴
24
30
40
94小丽
23
27
40
90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29
34
87笑笑
23
30
31
84田吴
29
30
40
99小丽
30
30
30
90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29
34
87笑笑
23
30
31
84王雷
30
30
40
100小丽
31
29
30
90
渗透统计的记录方法。渗透算法多样化。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
第一单元
课题
乘船
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总课时板书或分课时板书】探究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参与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
学生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过程目标(质疑与评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78页情境图。1、幼儿园小朋友去秋游,一共90人。乘船是少不了的。我们已从旅游公司了解到有这样两艘船:一艘可乘45人,一艘可乘25人。同学们先来估计一下,这两艘船够不够呢?并说明你的理由。2、师: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呢?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解决:还有几人不能上船?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想出解决办法。师:你有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还有几个人不能上船呢?2、自主探索
90-45-25的计算方法。4、学生回答,再需要一只什么船呢?并说明选择的理由。三、巩固应用。2.小玲带100元到书店买书。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18元,又买一本《儿童手工》花了22元。小玲还剩下多少元钱?3.学生充分讨论,表述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汇报估计方法及结果。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⑴先让45人上第一艘船,再让25人上第二艘船,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所以应该这样列式:90-45-25⑵我是先看看两艘船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再看看90人比它多多少?多出来的就不能上船。要先算:45+25=70(人)再算:90-70=20(人)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充分讨论,表述自己的想法
渗透算法多样化,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式。变式练习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
第一单元
课题
星星合唱队
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能够在用文字叙述的情境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总课时板书或分课时板书】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参与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
学生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过程目标(质疑与评价)
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启发学生思考:星星合唱队的人数比过去多了还是少了?3.星星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列式:52-9+1552+15-9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4.根据自己所列的算式,尝试计算出结果。总结:在一个两步计算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巩固练习填一填2.门前有一棵葡萄树,蜗牛正在往上爬。第2天爬了多少厘米?还要再爬多少厘米就能吃到葡萄?3.儿童商店有红气球26个,黄气球18个,花气球跟红气球同样多,三种颜色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4.数学游戏教材用连环画的形式给出了游戏方法,两个人做游戏,随便说出一个两位数“63”,再把两位数十位与个位调换位置,即变成“36”,再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如果得到的数是两位数,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与个位调换位置,接着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最后一定能够得到9。
两人讨论,全班汇报生:因为新加入的人数多于今年毕业的人数,所以可以判断星星合唱队的人数比过去多了。提出问题后,学生独立思考,再列出算式。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多种算法老师和一位同学做游戏同桌两人玩会游戏
明确计算顺序渗透算法多样化数学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形式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
第一单元
课题
练习一
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2.发展估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总课时板书或分课时板书】巩固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参与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
学生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过程目标(质疑与评价)
6.在空格里填数,使横行、竖行、斜行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得30。121013四、总结。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学生可以换数情境表演生独立思考后反馈生:车上原来有56人,上车19人
,下车27人,现在
车上有多少人?生:可以56+19-27,也可以56-27+19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展示计算的过程学生同桌交流,然后集体反馈独立完成讲解题意全班汇报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77
–
33
–
28
96
–
39
–
45
100
–
91
–
9
82
–
38
–
17
95
–
23
–
18
90
–
18
–
12
1.
车模小组原来有赛车48辆。
又组装了18辆。
送给二年级小同学25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