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1/10/6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出现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上空,中国首枚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并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这条线段长度的一百亿分之一才和一个氧原子的直径相等。
1.48cm
实心球模型
“枣糕”
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
“电子云”模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英国科学家
卢瑟福
奥地利物理学家
薛定谔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原子的内部结构
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中子数
1
氢
1
0
1
1
8
氧
8
8
8
8
11
钠
11
12
11
11
17
氯
17
18
17
17
26
铁
26
30
26
26
思考:观察下面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空气中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结论】
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思考:原子核外的电子是怎么运动的?
为什么这么运动呢?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钠原子
(11个电子)
电子层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低
高
近
远
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原子核
核电荷数(质子数)
最外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电子层
钠原子(Na)结构示意图
+11
2
8
1
注意:
第一电子层最多排2个
第二、第三电子层最多排8个
(1)第一层最多排
个,第二层最多排
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个)。
(2)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排满第一层,再依次排第二层,第三层。
8
2
2
8
2
+8
6
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12
2
8
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练习1
画出氯原子、镁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17
7
8
练习2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
的值为_____,
2.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______层。
+x
2
8
10
2
练习三
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
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18
B.176
C.294
D.412
A
课堂小结
1.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
中子
不带电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2.2
离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1/10/6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表。
课前回顾:
1.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
2.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实质
3.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稀有气体
(惰性气体)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趋势
一、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一般>4
易失去电子
一般>4
易得到电子
=8
(氦=2)
相对稳定结构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阅读:P55页并讨论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
问题1: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2:什么叫离子?分为几类?
问题3:怎样判断阴离子、阳离子、原子?
Cl
-
Na
+
阳离子
阴离子
氯化钠
1个e-
Na
Cl
2
+11
1
8
2
+11
8
2
+17
7
8
2
+17
8
8
Na
+
Cl
-
二、离子
Na+
Al3+
NH3+
O2-
Cl-
OH-
阳离子(
+
)
失电子
原子
阴离子(
-
)
得电子
(1)离子的定义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离子的分类
①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Na+
Cl-
离子结构示意图
2
8
+11
2
8
8
+17
注意: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带电情况(先写数字后写“+或-”号,“1”要省略)
离子符号
(3)离子的表示方法
(4)离子符号的意义
2Mg2+
表示2个镁离子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①离子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离子及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②离子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练习1
说出下符号的意义:
表示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表示2个钙离子
2Ca2+
表示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表示3个氯离子
3Cl-
失去
3个电子
Na+
钠离子
Mg
镁原子
Al
铝原子
Al3+
铝离子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失去
1个电子
失去
2个电子
Na
钠原子
Mg2+
镁离子
(5)离子的形成
(5)离子的形成
得到
1个电子
得到
2个电子
得到
3个电子
Cl
氯原子
Cl
-
氯离子
S2-
硫离子
P
S
硫原子
磷原子
P3-
磷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练习:
判断下列哪些是原子?哪些是阴离子?哪些是阳离子?
阳离子
原子
原子
阴离子
阴离子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电性
是否达到
稳定结构
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是否达到
稳定结构
大多数未达到稳定结构
达到
稳定结构
达到
稳定结构
联系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构成
得失
电子
构成
构成
构成
分裂
练习2
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A中x=_____;A粒子属于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6
x
8
8
+13
2
8
3
+8
2
6
+9
2
8
2
离子
AD
铝原子
阅读P56页
相对原子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如何?
3: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有何关系?
三、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12C(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
(kg)
Ar=
某种原子的质量(kg)
碳原子
碳原子的1/12
思考: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有什么区别?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比值”,单位为“1”
,通常省略不写。
而原子质量指的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一般以“克”或“千克”为单位。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找规律:阅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2
将答案填写在题中划线处: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114
175
114
练习3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
A.铁的质量为56g
B.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g
C.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D.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1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56倍
D
练习4
根据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氯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氯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氯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氯离子的符号为Cl-
+17
2
8
8
C
练习5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已达到
结构,化学性质
;钠、镁、铝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氧、硫、氯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相对稳定
比较稳定
4
失去
大于或等于4
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