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7 07: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
【检测范围: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开幕式上致词:“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次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下图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线型图,促使a到b段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八字方针”的调整
3.有学者评论道:“这次会议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人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该学者评价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七千人大会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60年第四季度,毛泽东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搞几年慢腾腾,不要务虚名而遭实祸”,于是出台了“调整、巩固、提高”六字方针。随后,周恩来又加上两个字为(  )
A.恢复
B.改造  
C.跃进
D.充实
5.“过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渡时期”是指(  )
A.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1949—195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1949—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7.《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8.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9.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0.“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王进喜
11.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某次欢迎宴会上致辞:“现在是只争朝夕的时候,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那种可以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本着这种精神,我请求诸位同我一起举杯,为毛主席,为周总理,为中美友谊干杯。”此时是(  )
A.1950年
B.1955年
C.1972年
D.1979年
12.生发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古老东方异域文明形态中的生根,彰显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穿透力与现实生命力,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具有这一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
A.人民政权的巩固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代表参加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为副主席。这表明(  )
A.该会议开创了实行多党制的先河
B.该会议践行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该会议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14.据统计,我国1950年农业税实征税额折合细粮269.7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2.3%;1951年,增长到361.
5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4.5%。这一变化是为了(  )
A.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B.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全面恢复国民经济
15.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  )
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B.调整了农业的生产关系
C.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6.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地研制出(  )
A.原子弹和导弹
B.喷气式战斗机
C.人造地球卫星
D.神舟载人飞船
17.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下图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这一发言体现出当时(  )
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仍保留了资本主义经济
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D.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不久,鉴于统一的政治体制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工资制度的需要,国家开始在新公私合营企业中实行工资改革。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开始于1956年9月,但由于情况复杂,历经准备试点及全面推开等阶段,直到1957年10月才基本结束。其中工资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工资水平与工资增长指标、新工资等级、变相工资、计件工资、保留工资等问题成为工资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的企业工资制度开始全面确立,在收入分配环节上,基本完成了对新公私合营企业从产权到治理结构、再到分配制度的崭新的企业制度安排。
——摘编自张忠民《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的历史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开始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工作汇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总共持续了四十三天。就在这同一天,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会议期间,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这对正在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要引起高度重视。毛泽东说:“苏联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他强调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
材料二 
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52年
1978年
原煤产量
0.66亿吨
6.2亿吨
钢产量
135万吨
3178万吨
粮食产量
16392万吨
30477万吨
在校学生数
5444万人
21351万人
医院、卫生院数
3540个
64421个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建国以来
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论十大关系》发表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2)分析材料二表中1952年至1978年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23.下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邮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给这枚邮票撰写一篇解说词。
24.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求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下图是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
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1)面对材料一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治理国家的什么态度?元世祖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3)材料三中体现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材料中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又是如何阐述的?
(4)材料四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解析:根据题干中“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筹备,通过《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项;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不是“政府委员会会议”,排除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于1954年,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排除D项。
2.D 
解析:1960年冬,针对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故选D项;“一五”计划在1957年完成,时间上没有对应关系,排除A项;1973年,杂交水稻问世,时间错误,排除B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是“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造成破坏,是a点前曲线,排除C项。
3.A 
解析:根据材料“这次会议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人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选A项。
4.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因此周恩来又加上的两个字是“充实”,故D项正确。
5.D
解析:
“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即1949—1956年,D项符合题意。
6.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普通一兵”雷锋。故正确答案为C项。
7.B
解析:早在陕甘宁边区时期,部分地区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8.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可爱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期间的1951年,魏巍的报告文学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选项D符合题意。
9.D
10.B
11.C 
解析:据材料“尼克松”“为毛主席,为周总理,为中美友谊干杯”可知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故选C项;20世纪50年代,美国敌视中国,排除A、B两项;1979年中美建交,毛主席、周总理已经去世,排除D项。
12.D 
解析: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13.B 
解析:通过1949年的政协会议的代表组成和选举出的领导人的身份,可知政协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阶级参与的会议,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会议,并不是多党制,A项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并逐渐发展成爱国统一战线组织,C项错误;当时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D项错误。
1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时间是1950—1953年,因此这一时期政府提高农业税主要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与农业税增加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我国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征收粮食税与全面恢复国民经济无关,排除D项。
15.B 
解析:“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农村分配制度的调整,实质是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B项正确;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C项“结束了”表述错误,排除;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排除D项。
16.A 
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我国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导弹,故A项正确;中国1956年成功研制喷气式战斗机,故B项错误;人造地球卫星研制成功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成功研制出神舟载人飞船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
17.D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周恩来认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应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方法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故选D项。
18.A
解析:本题考查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题干给出的宣传画明显非常夸张,这是“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的表现。“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19.D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其背景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20.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召开,而社会主义改造此时仍在进行中,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说“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不是“仍保留了资本主义经济”,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国家强调在集体经济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的所有制经济,是当时对经济体制的一种有益探索,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废除旧的工资制度的现实需要。
(2)历史意义: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是计划经济体制全面确立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开始确立起国家计划经济下集中统一的工资制度。
22.(1)时代背景: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共八大提供准备;苏共二十大召开,斯大林遭到批判和否定;为了总结苏联经验教训。(任答三点)
意义:成为党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任答两点)
(2)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外交环境的改善。(任答三点)
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956年2月14日”“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上苏联的改革和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分析其意义。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和外交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及理论准备等方面回答。
23.[示例]邮票图案以志愿军战士形象为主体,结合“70”“和平鸽”和“橄榄枝”的元素设计,寓意铭记历史、保家卫国、维护和平;邮票背景画面则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英勇作战的场景。该邮票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作战70周年所作。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签订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中朝的独立和安全,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这枚邮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不朽功勋,激励和动员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24.(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3)三民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4)逐步增长。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