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二章
单元复习课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条件:物体的振动.
(2)特点: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
(1)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
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传播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速
(1)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决定声速大小的因素.
①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
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即v固>v液>v气.
②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①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②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③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3)影响因素: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
(4)声音的分类:可闻声、超声波和次声波.
①可闻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
②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
③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2.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
(2)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因素
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②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
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三、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
(1)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2)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
置和距离,这种确定目标位置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3)实例:①军事、航空、航海上,利用雷达进行探测定位和导
航;
②利用声呐技术探测海深和鱼群等;
③医疗上,利用“B超”进行身体检测;
④利用台风带来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等.
2.传递能量
(1)飞机起飞时,巨大的声响能把居民楼的玻璃震碎;
(2)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表;
(3)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碎石等.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单位:分贝.符号是dB.
(2)危害:①30
dB~40
dB,理想的安静环境;
②超过50
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③70
dB~90
dB,会使人厌烦,分散注意力;
④90
dB~110
dB,强噪声,会使人感到刺耳揪心.
3.减弱噪声的途径及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给机动车辆安装消声器、桌椅腿上装上橡胶
垫等.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城市道路两旁装上隔音板、道路旁植树
等.
(3)在人耳处减弱:戴上耳塞、防噪声耳罩等.
产生
_______
声音的产
生与传播
传播
音调______
响度______
音色______
声音的
特性
传播需要______
形式:______
声速规律:______
①
⑤
⑥
⑦
④
③
②
(1)________
(2)________
声的
利用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噪声
噪声的概念、来源
概念________
来源________
噪声控制的三条途径
⑧
⑨
⑩
参考答案:①发声体的振动
②介质
③声波
④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空气中最慢
⑤声音的高低
⑥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⑦声音的品质特色
⑧声波传递信息
⑨声波传递能量
⑩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
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
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是:
v固>v液>v气
2.介质温度:在同一种介质中,温度
越高,声速越快
产生条件
物体振动
声
音
的
传
播
传播条件
依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方式
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
速
定义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计算公式
影响因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跟踪训练】
(淄博中考)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原因和转换法.音叉发声时,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音叉振动不容易观察,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推测音叉在振动,这是一种实验方法——转换法.
声音三特性的判断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对它们的辨析是常考的知识点,也是本章的重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清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列表如下:
音调与响度毫无关系,是声音完全无关的两个特征,
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音调
响度
音色
物理
意义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特色、品质
决定
因素
频率
振幅
发声体自身
的材料、结构
听感
表现
音调高:声音清
脆、尖细;音调
低:声音粗犷、
低沉
震耳欲聋响度
大;轻声细语
响度小
分辨不同发声体
发出的声音的主
要依据
备注
【跟踪训练】
歌迷只凭声音就能判断出演唱者,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的.麦克风的作用是用来增大歌声的_____________.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
【解析】音色是区分发声体的主要依据.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麦克风能使声音更加响亮,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
答案:音色
响度
空气
噪声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1.噪声定义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跟踪训练】
(宁夏中考)下列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塞
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
【解析】选B.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都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工人戴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即防止噪声产生.
声的利用
声音分为可闻声和不可闻声,其利用如下:
分类
内容
项目
可闻声
不可闻声
超声波
次声波
传递信息
人与人的交
流、回声定位
回声定位、
“B超”探伤
预测自然
灾害、监测
传递能量
使另一个物
体振动
清洗、击碎
结石等
破坏建筑物等
【跟踪训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到来,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解析】选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A错;
“闻其声而知其人”和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到来,说
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D错;声音具有能量,所以可以用超
声波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