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附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7 07: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理解、整理、归纳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理解本文所讲的立身处世之道,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提升自己的修养。
预习案
一、文化常识
1.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圣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30—50岁,欲仕不能。
50—55岁,在鲁从政。
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2.
了解《论语》
《论语》共20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也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3.了解孔子思想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
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二、读准字音
八佾(

文质彬彬(

迩之事父(

譬如(

子罕(

未成一篑(

三、熟读文本,准确翻译,写下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子。
课案
一、导
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仅作为一种导向,更作为一种精神,融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流淌不息。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聆听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二、思、议
1.
准确解释词语。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日克己复礼
请事斯语矣
小子何莫学夫《诗》
知者不惑
就有道而正焉
见贤思齐焉
如礼何
小子何莫学夫《诗》
2.
通读全文,思考每章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
三、展、评
四、检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君子喻于义    喻:比喻
B.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反省
C.
质胜文则野
野:粗野、鄙俗
D.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奉行,实践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士不可以不弘毅    B.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C.
知者不惑
D.
敏于事而慎于言
3.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一行叫一佾,八佾即六十四人。《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公用六佾,诸侯用四佾。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统治者”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D.士,在商、西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底层,也泛指读书人本文中就是后一种用法。
4.对《<论语>十二章》中有关章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孔子在《八佾》中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他认为礼与乐是外在的表现,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B.“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仁义之道”,要懂得仁义的道理,就要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真理而牺牲。
C.《卫灵公》一节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孔子主张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D.在《阳货》一节中,孔子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强调了《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经》。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
(3)《<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就是指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4)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会用仁来称赞你的句子是“        ,        ”。

素材积累--《论语》名句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4、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参考答案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古义: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今义:野,野外;史,历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一日克己复礼(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请事斯语矣(古义:实践,从事。今义:事情)
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知者不惑(形容词,同“智”,明智,聪明)
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
如礼何(如……何,译为“把……怎么样”)
小子何莫学夫《诗》(何莫……,表反问的句式,译为“为什么不……呢”)
2.通读全文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论证
第七章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第十二章
《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1.A 【解析】
喻:知晓,明白。
2.C 【解析】
“知”通“智”。
3.B 【解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B 【解析】
这句话是形容孔子追求真理或某种信仰的迫切心情,并不是要获得儒家的“仁义之道”,就一定“要牺牲自己的生命”。
5.(1)朝闻道 夕死可矣 (2)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5)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