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早出现的战场。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开始
于
(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外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促使民众觉醒,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恩来对他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 )
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C.中国共产党作出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作出了主动让步
5.下列人物都是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民族英雄。其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7.右图是某校学生在阅读国家公祭日读本——《历史真相》,与此读本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是
(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南京大屠杀
D.淮海战役
8.1938年6—10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部署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
( )
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
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9.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的形势下,中国战场取得了这次会战的胜利,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美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的积极赞扬和评价。“这次会战”是
(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0.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右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11.以下两幅图片反映出百团大战的作战目标是
( )
①破袭日军的交通线 ②摧毁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根据地的日伪据点 ③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④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右面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1941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
1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筚路蓝缕,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八一南昌起义 ②会宁会师 ③遵义会议 ④中共七大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②⑤④
D.⑤②③④①
14.右图事件发生在
( )
A.民国三十三年
B.民国三十四年
C.民国三十五年
D.民国三十六年
15.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立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这表明
( )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
B.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辨析改错(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光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改正:
【 】(2)淞沪会战期间,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
改正:
【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积极抗日、消极反共。
改正:
【 】(4)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东,企图占领太原。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道的一则消息。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此消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
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 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分)
此事件的结果如何 有何重大意义 (4分)
18.经过14年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摘编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1)材料一中被毛泽东称赞的“较大的胜仗”中的哪一场属于国民党指挥的 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主动与日军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哪场战役 (2分)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指出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的战场。说出这一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所在地。(2分)
材料三 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摘编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时的国内背景是什么 分析《论持久战》的发表带来的影响。(6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材料一中“中国之巨祸”指的是哪场战争 (2分)
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2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分)
(4)针对材料三中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你有何看法 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4分)
答案
1.A 2.B 3.C 4.C 5.B 6.A 7.C 8.D 9.D 10.B
11.A
12.D 13.C
14.B 15.D
16.(1)【×】
“光绪”改为“溥仪”
(2)【√】
(3)【×】
“积极抗日、消极反共”改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4)【×】
“山东”改为“山西”
17.(1)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8.(1)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
(2)敌后战场。延安。
(3)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内流行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论调。从思想上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19.(1)甲午中日战争。
(2)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任意两例即可)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4)看法: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
正确处理:日本政府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