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5静电的利用与防护
课时练(解析版)
1.如图,用起电机使金属鸟笼带电,站在金属架上的鸟安然无恙,且不带电,其原因是( )
A.鸟的脚爪与金属架绝缘
B.鸟与笼电势不同,有电势差
C.起电机使笼带电,笼的电势不会很高
D.鸟笼内部场强为零,电荷分布在笼的外表面
2.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的大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比
( )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
B.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面处处平行
C.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是等势体
D.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不一定为零
4.有一接地的导体球壳,如图所示,球心处放一点电荷q,达到静电平衡时,则
A.q与球壳内表面的感应电荷在壳外的合场强为零
B.球壳内、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在壳外的合场强为零
C.q在球壳外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
D.q的电量变化时,球壳外电场随之改变
5.下列器材属于电容器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用一种新颖的“静电"绝缘纤维布制成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罩。熔喷布经驻极工艺,表面带有电荷,它能阻隔几微米的病毒,这种静电的阻隔作用属于( )
A.静电感应
B.摩擦起电
C.静电吸附
D.电磁感应
7.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为零
B.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为零
C.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
D.铜线电阻小,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8.在以下列举的应用或现象中,属于静电防止的是
A.静电复印
B.静电喷涂
C.静电除尘
D.油罐车用铁链拖地运行
9.如图所示,金属球壳A带正电,其上方有一小孔a,静电计B的金属球b用导线与金属小球c相连,以下操作所发生的现象中正确的是
A.将c移近A,但不与A接触,B的指针会张开一定角度
B.将c与A外表面接触后移开A,B的指针不会张开
C.将c与A内表面接触时,B的指针不会张开
D.将c从导线上解下,然后用绝缘细绳吊着从A中小孔置入A内,并与其内壁接触,再提出空腔,与b接触,B的指针会张开一定角度
10.有一不带电的金属球,沿球直径延长线上放有正点电荷Q,使金属球感应带电。球内直径上有a、b、c三点,则
A.a点电场强度最大
B.c点电场强度最大
C.a点电势最低
D.三点电势都相等
11.静电除尘装置如图所示,它由金属管A和管中金属丝B组成,A接高压电源的正极,B接高压电源的负极,关于静电除尘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粉等烟尘在靠近B时被电离成正、负离子
B.因为金属外壳接地,所以B的电势比A的电势高
C.煤粉等烟尘吸附电子后被吸在B上
D.煤粉等烟尘吸附电子后被吸在A上,最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在装置底部
12.如图,带正电的点电荷+Q旁有一接地的大金属板,A为金属板左侧外表面的一点,B为金属板内部的一点,A、B两点到点电荷的距离相等,图中的E1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合场强可能沿E2方向
B.感应电荷在A、B两点的场强相同
C.感应电荷在A点的场强可能沿E1方向
D.感应电荷在B点的场强方向沿E3方向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B.库伦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赫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E.法拉第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14.如图所示,为了研究静电屏蔽效果,某同学将可视为正点电荷的带电体置于封闭金属空腔的外部或内部,其中Q、N的金属空腔和大地相接,P、M的金属空腔与外界绝缘。规定大地的电势为零,下列关于各点场强和电势高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金属空腔内的场强等于零,电势大于零
B.Q金属空腔内的场强等于零,电势大于零
C.M金属空腔内任一点场强不为零,电势大于零
D.N金属空腔内壁上任意一点的场强为零
15.如图所示,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r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2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球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左侧感应出的电荷带正电
B.由于静电感应而在金属球上出现感应电荷,这些感应电荷在球心处所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C.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右侧,金属球两侧的电荷将被中和
D.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右侧,另一端与大地相连,则右侧的感应电荷将流入大地
16.(多选)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N,置于空心导体球M附近,现将另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金属球放于空腔导体M内,则( )
A.若M接地,N上无感应电荷
B.若M不接地,且M原来不带电,N上无感应电荷
C.若M不接地,且M原来不带电,N上有感应电荷
D.若M不接地,且M原来带电,N上一定有感应电荷
17.如图所示,一个验电器用金属网罩罩住,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时,验电器的箔片_________(填“张开”或“不张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
18.下图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填“正”、“负”或“不带电”。)
①
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则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②
A、B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后再移去C,
则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到电场中,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将发生定向移动,使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请思考下列问题:
(1)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原因是什么?定向移动的方向如何?
(2)自由电子能否一直定向移动?为什么?
20.如图所示,在装载作业中,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请解释原因。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此问题
参考答案
1.D
【详解】
金属鸟笼带电后属带电体.带电体在静电平衡状态时,属等势体;此时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金属内和空腔内都无电场.因此鸟两爪电势相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关键要知道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内部合电场为零,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是一个等势体.
2.A
【详解】
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带电的细杆MN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a点离带电的细杆MN最近,带电的细杆MN在a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大,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a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大;而c点离带电杆最远,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c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
带负电的点电荷,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低,A错误;
B.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面处处垂直,B错误;
C.
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是等势体,C正确;
D.
