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海陆分布;
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难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说出全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地球的卫星照片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称这样一个蓝色星球为地球?由此引出人们对地球海陆分布的影响。
活动一:地球?水球?
展示图片,请学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31页的材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表面貌的历程。
2、图中陆地和海洋哪个面积大点?你知道它们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吗?
3、观察南北半球哪个陆地面积大一点?南北极点的海陆状况又是怎么样的?
4、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吗?在海陆半球上海陆各占多少百分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类认识地球面貌,从陆地到海洋再到太空,人类从未放弃前进的脚步。
全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占全球的71%,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但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且北极点附近是海洋,南极点附近是陆地。
人们尝试尽可能的把陆地划分在同一个半球上,于是划分出了水半球和陆半球,但是陆半球上陆地面积只占48%,依然是海洋面积较大。
活动二:不同形态的陆地和海洋
展示图片,请学生把对应的名称放到对应的位置上,并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海陆形态的特征。
大陆:指面积较大的陆地,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半岛:指陆地向海洋突出的部分,三面临海;
岛:指面积的较小的陆地,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群岛:多个小岛聚集在一起是群岛;
海:距离陆地较近的是海;
洋:距离陆地较远的是洋;
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的狭窄区域;
海湾:由海洋向陆地突出的部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过程
活动三:七大洲
展示空白的海陆分布图,请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把各大洲的名称放到对应的位置。
2、请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各大洲进行排序。
3、找出七大洲之间的分界,并标注出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针对学生所做的填图进行评价;
七大洲中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同时引导学生对七大洲的轮廓进行认识。
亚欧之间的分界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之间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之间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是新几内亚岛;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
活动四:四大洋
展示下列空白图,请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把各大洋的名称放到对应的位置上。
2、请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四大洋进行排序。
3、请选择一个大洲或大洋描述它所在的相对位置。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对学生填图进行评价;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大洋洲、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此题是引导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相对位置的认识,同时也加强学生对方位的判断和方位词的使用。
总结:陆地和海洋是地球的基本构成,认识海陆分布对地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提示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练习设计
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