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7 08: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单选题
1.你认为2.
25亿年前至今,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人类大量捕捉两栖动物
C.大量的两栖动物发生了变异
D.气候干燥,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
2.爬行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有适于陆生运动的四肢
B.加强了肺呼吸
C.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D.有防止干燥的皮肤
3.蜥蜴是一种陆地生活的动物,下列对蜥蜴描述错误的是(  )
A.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B.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C.蜥蜴体表被有角质鳞片
D.蜥蜴在陆地产卵,卵壳坚硬
4.下列关于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眼睛后有鼓膜,能感知声波
B.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气体的通道
C.前肢短小,趾间有蹼,能划水
D.后肢发达,能跳跃
5.下列动物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章鱼
B.娃娃鱼
C.带鱼
D.鳄鱼
6.蜥蜴的皮肤干燥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辅助呼吸
C.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吸收营养和阳光
7.有关两栖动物名称的由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体和成体都能水陆两栖
B.幼体和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8.蜥蜴比青蛙更高等,主要体现在(  )
A.卵生
B.用肺呼吸
C.头后部有颈,头可以灵活转动
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9.青蛙的幼体进行呼吸的器官是
(  )
A.鳃
B.气管
C.肺
D.心脏
10.下列动物中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
A.两栖动物
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
D.环节动物
11.在两栖动物中,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的是(

A.蟾蜍
B.扬子鳄
C.蝾螈
D.大鲵
12.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
A.大熊猫
B.大鲵
C.企鹅
D.扬子鳄
13.蜥蜴比青蛙高级的特征有(

①有颈部
②用肺呼吸
③肺发达
④四肢发达
⑤体内受精,产大型的卵,生殖不受水的限制
⑥皮肤外有角质的鳞片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14.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在陆地产卵④卵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有(  )
A.蝾螈
B.蟾蜍
C.大鲵
D.水蛇
二、填空题
16.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______,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7.两栖动物中的绝大多数种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_呼吸、成体则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____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18.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并含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______保护,因此,蜥蜴_____和____可摆脱对水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19.蜥蜴一生都生活在陆地上。它的头部后面有____,因此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蜥蜴四肢短小,不能跳跃,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_____,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的_____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就能满足它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20.由于________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正在减少。我们应大力保护其生活环境,禁止对其乱捕滥杀。
21.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___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________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所说蛙声是雄蛙在为
_________而鸣叫。
22.鱼的鳃、青蛙的___和___、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与外界接触的表面积大,内部含有丰富的___。
三、连线题
23.请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相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四、实验探究题
24.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发育摆脱了对______的依赖,这是龟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图1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原因是当温度低于29℃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______,当温度高于31℃时,______。
(3)据图2分析该种龟在不同温度下性别分化的规律是______。
(4)研究者用两组龟卵(孵化时间总长约为58天)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3所示:
①由图3可知,温度对该种龟卵孵化为雄性还是雌性的影响主要在孵化______(填“前期”或“后期”)。
②本实验中,研究者并未选择25℃进行研究,原因可能是______。
2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春末夏初,在清澈的小溪里经常会看到蝌蚪。蝌蚪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后,蝌蚪会变成青蛙,这时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青蛙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
b.将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在皮肤表面涂上一层厚1~2毫米的凡士林软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
c.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一层厚1~2毫米的凡士林软膏。
d.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
e.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其口腔张合(呼吸)的速度。
①甲、乙、丙三只青蛙中,口腔张合最快的是________青蛙。
②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选取了三只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青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④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辅助呼吸。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D
6.C
7.C
8.D
9.A
10.C
11.D
12.D
13.C
14.D
15.D
16.角质的鳞片或甲
17.鳃

18.卵壳
生殖
发育
19.颈
鳞片

20.环境污染
21.鳃
皮肤
求偶
22.肺
皮肤
毛细血管
23.①---A,②---B,③---C
24.
(1)水
(2)

孵化成活率下降
(3)25℃~33℃范围内,温度升高时向雌性分化,温度降低时向雄性分化
(4)
前期
25℃下龟卵的孵化时间过长,孵化成活率过低,故不适宜在该温度下观察性别分化
25.鳃


做对照
控制单一变量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