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B.金属球壳外表面接地,所以球壳外表面不带电,内表面带与q相反电性的电荷,当到达静电平衡状态后,q与球壳内表面的电荷在壳外的合场强为零。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库仑定律可知,q在球壳外产生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C错误;
D.由于球壳接地,在静电平衡后,球壳与大地是等势体,所以球壳外的电场为0,不随q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由各个电学元件的构造可知,A项为静电屏蔽器,B项为静电计,C为电容器,D为干电池,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表面,无法通过,从而起到隔离病毒的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屏蔽服作用是在穿用后,使处于高压电场中的人体外表面各部位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面,从而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等电位说明电势相等而不是等于0,等电势时电势差为0,电场强度为0.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
A.静电复印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属于静电应用,A不符合题意;
B.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属于静电应用,B不符合题意;
C.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属于静电应用,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运油车尾部的铁链将油与油筒摩擦产生的静电导,防止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爆炸,这是静电的防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把c移近A,c上会感应出负电荷,由电荷守恒,B的指针末端会感应出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B的指针张开,故A正确;c与A的外表面接触后带上正电,B的指针张开,故B错误;c与A的内表面接触,A、B、c成为一个导体,B的指针带正电,会张开,故C错误;c在A内静电屏蔽,不带电,与静电计接触,B的指针不会张开,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10.D
【详解】
金属球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感应带电,最终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内部场强为零,电势处处相等,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靠近B的空气被电离成正负离子,煤粉等烟尘吸附电子后带负电。A错误;
B.A接高压电源的正极,B接高压电源的负极,所以B的电势比A的电势低。B错误;
C.因为A接高压电源的正极,煤粉等烟尘吸附电子后被吸在A上。C错误;
D.煤粉等烟尘吸附电子后被吸在A上,最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在装置底部。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
A点十分靠近金属板,可认为是在金属板表面上,因为带正电的点电荷+Q,那么A点合场强方向应垂直金属板与E1方向相反,不可能沿E2方向,A错误;
D.金属内部场强为0,点电荷在B点场强方向与E3方向相反,感应电荷的场强与E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正确;
BC.A、B两点到点电荷的距离相等,根据
点电荷在A、B两点的场强大小相同,A点十分靠近金属板,可认为是在金属板表面上,那么A点合场强方向应垂直金属板与E1方向相反,因为带正电的点电荷+Q引起的分场强指向背离正电荷,即沿E2方向,感应电荷在A点的场强可不能沿E1方向,感应电荷在B点的场强方向为E3,如果感应电荷在A点的场强方向为E3,则合场强不可能与E1相反,BC错误。
故选D。
13.ABD
【详解】
A.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研究了放电现象,发明了避雷针,故A正确;
B.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故B正确;
CDE.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正确,CE错误。
故选ABD。
14.AC
【详解】
A.根据静电屏蔽的性质,P空腔内的电场为0,又因为P与大地绝缘,因此电势不为0。P旁边为正电荷,因此P的电势大于0,A正确;
B.同理,Q内部的电场为0,由于Q与大地相连,规定大地电势为0,因此Q的电势也为0,B错误;
C.正电荷在M内,因此M内电场不为0,M与大地绝缘,因此电势不为0,M内为正电荷,因此M电势大于0,C正确;
D.处在电场中的金属是等势体,其内部电场强度为0,因此本题中金属壳内部电场为0,D中说的是内壁,不属于金属内部,因此电场不为0,D错误。
故选AC。
15.AB
【解析】
A、金属球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左侧感应出正电荷,故A正确;
B、发生静电感应时,内部合场强为零,所以感应电荷在内部产生的场强可以利用外部点电荷Q在内部产生的场强来求,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这些感应电荷在球心处所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确;
C、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右侧,则导线和金属球合成为一个导体,发生静电感应时依然是左侧感应正电荷右侧感应负电荷,故C错;
D、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右侧,另一端与大地相连,则金属球和大地相当于一个新的大导体,在靠近场源电荷的一端即右端感应出负电荷,在远离场源电荷的一端即大地感应出正电荷,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
16.AC
【详解】
若将M接地,则M与大地组成一个新的等势体,N上没有感应电荷.故A正确;若M不接地,且M原来不带电时,将带电的小金属球Q放入M的腔中,当静电平衡时,空腔球形导体内壁感应出与Q电性相反的电荷,外表面感应出与Q电性相同的电荷,则外表面的电荷能在N上感应出感应电荷.故B错误,C正确;若M不接地,且M原来带电,当M与Q上的电荷的电性相反,电量大小相等,M所带的电量只分布在M的内表面,外表面没有多余的电荷,则N上没有感应电荷.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对静电屏蔽的理解,抓住处于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与接地不接地的区别是关键.当M接地时,能屏蔽内部的电场,当M不接地时,不能屏蔽内部的电场.
17.不张开
静电屏蔽
【详解】
[1][2]物理学中将导体中没有电荷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由此可推知,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如果这个导体是中空的,当它达到静电平衡时,内部也将没有电场。这样,导体的外壳就会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18.正负负负
【解析】
【详解】
(1)把导体A和B接触后分开,再移走C,导体A和B由于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离C比较近的B带上与C相反的电荷,即负电荷,A带上正电荷.
(2)A、B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后,由于人也是导体,人体上的负电荷经过B中和A上的正电荷,再移去C,则AB均带上负电荷.
19.(1)见解析;见解析;(2)不能;见解析
【详解】
(1)自由电子受外加电场的静电力作用而定向移动,向着与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移动.
(2)不能.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与外加电场反向,阻碍电子的定向移动,当这两个电场大小相等时,电子的定向移动终止.
20.见解析
【详解】
在装载作业中,因为传送带与被传送物体间的发生摩擦而带电,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因为感应也带上电,容易受到电击;
要避免这种电击,可以把导体材料如金属丝等掺到传送带材料中,让传送带变成导体,或者直接用导体制造传送带,再用适当方法把传送带接地,静电便不会积累,工人也不会再遭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