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与环境
第3节
生态工程
课时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过基础
教材核心知识精练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学等学科交叉产生的应用学科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生态工程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工程的目的()
①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利用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生态工程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加物种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
B.循环原理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环节利用
C.处理好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需要尽可能多地增加生物的数量
D.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要保证各组分之间比例适当、结构有序
5.某地区开展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大规模种植马尾松一个品种,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破坏。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A.循环原理
B.自生原理
C.协调原理
D.整体原理
6.城市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回收处理,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自生原理
B.整体原理
C.循环原理
D.协调原理
7.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对应错误的是
8.利用生态工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
、
、
的工程体系。
(2)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连年种植单一化品种会造成病虫害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这主要违反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某农业生态系统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的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
(填“种群”或“群落”)。该生态系统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答出两点即可)。
过能力
能力提升强化训练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可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容
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原理
D.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
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和树种的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个原理
A.循环原理和自生原理
B.协调原理和自生原理
C.整体原理和循环原理
D.自生原理和整体原理
3.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地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
4.“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循环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B.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C.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②、③
D.通过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有效地促进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5.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之为“水弹性城市”。请结合生态工程相关知识、分析回答下面题
(1)海城市可看作生命系中的
层次。该层次具有
、
和
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海棉城市的构建,能形成绿色的生态基设施,对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
能力也大有神益。
(2)建设海城市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___原理;城市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建设海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
6.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
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该生态工程将植物残渣、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充分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该生态农业中,众多的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关系互相依存,可提高系统的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
(4)该生态工程的实施不仅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有效处理每天产生的大量废物,同时还可以为社会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5)在建设该生态系统时,为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
,它是指
。
课时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过基础
教材核心知识精练
1.北京郊区某村的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自生原理等
B.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C.该生态工程通过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D.该村种植的农作物大多为高产品种,会破坏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不利于持续发展
2.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采用的是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在湿地的周围,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注意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3.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叙述合理的是
A.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
C.该生态恢复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原理、协调原理
D.矿石的开采只会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
4.沼气工程是当今农村生态工程建设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沼气池内的产甲烷菌是一种厌氧型的原核生物
B.沼气池是该工程中体现循环原理的重要环节
C.沼气池可作为该工程中能量循环利用的实例
D.沼气池在农村的推广有助于节省林木资源并减轻环境污染
5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的“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
(至少答出两点)等生态功能。
(2)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
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等。
(3)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恶化、
等。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
和
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
、
、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动植物物种引进时,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处理好
、
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与平衡,同时需要考虑
。
6.如图显示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建设排污企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7.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结合
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结合
③加大投资力度,把生产放在首位
④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过能力
能力提升强化训练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①能量的多级利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结合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某矿山因开采矿而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恢复原山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域外植物
B.禁止人类的全部活动,对矿区实行封闭,实现群落的自然演替
C.回填土壤,种植本地农业作物,提高本地农业经济收入
D.回填土壤、封山育林,并适当移栽多种本地原有的植物
3.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循环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4.生态护坡是利用植被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的一项综合护坡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
B.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把裸露的坡地建成生态坡地,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演替的速度
D.植被覆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多选)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收获农作物后,农作物的秸秆可以有多种方式处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氨化处理可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秸的利用
B..結用于培养菇供人们食用,这样可以构成农作物一蘑菇一人”的食物链
C.将秸进行焚烧处理,不但污染环境,还会使秸杆内的物质和能量全部散失
D.将結粉碎处理后养牛、羊等家畜,能提高农作物中能量的利用率
6.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
。
(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该人工湿地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4)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5)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成该人工湿地的碳循环图解。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地调查了该人工湿地后,在大力费赏利用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同时,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其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
。
课时1
答案
1-7.
C
C
B
C
B
C
D
8.(1)少消耗
多效益
可持续
(2)抵抗力
自生
(3)循环
群落
可以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1-4.
D
B
C
C
5.(1)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自我调节
(2)循环
协调
整体
6.(1)生态学
(2)多级利用
循环
(3)食物链
自生
(4)整体
(5)环境容纳量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课时2
答案
1-4.
D
C
C
C
5.(1)洪抗早、节区域气候、控制上侵、自然化污水(至少答出两点)
(2)自我调节能力
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
(3)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飞鸟类绝迹
(4)工程学
生态学
废水处理
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生物
环境容纳量
6-7.
D
A
1-5.
C
D
C
B
AD
6.(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垂直
循环原理、协调原理、整体原理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
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
(4)向水体中适当通入空气
(5)见下图
(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