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同步测试卷(word版带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同步测试卷(word版带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7 19:4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同步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注意事项】
1.本次检测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过程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激素需通过胞吐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
B.参与协助扩散的转运蛋白可以是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对细胞有害的或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3.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4.如图为被动运输示意图,其中代表协助扩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5.下列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是(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氧气进入叶肉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D.胆固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6.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的过程
7.以下不属于细胞主动运输的意义的是(  )
A.主动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B.主动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C.主动排出代谢废物
D.主动排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8.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B.都需要消耗能量
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9.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均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B.只有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C.胞吐过程的同时会有细胞膜成分的更新
D.二者运输物质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10.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就是被动运输
C.依据是否需要转运蛋白,需要转运蛋白运输的就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D.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消耗能量的就是主动运输
1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2.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协助扩散
B.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
C.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
D.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
13.正常情况下,甲、乙两种物质在同一动物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14.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
B.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
C.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
D.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④
15.下列关于图中序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16.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⑥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
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7.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
B.第一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液体为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
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D.将植物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其中“质”是指原生质层
18.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从图解可以看出(  )
A.甲、乙两种物质都能够自由出入细胞膜
B.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都能够主动吸收
C.甲、乙两种物质都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D.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19.GLUT
2是肝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LUT
2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
B.GLUT
2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
C.转运葡萄糖的速率与GLUT
2的数量有关
D.该过程没有体现GLUT
2的转运功能具有专一性
20.如图中a、b表示物质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转运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运输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能量提供对方式a和b的运输速率均有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下图表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脂溶性物质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有关(填写图甲中序号)。
(2)白细胞能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噬病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该细胞膜表示胃上皮细胞膜,酒精通过时可用图甲中的________表示。
(5)图乙所示方式可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
(6)H2O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22.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假设三个细胞的初始细胞液浓度相等),请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A、B、C三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其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图中标号①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
23.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如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图乙表示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有[  ]________;在其两侧的溶液具有________。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溶液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逐渐________,最终漏斗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溶液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填“细胞液”或“外界溶液”)。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细胞中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___,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只能依靠胞吞和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
(2)在上图中的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能表示乙醇运输过程的是________,能表示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与b方式相比,c、d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与d方式相比,a、e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为主。(填图中字母)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填图中字母)
25.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环境吸收无机盐离子,因此,农业生产中适时、适量施肥是使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测定了大麦根在不同浓度的KCl溶液中吸收K+的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麦根毛细胞吸收K+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根吸收K+的相对速率与土壤中氧含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据此能否确定根毛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施用化肥并非“多多益善”,而是需要根据作物类型和生长期确定化肥的种类和总量,施肥同时还要适量浇水。这样做有什么科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这是由于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过多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A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大肠杆菌对K+的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2.B
【解析】雌激素属于脂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A错误;离子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错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相对性,有些有害的或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可以进入细胞,D错误。
3.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细胞中,甲细胞液的浓度最高,渗透压最大,乙、丙细胞中的水分进入甲细胞中,乙、丙细胞之间,乙细胞液的浓度大于丙,水分从丙细胞进入乙。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4.D
【解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②③为协助扩散,D正确。
5.C
【解析】酒精、氧气、胆固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转运蛋白。
6.D
【解析】CO2属于小分子物质,苯分子属于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A、C不符合题意;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丽藻细胞吸收SO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符合题意。
7.B
【解析】主动运输为保证活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A、C、D正确;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不是主动运输,B错误。
8.C
