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答案不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答案不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7 10: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第114页至118页)
学习流程及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解读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自学目标】
1.
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培养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统治覆灭等史实,培养识图、归纳和制表的能力;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培养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的胜利,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基础自学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
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土地改革内容: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结果: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
运动,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土地改革的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
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1947年夏,
、邓小平率领
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
2、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
3、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
、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4、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
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5、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
战役。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
在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6、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三、能力提升
1.组内探究解放区土地改革是如何开展的?它的开展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
2.阅读材料,小组探究:
材料一 在这是(大别山)把战争从解放区转移到国统区,就象是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心脏上插入一把尖刀,由此,各解放区相继转入战略反攻。
材料二
三大战役大决战,
歼敌一百五十万;
百万雄师过大江,
蒋家王朝就完蛋;
战役指挥有原则,人民群众踊支前;解放战争留遗憾,
蒋匪残余逃台湾。
(1)材料一中的尖刀指的是 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包含了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哪几次战役
(3)三大战役首选东北及攻打锦州都体现了战役指挥的原则,试分析首选东北及攻打锦州原因
(4)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3.小组探究,从战争性质、民心向背、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课堂:端正坐姿,集中注意力,勤做笔记!
【学习流程】
独学(9分钟):围绕学习目标快速阅读P114-118,找出自主学习题答案并完成。及时记下疑难问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对学(7分钟):相互检查笔记,划好等级;晒出不懂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独学6分钟——对学3分钟
——展示7分钟,需上台展示的同学一定要快速,展示者面向同学,声音洪亮,表达清楚。倾听者认真倾听,及时记录要点。
学习流程及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四、总结梳理
五、自学检测
(一)选择题
1.“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一规定出自下列哪个文献(
)
A.《天津条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
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
5.
1948年10月,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见,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
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珍藏着一枚战争纪念章,虽已锈迹斑斑,但辉煌的过去仍能勾起他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该纪念章上镌刻的时间为“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请你判断,这位老战士参加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
A.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二)非选择题
8.下面是某位收藏家所收藏的纪念章,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历程。认真观察纪念章,回答问题。
(1)图(a)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有何意义?
(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幅图所承载的历史事件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事和解的现实意义。
(3)图(b)与图(c)所承载的战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以上纪念章所承载的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D
7.C
8.
(1)解放东北全境。
(2)图(d)。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北平地区的人民免受战争之苦,也使北平这座千年古城,特别是故宫这座皇家园林建筑得以完整保存。
(3)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为渡江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放军英勇善战;反动派不得民心等。
结合夯实基础的内容,自己学会总结与概括。
总结整理完导学案后,先独学完成这些检测题目,之后对子相互检查、批阅,组长统计本组全对的人数,上黑板上加相应的分数到组。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