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电阻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电阻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6 23: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3.2电阻
课时练(解析版)
1.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4L长的均匀细丝后,其电阻值为
A.
B.
C.
D.
2.在一些武侠剧中,有时可看到某大侠把一个银元宝,用手一搓,变成一个球,又拉一下,变成一根均匀细长条。假设在上述过程中,银的温度不变,则银球与银细长条相比(  )
A.银球的电阻率较小
B.银球电阻率较大
C.银球的电阻较小
D.电阻相等
3.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体薄片合金电阻板,边长为,边长为。当端点Ⅰ、Ⅱ接入电路时电阻为,当端点Ⅲ、Ⅳ接入电路时电阻为,则为(  )
A.
B.
C.
D.
4.一阻值为R的粗细均匀镍铬电阻丝。长为L,横截面积为S。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下列粗细均匀镍铬电阻丝的电阻仍为R的是(  )
A.长为L,横截面积为2S
B.长为2L,横截面积为S
C.长为2L,横截面积为2S
D.长为2L,横截面半径为原来2倍
5.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时,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导体a与b只是长度不同,a与c只是粗细不同,a与d只是材料不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路缺少电流表,所以无法研究定量关系
B.a与b相比,导体越长,电压表示数越小
C.a与c相比,导体越粗,电压表示数越大
D.a与d相比,电压示数越大,表明该种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差
6.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
Ω,则导线原来的电阻值为(

A.128
Ω
B.32
Ω
C.4
Ω
D.2
Ω
7.有一个长方体型的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值最小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导体,若电流沿AB方向时测得导体的电阻为,电流沿CD方向时测得导体的电阻为,电流沿EF方向时测得导体的电阻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1的尺寸比R2大得多,把它们分别连接在如图电路的A、B端,接R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接R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1B.R1>R2
C.U1D.U1=U2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对这段导体来说保持不变。
C.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反比,跟它的电阻成正比。
D.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11.一条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为R,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d.若将它拉制成直径为的均匀细丝,电阻变为(
)
A.
B.
C.10000R
D.100R
12.如图所示,一段长为
a,宽为
b,高为
c(a>b>c)的导体,将其中的两个对立面接入电路中时,最小电阻与最大电阻的比值为(

A.
B.
C.
D.
13.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根据可知,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导电,电解液导电,电离后的气体导电,或者是晶体二级管,晶体三极管导电
D.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4.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5V的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Ω
B.加11V的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15.在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例如用来定义电场强度,下列也采用比值法定义,且定义式正确的物理量是
A.电容器的电容号
B.磁感应强度
C.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
D.导体的电阻
16.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都完全相同的导线ab、bc是横截面积之比为1∶4串联后加上电压U.求:
(1)ab、bc两段导线内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率之比;
(2)两段导线两端电压之比.
17.给装在均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加一电压,使通过水银柱的电流为0.1
A,若将这些水银倒入一个内径为前者2倍的玻璃管内,接在同一电压上,通过水银柱的电流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4L长的均匀细丝后,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则根据,可知,电阻变成原来的16倍。
A.。故A不符合题意。
B.。故B不符合题意。
C.。故C不符合题意。
D.。故D符合题意。
2.C
【详解】
AB.因为材料未变,温度不变,则电阻率不变,故A、B错误;
CD.将银球变成银细长条,横截面积变小,长度变大,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电阻变大,即银球的电阻较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当端点I、Ⅱ接入电路时,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当端点Ⅲ、Ⅳ接入电路时,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由电阻定律可知:
A.长度为L,横截面积变成2S时,有
A错误;
B.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变为二倍时,有
B错误;
C.长为2L,横截面积为2S的相同材料的均匀电阻丝,有
C正确;
D.长为2L,横截面半径为原来2倍的相同材料的均匀电阻丝时,S变成原来的4倍,则有
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此电路是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据电压表示数,可得各导体电阻间的定量关系,故A错误;
B.串联电路电流相等,a与b相比,导体越长,电阻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故B错误;
C.串联电路电流相等,a与c相比,导体越粗,电阻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小,故C错误;
D.串联电路电流相等,a与d相比,电压示数越大,电阻越大,表明该种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差,故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由电阻定律知,原来电阻为R=,对导线来讲,体积是不变的,当直径减为原来的一半时,由V=L′π知,长度将变为4L,所以变化后的电阻为R′==16R,故原来电阻R=4Ω,C正确,A、B、D错误.
7.A
【详解】
A图的电阻
B图的电阻
C图的电阻
D图的电阻
因为a>b>c,则A图的电阻最小。
故选A。
8.B
【详解】
若电流沿AB方向时测得导体的电阻为
电流沿CD方向时测得导体的电阻为
电流沿EF方向时测得导体的电阻为
联立解得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B.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导体的电阻
由两导体的ρ与d相同,则两导体电阻相等,即R1=R2,故AB错误;
CD.导体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示数
U=IR=R
由于电源电动势E、内阻r、导体电阻R相同,则电压表示数U相同,即U1=U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A.电阻大小是由电阻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流大小无关,A错误;
BD.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与电压、电流无关,根据
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B正确,D错误;
C.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C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
试题分析:将电阻丝的直径拉成原来的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长度变为原来的100倍,由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0000倍,即10000R,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电阻定律的应用.
12.A
【详解】
由电阻定律,可知故电阻最大时,它的长度应该最大,横截面积应该最小,即从左右两端接入,此时电阻为:;当从上下两个面接入是电阻最小,此时电阻为:,最小电阻与最大电阻的比值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键是根据电阻定律可知导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线越短,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13.AD
【解析】
【详解】
I=U/R正反比关系成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正确.R=U/I正反比关系不成立,电阻是导体的固有属性,与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B错误.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适用于金属导体导电,电解液导电,对电离后气体导电,或者是晶体二级管,晶体三极管导电不适用,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14.AD
【详解】
A.由图可知,当U=5V时,R=5Ω,根据欧姆定律得导体的电阻为
故A项正确;
B
C.曲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电压增大时,连线斜率在减小,故电阻逐渐增大,
U=11V时的电阻一定大于5Ω,故B、C错误;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15.AB
【解析】
电容与电压、电荷量无关,该式属于比值定义法,故A正确.
磁感应强度与放入磁场中的电流元无关,此式运用的是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
这个公式是匀强电场的场强公式,比如平行班电容器间的电场,如果加大板间电压,但是板间距不变的话,电场强度肯定是变大的,同样电压不变,减小板间距也同样会增大场强.所以不是比值定义法,故C错误.
公式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公式不属于定义式,是电阻定律的表达式,故D错误.所以选择AB.
【点睛】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属性,与参与定义所用的物理量无关.根据物理量的定义分析是否是比值定义法.
16.(1)
va∶vc=4∶1
(2)
4∶1
【详解】
(1)因两段导线串联,故电流相等;又有同种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也相等,由I=neSv可得:
即ab、bc两段导线内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率之比为4:1;
(2)两段长度和材料都完全相同的导线ab、bc电阻率ρ相同,故根据电阻R=ρ可得:两段导线电阻之比

故根据欧姆定律,由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可得:
即两段导线两端电压之比为4:1;
【点睛】
电流是电子定向移动的宏观表现,故可根据电子的定向移动得到电流的表达式I=neSv.
17.1.6
A
【详解】
当将全部水银倒入另一个内径大一倍的U形玻璃管B中时,根据S=πr2可知,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V=Sh可知,长度变为原来的;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则电阻变为原来的;而电源的电压不变,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解得
I=1.6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进行解答,难点是U形玻璃管变化时水银电阻变化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