【解析】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消耗能量;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只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
9.C
【解析】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需要膜蛋白的参与,A错误;有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出细胞,如神经递质,B错误;胞吐过程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细胞膜成分得到更新,C正确;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运输物质时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错误。
10.D
【解析】胞吞和胞吐通过膜的层数为0,A正确;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正确;协助扩散的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C正确;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消耗能量,D错误。
11.B
【解析】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A正确;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B错误;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12.C
【解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Na+运出细胞,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B错误;根据图示分析,K+通过Na+-K+泵的转运需要消耗ATP,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C正确;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只能转运葡萄糖和Na+,并不能转运其他的物质,说明其具有特异性,D错误。
13.A
【解析】甲物质在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内浓度低,所以甲物质运出细胞是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此运输方式既需要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正确;甲物质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即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乙物质在细胞内浓度高,细胞外浓度低,进入细胞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协助,出细胞时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一定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D错误。
14.B
【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符合的有②、③,A错误;K+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符合的有②、④,B正确;蛋白质进出细胞方式为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符合的是④,C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与能量无关,D错误。
15.B
【解析】由题图可知,①为主动运输;②为协助扩散;③、④为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实例。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C错误;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与①有关,D错误。
16.C
【解析】渗透作用是指水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扩散到高浓度溶液的现象。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属于半透膜,则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①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②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属于半透膜,且蔗糖分子为溶质,③错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则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属于渗透作用,④正确;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属于渗透作用,⑤正确;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是水的蒸发,⑥错误。综上②④⑤正确,即C符合题意。
17.D
【解析】该实验只需用低倍镜观察即可,A错误;该实验过程中,第一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是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第二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是清水,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中几乎不含紫色色素,观察效果不明显,并非不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将植物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D正确。
18.C
【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甲、乙两种物质不能够自由出入细胞,A错误;甲、乙两种物质都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是细胞主动吸收,B错误,C正确;甲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乙物质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不能说明两种物质是细胞代谢必需的物质,D错误。
19.D
【解析】GLUT
2属于转运蛋白中的载体蛋白,转运过程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A正确;GLUT
2的状态A与状态B说明GLUT
2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B正确;协助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载体具有专一性,D错误。
20.C
【解析】图中a、b表示物质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则由题图分析可知,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方式a)运输,A错误;方式a与转运蛋白无关,只与浓度差有关,B错误;方式b的最大运输速率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抑制能量供应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无影响,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③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b (5)a (6)b、c
【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③)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形成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因此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4)酒精能够被胃上皮细胞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转运蛋白,即图中b方式。
(5)分析图乙可知,所示方式中物质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所以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即图甲中的a。
22.(1)A B (2)C A B (3)B A C (4)外界溶液
【解析】(1)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内外浓度差越大,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故图中外界溶液的浓度C>A>B。
(2)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不再分离时,细胞液浓度达到最大,因此,图中细胞液的浓度也为C>A>B。
(3)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程度越来越大,用显微镜观察该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为B→A→C。
(4)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着外界溶液。
23.(1)c 半透膜 浓度差 小于 下降 小于
(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
(3)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且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
【解析】(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有c(半透膜);在其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据图甲分析,漏斗液面上升,整体上表现为水分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故a溶液浓度小于b溶液浓度。据图乙曲线分析,漏斗液面上升高度的变化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小,故漏斗中溶液吸水的速率在逐渐下降。当液面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压力相等,渗透作用平衡,但a溶液浓度仍然小于b溶液浓度。
(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③)、液泡膜(⑤)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④)(统称原生质层)视作半透膜;由于植物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故②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单从此时丙细胞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无法判断细胞是处于吸水、失水状态,还是平衡状态,故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细胞中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
24.(1)蛋白质(或膜蛋白) 一定的流动性
(2)a、e b a
(3)转运蛋白 核糖体 需要消耗能量
(4)b、d d (5)a、e
【解析】(1)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只能依靠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图中a、e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其中a为运进细胞,e为运出细胞,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乙醇运输过程为自由扩散,属于b过程;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为a过程。
(3)与自由扩散b相比,协助扩散c、d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转运蛋白协助,转运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与协助扩散相比,主动运输a、e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能量。
(4)水分子更多的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中转运蛋白为载体蛋白,d中转运蛋白为通道蛋白。
(5)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能量的供应,所以会使主动运输速率减慢。
25.(1)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随着K+浓度升高,K+吸收速率不能一直增大
(2)能。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O2浓度越高,呼吸作用强度越大,K+的吸收速率越大,说明K+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3)作物类型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对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盲目的大量施肥可能会造成浪费;土壤中离子浓度过高会使作物失水,而影响生长;适量浇水利于化肥的溶解吸收。