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自行车车架生锈
B.煤炭燃烧
C.火药爆炸
D.水结成冰
2.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
3.
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态,则该变化可能是(
)
A.
一定是升华
B.
一定是化学变化
C.
不可能发生,固体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
D.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
B.
硬度
C.
可燃性
D.
熔点
6.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用于净水
C.蒸馏水获取淡水
D.以大米为原料酿酒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家中食醋有酸味
B.蜡烛能燃烧
C.食盐能溶解于水
D.干冰能升华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时,火焰可分焰心、内焰、外焰三层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10.
对探究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反思,是提高我们探究能力和促进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结论就不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
B.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C.需要反思实验过程是否安全、环保
D.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
11.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添加酒精
C.倾倒液体
D.熄灭酒精灯
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前,不必擦干试管外壁的水珠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15.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俯视等几种。
图1-F-2中a为________视;b为________视;c为________视。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填“a”“b”或“c”,下同),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_______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________。
16.根据图1-F-3所示的实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4
DBDBCDBCCABBCC
俯
平
仰
b
c
a
16.
试管
B
A操作中应先挤压出胶头中的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或C操作中加入试管的液体应少于试管容积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